魏文帝曹丕怎么死的

  魏文帝曹丕怎么死的

  “三曹”之一的曹丕论文采不见得比得过曹植,但是论心计和野心却远远在其弟弟之上。曹丕能文能武,在一代枭雄曹操的基础上,他亲手给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成为了魏国第一任皇帝,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曹丕剧照

  关于曹丕的死可谓是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种:

  1.病死

  曹丕在黄初六年讨伐吴国期间患上了风寒,恰巧又处于秋天和冬天更替的时间,长江在冬季时易有雾,之前所患的旧疾有可能也并未痊愈,旧伤加上新患的风寒对曹丕对身体来说正所谓是雪上加霜,在回洛阳没多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2.性格缺陷严重

  父母的性格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曹操生性多疑,传言曹丕在性格多疑方面比起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三次讨伐吴国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心情郁郁寡欢而死。

  3.纵欲无度

  在曹丕还未称帝时便及其好美色,这一方面也遗传了曹操,而曹操长年在外征战,沉迷美色的时间有限,活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曹丕称帝以后为了能够使一己私欲得到满足,大量的搜罗美女来扩充自己的后宫,沉迷于好酒与美色,纵欲无度而亡。

  4.劳累过度

  想当好一个开国君王并不容易,曹丕在魏国建立的初期,对内一边要忙于治理朝政,一边又要与忙于对付各个兄弟。对外更是年年派兵来使国家安定,终于身体被累垮而死。

  关于上述几种说法众说不一,有可能也是几种原因的结合造成了曹丕的死亡。

  曹丕死后谁是继承皇位

  曹丕虽然不如自己的父亲那般多子,但是孩子也不少,其中有名的不多,咱们也不必一一细数。就来说说继任的曹睿。此子的母亲也是个传奇,为甄宓,文昭甄皇后。这封号是在儿子曹睿继位封的,曹丕正是赐死她的人,并且死后嘴中塞糠,长发遮面,毫无生前受宠的半分模样。

  曹睿画像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儿子曹睿继位的路并不是那么顺利,基本处在一个半透明状态,甚至差点被另一个皇子抢了皇位,直到曹丕病重死后才顺利继位,毕竟名义上的母亲是郭女王,一位心机颇深的女子。

  在曹睿继位后不久就率先处理了郭女王,为当年她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甄氏洗刷冤屈,并且郭女王的死法也是照着甄氏当年的来。这么看来,这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当然,曹睿能当上皇帝也是有能力的。其文采虽不及爷爷曹操和父亲曹丕,但是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能文善乐,著有多本诗集和乐集。在治理国家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曹睿的性格不像自己的父亲那般阴狠毒辣善妒,但是自有它果敢善断,沉着处事的一面。

  在上位不久,就修改汉法,制定新律,并且废除死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早就架空了继位辅政大臣。

  在军事上,他成功抵御了另外两个国家的趁虚而入的攻击。毕竟新主上位的时候,也是这个国家最脆弱的时候,但是曹睿并没有并击溃,相反还借此平定了北疆。

  在文化上也相当给力,他非常鼓励文人们的诗歌创作。

  其实在这种乱世中,曹睿这样的君主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大幸。

  曹丕的老师有哪几位

  曹操善收罗人才,曹丕也继承此风,曹丕身边的高明谋士数不胜数。曹操在考察太子人选时,曹丕的智囊团出了不少计谋。曹丕登上地位后,这些谋士也都得到了加官进爵。

  曹丕剧照

  曹丕的老师应该可以包括三位,司马懿,吴质和贾诩。

  司马懿的先祖均为汉代重臣,自小聪慧大气,被传有非凡之才。司马懿最初假装生病,拒绝为曹谋事,后来曹操称霸一方,征召司马懿,遂入曹。曹操命司马懿辅佐太子。曹操对司马懿有防备之心,认为司马懿以后对曹氏有威胁,曹丕护之,加上司马懿自身刻意勤恳做事,曹操渐渐放下防备。曹丕被立为太子,一直到登上帝位,司马懿一直尽心辅佐,在蜀国六次讨伐曹魏的时候,司马懿多次击退蜀国入侵。。

  贾诩被称为毒士,算无遗策,谋划能力强,精通兵法。前期多次易主,最早在董卓部下,接着到了张绣军里,后来跟随曹操。贾诩心知非曹操旧臣,从不主动展现自己。选择辅佐曹丕,被曹丕重用。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贾诩以废长立幼引来祸乱的故事,暗示曹操弃曹植,选曹丕。贾诩在外名声不好,曹丕并不介意,从不猜忌反而委以重任,封官加爵,可惜后来不听从贾诩建议,先治国再讨伐,以致两次征战吴国均失败而回。

  吴质,生性放浪形骸,肆无忌惮。为曹丕出谋划策,计谋良多。在曹丕争夺继承权重颇有功劳。与后来被封诸侯,颇为显贵。

  曹丕生性善于用人,能拉拢奇人异士为其谋权,这些谋士选择曹丕同样也是看重曹丕有登上皇位的能力。

  曹丕的诗特点题材分析

  曹丕的诗歌保留至今的大概有四十首。题材多样,主要描写爱情,思乡怀念,离别等,取自普通人物,平常生活场景以及战乱离别的较多。诗歌字词清丽细腻,和民歌词风接近,加之用词巧妙,自然融合,风韵流长,是描写女性爱情和思念的高手。

  曹丕剧照

  他是中国七言诗开山鼻祖。最出名的是《燕歌行》,据传曹操打乌桓之战时,曹丕根据在战场所在地古燕国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歌。燕歌行为乐府体,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开创了七言诗先例。《燕歌行》从和丈夫分居的妻子的视角,描写出当时战乱离别的现状,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动乱徭役繁重的困苦生活的不满。全诗用词没有古辞,不加刻意修饰,音韵工整,情感浓厚,一直被历代文人所赞誉。

  古人常常把他和弟弟曹植相比,认为他的诗歌比较清丽婉约,而曹植的用词文采卓绝,多有气势河山之气,相比之下立显高低,加之曹植七步之诗的故事,多同情曹植,而忽略了曹丕的诗歌才华。曹丕是一位追求客观的诗人,并没有像其它诗人一样凭空堆砌各种情感,而是实事求是,用平常之物加以描述,情境自然生成。曹丕诗歌宛如平常语却清婉缠绵,偏向女性阴柔之风,而曹植则气势宏浑,文质高超。这里说明曹丕的诗词并非是那种具有天才的高傲,而是平常心倾诉更加贴近读者,更容易细腻的触发人心。

  曹丕诗词多以生命本体客观之物为载体,如写树写秋天,写离别写战争。细数平常之物凡人之思,来倾诉自己心里的情思,通俗点魏文帝曹丕更像是我们现在说的文青。

  作为一个统治者,眼界里却容着这些平常百姓所思所苦,可见他对下层的体察和同情。从这一方面,显示出曹丕诗歌的伟大。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杀曹丕

  曹操此人在历史上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是子嗣的确是非常多,据史料记载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曹孟德基因再强大,也不可能使这 二十五个孩子各个人中龙凤。所以其中比较有名的也不过是四子: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

  曹丕剧照

  曹彰就是特别能打,领军打仗在行,但是最后为了保护父亲战死沙场。曹植有才华,政治才能厉害,但是最后还是没躲过曹丕,被逼着作了首“七步诗”来倾诉自己的委屈。曹冲是曹操最小的也是最得宠的儿子,智商超群少年成名并且天性宽厚善良,如果曹操多加培养,今后绝对是一位好君主,然而天妒英才,让其在十三岁的时候病死了。

  还有一说,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为什么呢?曹丕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孩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顺利登上王位,安安静静地做皇帝。本来按照古时候立长立嫡的规矩,他完全不用担心。但是曹操对小儿子的宠爱和立幼的倾向让曹丕不得不引起重视,加上曹冲身子骨本来就不好,就这样英年早逝了。

  曹操虽然痛失爱子,但是他理智还是清晰的。曹丕是正统的嫡长子,能文能武,擅长用兵,且性格最像自己,最关键的是在这乱世中这种阴险的性格反倒是更适合当君主。曹植虽然有竞争能力,但是其放荡不羁贪杯的性格并不好控制。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没有比曹丕更适合的继承人。

  关于曹丕托孤的故事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丕因为出兵攻打吴国而兵败,回来之后一病不起,曹丕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就想在自己临死之前安排好后事,这些后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国家的接班人。

  曹丕画像

  因为自己的子嗣还很小,在政治方面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统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所以为了接班人能够顺利的接班,就只能够选择重臣来辅政,这些重臣,就是托孤之臣。

  曹丕将自己的儿子曹睿主要托付给了曹真和司马懿。在曹丕的安排上,曹真的权力要比司马懿大很多,所以司马懿刚开始也并不能兴起太大的风浪。但是,历史往往是非常巧合很有意思的。曹丕去世不久,诸葛亮为了能够统一全国,连续多次出兵攻打曹魏政权。前期都是以曹真为主将,但是曹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往往就吃了很大的亏。为了能够抵挡住诸葛亮的兵锋,曹魏政权最终都会选派司马懿出兵,而司马懿虽说不能够打败诸葛亮,但是他都能够成功的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就在这种不断的进攻当中,司马懿在军队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很多掌握实权的将军们都乐于听从司马懿的指挥。

  由于司马懿实力膨胀,所以在内部斗争中,曹真等托孤重臣就被打压了下去,最终司马懿一人掌握了朝政。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就夺了曹家的权,将政权改姓做司马氏了。可以说,曹丕托孤,是非常缺乏眼光,也是非常不幸运的。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