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这句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韩信在攻打赵国时的故事。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现在被许多课本引用,成为了学生们考试的重点,这也间接导致韩信这个人物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关注者。那么韩信使人间视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韩信剧照

  韩信使人间视这句话的意思是韩信派人去探听监视赵王的行为。而这句话所在的段落具体讲述的故事是有背景的。当时韩信分兵准备攻打赵国,李左车针对韩信的布局对赵王提出了一系列防备的方法和措施。韩信得知后,十分担心。因为他的布局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改变的。倘若赵王听从李左车的谏言,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失败。

  而这则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韩信派人去探听赵王的行踪和决定,在得知赵王并没有采用李左车的方法后,十分高兴,放心地带领军队向赵国前进。在井陉口附近驻扎后,他连夜选取了2000个轻兵,让他们在赵军出城后进城换上汉军的旗帜。

  后来韩信还安慰自己的兵将们说当晚可以打败赵军会餐。但是士兵们都不相信。韩信依旧按照步骤,摆出背靠河水没有退路的阵法,这就是有名的背水一战。赵军看到韩信的布局后十分高兴,果然出城迎击。韩信和张耳等人假装战败,边战边逃。当赵军追到河边时,受到了两方的追击。当他们想要回军营时,发现自己的军营全部被换了旗帜,就误以为是赵王被俘虏了,军心大乱。韩信带人趁机出兵,赵国就这样败了,而赵王也被活捉了。

  这就是韩信使人间视的全部故事。

  韩信灭齐的多种说法解析

  有关韩信灭掉齐国,历史上有众多说法,认为刘邦既然派遣韩信去攻打齐国,又为何派遣郦食其前去劝降,是有何用途。归结起来,就是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刘邦其实是想故意害死郦食其,然后让韩信能够攻破齐国;第二种是刘邦让韩信带兵前去,只不过震慑作用,是否攻打齐国得请示刘邦,然后再做判断。但是这两个说法都有点说不通。

  韩信灭齐作战图

  第一种说法:据司马迁的记载,韩信受命去攻打齐国,另派郦食其出使齐国劝降。假如在他出使之前,有人跟他说过韩信已经攻打齐国,他就不可能会前去送死,难道所有的汉军将领,包括他的亲弟弟郦商都在隐瞒郦食其吗?让他白白去送死,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郦食其并没有跟人有太大的利益的冲突,没必要让他去送死。最多人说的就是,派遣郦食其劝降,起到出其不备的效果,使韩信的大军能够更快的攻破齐国。这种做法极为残忍,毕竟郦食其是一位老臣,刘邦敢这么做,只会是伤透忍心,导致军心不稳。因此这种说法错的很离谱。

  第二种说法:把韩信所率领的大军当成是威胁存在,然后派遣郦食其出使。哪里有这样把刀子都已经架在人家面前,还要劝降,这无疑对齐国是一种耻辱,反而拼死反抗岂不弄巧成拙。

  况且两军相争是不斩来使的,但是郦食其依旧是死了,说明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很低。并且从之后的事实来看,灭掉齐国,刘邦依旧是派了很多军队前往。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军队是威胁,并且灭齐还得需要增援,这只会导致郦食其劝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韩信是要给谁报恩呢

  淮阴侯韩信是一个军事才能卓越的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从年少贫困到位高权重,再到最后的身死族灭,起起伏伏,实在令人感慨。在他年少时,曾有一位老妇人帮助过他,所以就有了后来韩信报恩的故事。

  韩信画像

  在韩信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在他母亲死后,他没有钱安葬,却偏偏还要寻找地势高阔的地方来做坟。他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着同村好心人的接济来度日。所以这样的他成为了很多人讨厌的对象。

  当地的亭长认为韩信不是什么凡夫俗子,只是龙困浅滩而已,就多次邀请他来自己家中吃饭。但是这个亭长的妻子却不愿意,故意在房中吃饭,当韩信来时,就没有饭了。韩信看穿了他们的用意,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是一个漂洗丝绵的老大娘救了韩信。在韩信身无分文,饥寒交加时,这位老大娘就常常带饭给韩信吃。韩信曾说将来要报答老大娘,但是这个老大娘还不愿意。

  后来的韩信终于出人头地了,他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回到了淮阴。在那里,他面对亭长时只给了他家一百钱,认为他有始无终,空有诺言却不兑现。而面对那个逼他钻胯下的少年,他以德报怨,封这个少年为中尉,还说是因为这个少年让自己懂得了隐忍,所以才会有今日的成就。而面对无私帮助他的老大娘,他给了她一千两黄金。这就是韩信报恩的故事,而给老大娘千金的事流传下来,就被人们变成了一饭千金的成语。

  韩信和萧何的比较

  韩信和萧何,两个人都是刘邦账下的重臣,可以说没有他们两个,刘邦何来的天下。但是历史上对这两个人有着一句话,那就是“萧何善长于治理国家,却缺乏魄力;韩信擅长于统治兵马,却不懂得做人”。

  《楚汉传奇》里的韩信萧何

  说起萧何,我们都知道他是最早跟随刘邦起义的人,对刘邦可谓是尽心尽责,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管家。管理好了政务,至少替刘邦提供后方保障,假如没有萧何坐镇后方,那么刘邦行兵打战的粮食以及军械就得不到保证,何来的征战。也许你觉得他只是一个大管家,表面上看起来萧何缺乏魄力,但其实他本身并不是没有魄力,刘邦在起义前,一直是萧何的手下,在刘邦被逼无奈想要起义时,也是萧何替他撑腰,希望他能够起义。我们都知道秦朝的律法极为严苛,萧何肯定是知道起义失败后,会受到多少的酷刑,但是他不畏惧,可见他是一个有魄力的人。只是他深知自己的魄力,在刘邦面前,得收敛,不然就是喧宾夺主,会很危险。

  针对韩信,争议是很大的。有人说他死的冤,死的相当可惜,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死的应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韩信是像霍去病一类的大将。很多人认为他的死就在于他的性格张扬,其实并不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他坐镇齐国,封为齐王,但是对刘邦的生死,却置之不顾,他的一切都是刘邦所赋予的,却不思回报,可见此人的死其实并不冤,事出有因。

  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

  段奕宏版韩信

  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项羽的军队被滞留在齐国,留下范增来防守彭城。刘邦所带领的50万联军,大张旗鼓地攻打彭城,致使范增无法防守,但也是有计谋的撤出,并没有损失多少的兵力,退守在萧镇。

  刘邦占领彭城之后,就号令三军可以痛快的玩乐,士兵们肆意掠夺,光天化日的强抢民女,军纪极为混乱。刘邦其他的将领都在玩乐中,唯独韩信,他身为大将军,只有他发现了其中的危机,占领了彭城并不是胜利,只是范增有意的退让,而且他深知项羽必定5日内回来,带着精锐楚军归来,必定有一场大战。他先是率领2万汉家军出城驻扎,然后跟刘邦说明缘由,但是自信满满的刘邦,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认为韩信是危言耸听,继续玩乐。

  没想到的就是,项羽果真在5日内,聚集了3万楚军,兵临彭城。本来韩信已经做好了战略部署,重点守护南北城门。没想到项羽先是派2.5万的兵,由季布和钟子期来带领,去吸引韩信的主力兵,自己率5千士兵,连夜渡过沼泽地,直接攻破东门,东门是汉军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韩信所没想到的。导致城内一片混乱,诸侯联军只不过是滥竽充数,没几下,就四处逃亡,就这样韩信在跟项羽的第一次交锋中就落入下风,可以说是他拜了。

  韩信是如何拜将的

  之前,说到了萧何追韩信,等到萧何回到汉营,去见刘邦,刘邦大怒说:“你怎么就逃跑了呢!”萧何说:“我怎么可能逃跑,我只不过是追一个要逃跑的人。”刘邦说:“逃的人是谁?”萧何答:“韩信。”刘邦又问:“逃的人有这么多,你为何就追他呢?”萧何反问道:“大王是想要一直呆在蜀地,还是想争夺天下呢?”刘邦肯定的说:“我当然是想打出去,一直呆在这里,迟早是个死。”萧何说:“大王如果想要出汉中,那就得重用韩信,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你争夺天下的依靠。”于是乎,他们两个就讨价还价,最终确立韩信为大将军。

  《楚汉传奇》中拜将情景

  萧何让刘邦确立好良辰吉日,举行拜将仪式,光明正大的拜韩信为大将军。几天之后,萧何命人筑造的拜将台已建成,刘邦就选了个吉日,带着百官,来到坛前。只见坛前悬挂着帅旗,将印早已准备好,坛下一班金盔铁甲的将官,都翘首着,不知道这个金印会花落谁家。只见萧何代王宣王命,大声喊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李。”

  出现的不是别人,就是韩信,他从容的上前,引起现场一片议论,认为他一个军中不出名的小吏,怎么就一步登天,成了大将军呢。众人见到刘邦的神态是毕恭毕敬的,对韩信另眼相看,至少让百官心中也有所顾忌,会像听从汉王一样,听从这新任的大将军。

  后来,韩信没有辜负众人所望,连年征战,替刘邦最终争夺天下。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