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文本,品出真味——《课文可以这样读》读后感

  • 2021-02-08 19:27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依循文本,品出真味——《课文可以这样读》读后感

  依循文本,品出真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细读曹刚老师《课文可以这样读》后,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可以“这样”读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课文可以这样读》六十几篇文本解读都力求运用“建立整体感”这一方法,曹老师每次在解读文本时,总是先把文本通读一遍,对文本的主旨或情感有一个基本把握,再反复细读文本,联系上下文梳理内容,品词析句,慢慢地发现语言与内容之间如胶似漆的内在联系,领悟到作者用笔的匠心。

  有一次在公开课《清贫》试教时,因为研读文本不深入,我的课堂中出现了一次“意外”。我请学生思考:作者交代第九段的“传家宝”有什么作用?有一位学生回答:“这是对现在共产党的讽刺,因为现在有的共产党人贪污腐败。”,这意味学生没有真正读懂文本。课后我找到了原因,我的主问题设计:“作者清贫的表现体现在哪里?”,仅停留于文本内容,课堂教学中,也没有为学生读懂文本搭设学习支架。

  于是,我继续研读文本,重新备课,发现了引领全文的核心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面对即将失去自由、受到迫害的牢狱生活,革命先烈方志敏却把被敌人逮捕并搜身一事称之为“趣事”,这明显是反常的,作者想表达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于是我抓住核心词“趣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串联起了整个课文脉络,也串联起了整个课堂。1.请概括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作者用了一个“趣”字来形容自己被捕,你能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这件事“有趣”,他是怎么写的?3.作者为什么要“趣”来形容这件事情,他想表达什么?4.回忆“趣事”到第8节已结束,那么第9节作者为什么还要回忆自己的“传世宝”?5.请同学们思考课题《清贫》的含义,它能否换成《一件趣事》?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我请学生思考:作者交代第九段的“传家宝”有什么作用。学生体会到:作者虽身陷牢狱,却铮铮铁骨,他鄙视与讽刺敌人,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并以甘于清贫为豪。

  通过阅读书籍,我知道了我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与结构,再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精读细节,培养语感

  曹老师在书中写道“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教师自身应具有语言的敏感性,且能将这种敏感性传染给学生。要学会从看似平易的语言中读出精彩。要把那些看似平易的语言置于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

  受此启发,我细读了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在阅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发现了几处文中反复出现的细节,关注前后勾连处,可读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父亲“用手抹一下额头”这一动作在文中第5段出现,每当母亲为拮据的生活感到痛苦时,她总会对父亲加以责备,这时父亲就会有这样的“招牌动作。”而在文章的最后,当他们得知买牡蛎的老头正是于勒,母亲怒火中烧地责怪于勒,父亲又“抹了一下额头”。这两处动作都反映了父亲尴尬、无可奈何的心理与其自身懦弱的性格。他十分顺从母亲,顺从到可以不顾自己的亲兄弟。也突出了母亲为了金钱总是用恶毒的语言羞辱他人,说话的尖酸刻薄。从叙述的口吻中,能感受到约瑟夫对父亲既是同情又是鄙视。

  第7节中,他们全家每周日穿戴整齐去防波堤散步,作者特意交代“每次临动身前,父亲的礼服上总会发现一块未检查出的污斑,还要用汽油擦掉。”与第36段中“家人去旅行时,父亲穿着的礼服早晨重新擦拭过的,散发着一股汽油味”相照应。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这两处细节可以反映他们的家境,父亲可能就这一件礼服,这件礼服也不是一直穿着的,而是穿了就搁置在旁边。用“汽油擦掉污斑”的举动也体现他们的虚荣心,百家笔记网汽油的味道多么难闻,但这位父亲竟然为了保持体面的形象,每周穿着这样的礼服去防波堤散步,幻想于勒叔叔能够从船上下来,给予他们幸福的生活。从这样的叙述中,体现约瑟夫对他们的不满。

  好文章往往是“看似平常最奇崛”,我们老师要重视推敲文本,推敲一些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略的“不起眼的”、前后反复出现的地方,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把握路径,读懂意图

  曹老师在文中指出“解读文本时关注文体特征,能梳理某一类文体的基本思维方式,获得读懂一类文体的基本要素、路径、方法,并在迁移训练中借助所学的阅读某类文体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文体,将操作行为逐步转化为思想方法,直到内化为一种思考习惯,形成阅读这一类文体的基本能力。”

  比如“怎样阅读小说?”曹老师指导过我们:“小说的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小说不是要让学生读了课文后明白‘他看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成熟的读者,了解读小说我应该怎么读,应该读到哪种程度。初中教材中的小说都是传统小说,包括记叙文所有要素,六七年级的小说可当作记叙文来组织教学,八、九年级的小说可作为文学作品来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聚焦在小说的语言上,核心是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

  过去我在设计《变色龙》的教案时,大部分问题的设计仅关注了小说的内容与人物的性格,造成教学时,学生在最后推断作品的主题与推断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时都为难了。

  再一次上课时,我先请学生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再朗读、比较第一次断案与最后一次断案中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变化,感知人物形象;最后明确主人公性格形成、命运变化的轨迹。通过品析前后两次断案,学生感受到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性格。随后,我请学生思考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奥楚蔑洛夫审案时多达五次的变化,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认真品读文本,了解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反映他的善变,二是为了反映周围人的附和。契诃夫就是通过一件简单案情的近乎滑稽的处理,向我们呈现了在权势压迫下人性被扭曲的群体的微妙心理和性格,在字里行间悄无声息地透露了他对于这个群体的悲悯之情。他不仅窥见了当权者垄断了“法理”的时候,警官、巡警及其他阶层的小人物无法向权力阶层索取自己的合法利益时的卑微、绝望的情绪,更是成功地把这个群体受压迫之下以取笑更弱者为乐的扭曲的人性弱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阅读《变色龙》不能只将眼光停留在讽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和沙皇的黑暗统治上,更要从普通的人性和人文生态因素去探究这种黑暗社会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教师一定要关注不同的文体特征,从而指导学生读懂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依循路径,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很荣幸能阅读曹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常学常新。我也要带领学生在文学的殿堂里依循文本,掌握方法,品出真味。作者:丁凤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故事

推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