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8 14:07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历史前进时,人们浑然不知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500字:后人回首看历史时,犹如看海,看海水潮起潮落,又犹如看戏,你方唱罢我登台。

  很难给这本书下定义,是财经,也是文学,是经济,也是历史。财经文学,终究是要文学一些,于是某些事会被夸大一些。有人说这本书是写给无知的人看的,我却觉得,能把人人皆知的事写得津津有味,也是一种本事。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每年买一套房的作者吴晓波显然是抓住了这条大鱼。我挺喜欢吴晓波这个作者,之前总是有意无意地看不起这些微博微信上的付费作家,走的都是流量和粉丝经济的路子,现在看来其中不乏有两把刷子的人。三毛的、杨绛的笔纸时代终究是过去了,从刘瑜开始,博客文章也可以出作品集了,而且是不错的作品。能让数十万粉丝乖乖掏钱,就要会一些别人不会的东西,吴晓波能从《小时代》讲到互联网,从吴亦凡讲到克强经济学,这是他的迷人之处所在,这感觉就像,本应只懂法律的经济法老师突然讲起了甄嬛传。

  我喜欢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爱用比喻,还善用比喻。把比喻用得出神入化的第一人是钱钟书老先生,比喻妙得令人拍案叫绝。在写到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吴晓波说他像“一个农村青年在疯狂地追求着一位落难的国际巨星”,沃尔沃的高傲、犹豫、不甘心便全部跃然纸上。我查了一下,三年后沃尔沃的市场增长速度已超三成,吉利不动他总部、不插手设计、允许其独立经营,可以说对这位国际巨星呵护倍加了。当然,其主要原因还是拥有了中国市场这块肥肉。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却是描写滴滴公司的一句话——“当年的斩龙少年,慢慢长出了龙鳞。”

  对于这句话我还是有点感触的,有一晚打滴滴快车的时候,听司机骂骂咧咧了一晚上,接一个乘客九块钱,扣去了各种分成比例、手续费、保险费等等,最后进钱包的只有六块钱,再减掉三块钱的油费,以及若干保养、维修、清洁、保险费用,真正净收入最多两块钱。“一个小时挣两块钱,我还不如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省钱。”司机嚷嚷着滴滴一定是要掘完最后一桶金跑路。

  其实不光是司机,乘客也渐渐发现滴滴的价格有时比传统出租还要昂贵了,当年滴滴、优步、快的几家一起烧钱的红利早已远去了,滴滴在这场血腥的红包之战中荣耀胜出。

  然而,当年那个憧憬着“共享经济”,在北京火车站前一个又一个敲着车窗给出租车司机介绍手机接单的斩龙少年,如今也慢慢长出了垄断的龙鳞。

  垄断,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单词啊。做模拟商战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垄断背后的巨大利润。相反,薄利多销才是害死中国企业的毒品,中国制造吸食的越多,市场便想再多压榨一分,当中国劳动力被彻底榨干时,市场便弃之寻找更鲜活的劳动力。正如世兴爷爷所说,美国人一次买十件穿完即扔的T恤,都是中国农民工挤在肮脏的作坊里用血和泪做出来的。MADE IN CHINA,不应该是中国的骄傲。

  当马云在阿里实施一项在其他企业中压根算不上改革的措施时,成千上万的淘宝卖家游行示威抗议。这时马云才发现,当年立志改变世界的自己,如今成了被改革的对象。当一个企业大到与每一个人的生计息息相关时,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已远远高于自身的利益,而滴滴,显然还不明白这一点。

  《激荡》里面提到当霍布斯鲍姆以77岁的高龄创作《极端的年代:1914-1991》时,他的笔端充满了迟疑,过于近距离的观察和判断,无疑让他心生畏惧。同样的,吴晓波的《激荡十年》(2008-2018)也远不如《激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写得鞭辟入里,或许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吧。当历史重复时,人们浑然不知;当历史前进时,人们也浑然不知。作者: 美好的秘诀即速朽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