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逻辑》读后感及读书心得2000字

  • 2021-02-07 04:14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及读书心得2000字:

  本书内容主要围绕下列三个观点展开。

  1.树立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应当明确两点前提。第一,企业通过生产、销售产品获利,需要承担成本,政府通过税收获利,而税收所付出的成本和其获利完全不成比例,因此作者认为税收不需要成本。第二,资源分配要么靠市场,要么靠特权,行政权力就是一种特权。就这两点前提及二者间的关系,作者在书中不同部分都有大量论述。不过作者没有论述市场是否会衍生出特权,例如垄断企业同劳动者、消费者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另外,作者对反垄断法的看法也值得商榷。

  2.市场没有缺陷,市场可以自我纠错,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本书回顾了改革开放的早期历程,提到改革开放的具有“摸着石头过河”和“歪打正着”两个特点。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经济接近崩溃,不稳定事件频繁发生,如何生存下去是第一位问题,中央对中国经济走向和改革方法的认识还不成熟,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以价格改革为例,当时,政府的定价机制完全失灵,此时民间自发形成了另一套价格机制(黑市价格),中央政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是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内的产品采用政府定价,计划外的产品采用市场定价,然后逐步放开对计划内产品的价格管制。双轨制导致腐败(如“官倒”)和生产计划难以执行,中央决定“价格闯关”,一次性解决价格问题。价格闯关导致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混乱,实施十天即告结束,随后进入三年“治理整顿”,政府重新加强价格管控,直到南巡讲话,政府放开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双轨制变为单轨制。需要注意的是,治理整顿尽管是反改革的,但是这三年经济增速放缓,产品市场价格降低,和政府定价的差距减少,减少了1992年放开价格的社会阻力。这些利弊因果并不在政府的考虑中,政府最大的作用是顺应市场,将自发的市场行为转变为自觉的政策。

  3.重视企业家队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认为,观察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只要看当地最优秀的人才从事的职业就能得出结论。如果最优秀的人才大多在做官、从军,这个地方的市场化一定较程度低,经济较差,反之,最优秀的人才大多从商,该地区经济发达。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表现出能力回报递增的特征,应该考虑决定二者相对回报的主要因素,增强对企业家队伍对人才的吸引。私有产权明确,政府无法轻易没收私有财产牟利,做企业家就更有吸引力。当政府有巨大自由裁量权且经商受政府制约,寻租机会大量存在,当官就更有吸引力。政府规模大于市场规模,企业家职业就缺乏吸引力。

  同时,作者认为企业家队伍的构成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兴起的是农民企业家,主要从事商业和制造业;第二个十年兴起的是官员出身的企业家,主要从事金融、地产和其他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第三个十年兴起的是海外归国人员和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主要从事高科技产业。本书并没有预测第四个十年企业家的情况,我认为这十年的企业家和第三个十年的企业家的出身类似,但更倾向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同时在学科背景上也许会有侧重。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反倒是作者对政府权力的论述。政府的权力和市场中的商品一样,同样是社会资源。政府自身则类似于实行另一套规则的市场,官员或者机关是这种市场中的主体,以自利为行为出发点(就这一点,作者阐释的不是很清楚,书中主要论述的是经济利益,我认为实现政治抱负同样是一种利益,也符合作者的理论)。作者认为所有权利要么依附于财产、要么依附于职位。职位是一种稀缺资源,读后感一个人获得职位意味着另一个人丧失了原职位或者失去了一部分权力,难以产生合作效应。由于职位有任期限制且不能出售,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尽量频繁的行使权力,而非关注长期受益流的贴现值,这意味着不能通过交易职位创造财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者还提到了政府权力的其他特点,为我们看待行政权力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张维迎教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权贵经济学家”,有人认为他的主张犯了经济学基本错误。从本书内容来讲,张维迎教授受到的非议并不来自其理论本身,而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固有弊端,即学术理性和大众非理性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和集体的冲突,这两种冲突常常一起出现。

  经济学只是看待世界的诸多方式之一,不能解释所有社会现象。获得财富是人们幸福的重要来源,对大部分人来说,劳动是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但不劳而获同样是幸福的重要来源,这其实和经济学的主张冲突。经济学假设人是有限理性的,实际并非如此。以国企改革为例。作者认为国企引发过度竞争和过度准入,缺乏声誉机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主张削减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鼓励民营化,因此没有竞争力的国企破产是好事,事实也证明国企改革的确有利于经济发展。不过当年的国企下岗潮给许多城镇职工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些人成为了改革的牺牲品,或者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改革和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苦难而不是幸福。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

  第一,理性意味着有远见,懂得趋利避害,衡量牺牲眼下以获取更大的远期利益,但是既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能看到改革的好处(也就是反对改革的经济学家),更不能要求普通人对国企改革有深刻的认识,心甘情愿接受下岗,并能认识到这可能是提升收入的一次机会。如何采取周密的措施实施国企改革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只用经济学理论总结历史经验得到的是不完整的答案。其实就这一点,作者也指出,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是渐进改革,缓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也给予决策者反思的机会。

  第二,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体现了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本书内容偏向从宏观规划我国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前提一般是通过提高集体利益实现个体利益,不过常识告诉我们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存在冲突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还体现在代际公平问题上,我们常说不能牺牲子孙的利益谋求当代人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人论述能不能牺牲当代人的利益保证子孙后代的发展。成功的改革不免要损害固有利益集团,滚滚长江东逝水,被淹没在改革浪潮中的人同样勤劳善良,热爱国家,却只得到“历史必然性”五个字的缅怀。作者:王百济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