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至三公的典故

  后汉有个人叫荀爽,他从小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十二岁就能通读《春秋》、《论语》。成年后,他终日钻研前人著作,经史子集无不涉猎,才名远播,远近皆知。

  朝廷听说荀爽的才学后,想请他出仕做官,几次派人来征召,都被荀爽以各种借口推辞。

  荀爽继续沉迷书海,刻苦钻研,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当时汉献帝有名无实,朝政已落入董卓之手。

  董卓极有野心,千方百计笼络人心为己所用,他听说荀爽学识才华俱佳,就想派人征召,但又听说他几次不应征召,怕他逃避,就先命当地官员看住荀爽,再派使者征召。

  果然,荀爽听到消息,想逃到别处隐居。但地方官看得很紧,不让他走。

  僵持了几天,第二道诏书又下,任命他为平原相。

  荀爽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收拾东西,前去赴任。半路上走到一个叫苑陵的地方,又传来诏书,给他加拜了光禄勋。

  等他到了平原郡,上任才三天,居然又下了一道诏书,又加拜他为司空,这已是三公之一的极高职位。

  从一个不愿为官的平民,仅过了九十五天时间,荀爽竟然成了明廷重臣,可见董卓为了收买人心,真是挖空心思,使尽手段。

  后来,“百日至三公”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官员升迁迅速。(徐畅)

  《三国志·魏书·荀爽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