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
- 2016-12-12 11:46
- 三国历史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为何不称帝?我们回顾历史,总是会做很多的假设,所站的角度大体上都是从我们现在的观念出发,而且很多事我们知道结果,知道那些不确定因素;而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都是未知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与我们也决然不同,对于曹操为何不称帝这个问题,我们不如回溯一下,以当时人的观点来诠释。如果你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在许都随便找个读书人,问他“丞相欲称帝乎?”
那么他应该会这么回答你;
汝予构丞相谋反乎?岂不闻丞相亲作《让县自明本志令》;语之恳切,其志高洁;实乃兴汉良臣也。某试记之。丞相言: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然董卓跋扈于朝堂,致使天子蒙难,丞相不忍,遂以数千众迎天子于许,此拥立之功也。其时,伪帝袁术作乱于淮;袁绍雄踞河北,谋立新帝;刘焉、刘表虽宗室,包藏奸心,实图州据。天下败坏至此已,后丞相诛袁术,争吕布,败袁绍,天下咸服。若无丞相,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丞相还封邑与朝,颇有古风,兴汉者,丞相也。
先光武皇帝曾言,“代汉者,当涂高”,汉为火德,代汉者当为土德。丞相姓出自颛顼帝;颛顼帝有后名陆终,陆终之子曰安;武王封其于邾,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为曹姓,朱姓。据此,丞相当为火德也;此兴汉之德;非代汉之德,岂能称帝乎?坊间曾言,丞相形陋,而天子伟仪。丞相若称帝,能服众吔?
光武皇帝刘秀我们不会知道曹操是怎么想的;他其实是个非常矛盾的人,凭借一次军事冒险,他消灭了袁绍,成为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人;显然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个位置,于是有了《让县自明本志令》(见《三国志-裴松之注》-魏书一)。在这个面向全天下剖析自己,辩白自己的的公告中。曹操明确的说自己将忠于汉室,对于时人对其独掌兵权的诟病,曹操说了大实话“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他得罪人太多了,离开了军权估计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不敢放军权。那么他得罪了谁?当时还有谁能威胁他?他剿灭了袁氏兄弟,所以得罪了天下士族。
我们都知道袁绍四世三公,算上袁绍的大将军,袁家四代人出了七位三公。东汉的三公虽然已不是政府的实际掌权人(在东汉通常是官拜大将军的外戚掌握朝政),可却是政府名义上的领袖,是天下读书人所能获取到的最高位置;也是和中朝斗争的领袖(在东汉,外戚、宦官都算中朝,东汉实际掌权在中朝,而不再外朝。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到的宫中府中,就是要求刘禅要注重中朝和外朝的平衡问题)。
袁家四代人都能做到三公的位置,和他们犀利的投机能力分不开;在那个年代,他们几乎逃过了每一次的权利更迭,每一次都站在胜利者一边,包括杀伤力极大的两次党锢之祸。我们这里不展开,有空专讲。这样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三国时期,包括董卓、陶谦、韩馥等人都是袁家的故吏。在汉朝,门生故吏的关系是划分政治派系的重要依据,所以通常情况下这些人都可以看做袁家的胁从或者下属。(周瑜的祖父也是袁家的故吏)
袁绍就更不得了了,他是党人领袖李膺的女婿;也是袁家指定的下一任家主。人长得也帅气,德行更是没的说,前后守孝达6年之久。他一出道就成了天下闻名的名人,由于党锢时期读书人找不到工作,他身边聚集了何颙、荀爽、荀彧、王允、郑泰、曹操、刘表、张邈、许攸、逢纪、伍琼、周毖、黄忠等人,逐渐有结党的趋势。包括荀攸、郭嘉、程昱、辛毗、辛评、郭图等在三国早起混的风声水起的颍川军师集团,是这个组织的外围成员。
袁绍之后袁家算计了何进,招董卓进京,实际上是准备独揽朝政;结果宦官杀了何进,袁术袁绍杀光了宦官,这样统治东汉的中朝不复存在了;这下该由外朝领袖袁家和同盟杨家来主政了;结果在董卓这里除了变数。此时皇宫里最大的是董太皇太后,也就是刘协刘辩的祖母,袁氏集团杀光了宦官,无疑给了董皇后巨大危机感。之后他和董卓攀了亲戚,欲以董卓为外戚大将军主政;条件是废掉刘辩,改由董太后养大的刘协为皇帝。这时袁绍和董卓的根本分歧就出来了,因何进何苗兄弟在混乱中死去,袁绍名义上继承了前大将军何进的全部政治遗产,包括和少帝刘辩这个皇帝的关系,他完全可以以继承何进同志未成之事的悲怆论调来总览朝政。董卓凭借在洛阳的优势兵力,强立献帝刘协;之后董袁决裂,才有讨董卓一说。董卓的名声之所以这么烂,一是出身不好,再有就是打破了当时门生故吏在站队问题上的优良传统,被袁氏集团所不齿;最严重的是,他杀了袁隗-提拔他的老首长,这是相当犯忌讳的事情,以怨报德总是让人不喜的。
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东汉两百年的斗争史中,武将是都是小人,是双方利用的斗争工具;现在中朝覆灭,照例应该由读书人来执政,结果上来的是武人。反对董卓,本质上反对的是武人集团;这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共识。以前读书人趋于宦官和外戚都觉得受不了,现在武人执政,感觉更差。其实董卓做的事情,以前的大将军基本都做过,可在读读书人来看,董卓不过和家奴的地位差不多,这种王朝兴替的事情,他是不配做的。
曹操也是袁家团队的一员;其实他本是宦官集团的,属于中朝势力。他是中常侍曹腾名义上的后人,根正苗红的宦官党,在当时都不用行贿就可以官居高位。曹操这个宦官党的非主流,可能是书读的太多,或者其他什么想法,一心想往对面团队站,为此不惜去做刺客。《世说新语·假谲》里面有两段这样的例子,一次是袁绍和曹操去偷人新娘,然后差点被发现的故事;一次是袁绍找人往睡觉中的曹操床上扔匕首。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揍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魏国地图袁绍和曹操在洛阳相识的时候,两人一个快三十了,一个也二十好几;去偷人新娘似乎不太适合,袁绍找人往曹操床上扔匕首,似乎就更不合适了。我姑且推测,这是袁绍在试探曹操,毕竟他是从对面叛逃过来的。试验的结果是曹操可堪一用,曹操在偷新娘一事中,临急应变能力不错,帮助两人逃出;匕首一事中,心中没鬼,临危不乱,表现更好。之后才进入袁绍集团。不过在此之前,曹操还纳了投名状,而且是两次,一次是行刺张让,未遂;另一次是将蹇硕叔父杖杀;这下彻底和宦官集团决裂,袁绍也就接纳了曹操。
讨伐董卓之后,天下的纷争源于袁氏集团内部;袁绍和袁术的继承权之争;袁隗之前,虽然袁绍已经被内定位家主,可袁家的继承问题还没有浮出水面。董卓杀了袁隗一家,袁家的老一辈死绝了,袁家顿时群龙无首。二袁开始在中原大地上争夺袁家主导权。当时曹操、刘表在袁绍一方;陶谦、公孙瓒、吕布在袁术一方;大概曹操、刘表是都是袁绍小团体的一员,比较容易接受袁绍;而袁术出身好,陶谦、公孙瓒这样收过袁家恩惠的门生故吏,比较容易接受袁术这个嫡子。双方开打,袁绍胜。
曹操和袁绍决裂,就在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这点上。刚才说了,何进继承人的身份让袁绍不待见献帝,可当时刘辩已被董卓杀了,想拥立宗室刘虞,刘虞却宁可自杀;皇帝还得刘协来做。当献帝出逃首先找的也是袁绍,搞得袁绍十分被动,接来不是,不接也不是;接来相当于承认董卓废立一事,那之前大打出手的依据就没有了;不接的话,这么多年费心思经营的好名声就没有了。所以当时作为袁绍附属势力的曹操,应该是在袁绍的默许下迎来的汉献帝。
曹操和袁绍决裂,就在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这点上。刚才说了,何进继承人的身份让袁绍不待见献帝,可当时刘辩已被董卓杀了,想拥立宗室刘虞,刘虞却宁可自杀;皇帝还得刘协来做。当献帝出逃首先找的也是袁绍,搞得袁绍十分被动,接来不是,不接也不是;接来相当于承认董卓废立一事,那之前大打出手的依据就没有了;不接的话,这么多年费心思经营的好名声就没有了。所以当时作为袁绍附属势力的曹操,应该是在袁绍的默许下迎来的汉献帝。
之后曹操的势力飞速扩张,逐渐对老大不待见起来,于是有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曹操赢得很侥幸。在三国志中,曹操在官渡时期的兵力很让人诧异。曾经号称收编了三十万黄巾的曹操,这个时候兵不满万;很多人就这个问题讨论和许久都没有结论。我的观点是,其他的军队也许有,但是和前老大开战风险太大,而且实力上也不看好曹操;观望的多了,曹操的兵就少了。
最后曹操赌赢了,天下人他也得罪了。曹操杀光了袁氏,将袁家灭了门;和董卓一样,这时候舆论大概不是站在曹操这边的。在天下人看来,一定程度上,曹操是武人集团的代言人;曹操的军队里面充斥着曹氏宗亲、底层提拔起来的将领或者降将,没有名士也少有世家子弟。曹操始终对世家伸手军权持谨慎态度,曹丕在军权方面就更夸张了,基本上连非曹氏都不用;这一局面直到曹睿时期才有改变。这样军队成了曹家的私兵,而曹操又执掌朝政,和多数读书人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合。故而,曹操的压力巨大,于是才有了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刨白心迹的一个公告。
既然向全天下公告了,那就不能食言,尤其是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从曹操后期的行为来看,对帝位他是有想法的,也逐步的在实施对朝堂的控制,和自身帝位的变化。比如先后称丞相、加九赐、封魏公、后封魏王;如果丞相还是简单的政治制度改革,那么九赐就属于逾制了。汉代非常注重礼,也是就是什么身份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按照礼制,九赐只能赐予诸侯,曹操这时候实际上就已经不把自己当成汉王朝的一份子,他是诸侯了;见了皇帝是小国王见大国王,不是臣子见主子。之后的魏公、魏王实际上是这个诸侯的等级逐渐走高,一脉相承。所以荀彧这样反对曹操称帝的,会在加九赐的时期强烈反对,九赐也成为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着通用的第一步。
到了魏王这一步,就已经确保了一件事情,曹操的权利是可以被后代继承的,这已经不是臣的级别;我们知道在古代包括近代无论官居何职,死后子孙的也就是承袭爵位,而不能承袭岗位,除非是皇帝赏赐;魏王就可以继承,而曹操的魏王实际上是汉帝国的统治者,这就相当于变相的把国家的权利由老曹家传承下去。比起皇帝的位置,也不过就差半步而已,不过曹操最后还是没走完,由他的儿子曹丕走完了全部流程,也成了日后改朝换代的标准流程,人家曹氏父子是经营模式的创造者,摸着石头过河,搞的慢点也是允许的;后来哪些照抄的哪知道前辈们草创的艰辛啊。
曹操曹操不称帝,德不符相貌不行的原因,可能也是有的。比起我们现在来看中国历史,感觉分分合合的,改朝换代那叫一个容易,在当时也不过就汉代周一次。当时的人还是比较相信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当时官方认可的理论是,汉朝早晚是要灭完的,接替汉朝的人有2个特点,第一个是土德,根据五德说,汉是火德,下一个王统是土德;再有就是“代汉者,当涂高”这个谶纬。这两个是汉光武帝刘秀亲自公告过的,当时的目的是打击公孙述,结果在整个东汉年代,成为了金科玉律,要是你不沾这两个,你都不好意思造反。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当时的人很愚蠢很搞笑,可就像我们有时候坚信XX社会一定会取代XX社会一样,一旦你信了,他总是能在政治上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东汉的情况就是,全国人民都知道,大多数人民都相信。当时有个地名叫当涂,在当时的扬州;所以这里姓高的,住在山上的,或者家里有楼的,全当自己的后代有机会做皇帝,不符合条件的可以创造条件,去买楼、搬家之类的,那叫一个热闹。这不,就连黄巾造反,用的也是土德,明明白白告诉百姓,我们是土德来的。(火德尚红色,土德尚黄色)。
而这两个曹操一个都不符合,我们刚才说了曹操是火德,和“当涂高”三个字也不大能扯上关系。他儿子曹丕称帝的时候,生生给自己改了祖宗,把自己祖先从颛顼改到黄帝,好歹沾了点土气息。然后找了枪手这么解释“当涂高”,当涂高就是大路对面的高屋子,象魏的意思就是高屋子,所以魏是土德,总算是圆满了。可造假的事情自己知道,毕竟心虚啊,还找了个黄龙的祥瑞,甚至连历史都捉刀给改了,张璠汉纪里居然有这么一句,说汉献帝在逃出长安之后,有个叫张立的臣子给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这句话被裴松之注在魏书里面,好反讽,裴松之真腹黑;如果当时献帝知道曹家是来取代他们刘家的,估计就是死也不会去曹操哪里;袁绍要是知道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