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是清朝好官?

  说到某男人抛弃结发妻子,人们往往抬出一人作比:陈世美。由于戏剧《铡美案》的家喻户晓,恶棍陈世美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定格。然而,宋代包公如何铡清代进士?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曲《斩美案》的戏剧让黑脸包拯的神奇传说增加了一笔精彩的色彩,也让好官陈世美蒙冤千年。历史有冤案,要想翻案那可就难了。因为历史的蛛丝马迹早已云收雨散,即使留有片言只字,往往也只是对历史冤案并非冤案的辅证。但是《斩美案》荒谬极顶,无需在漫漫史海中再去琢磨。原因何在,且听我慢慢说来。

  包拯(999—1062年),北宋官员,授龙图阁直学士,累官至枢密副使。因为官清正,断案如神、铁面无私而为百姓千古传颂,是一代大清官。陈世美(1625——卒年不详)原名陈年谷,别名叫陈熟美,湖广均州(现湖北丹江口市)人,顺治十二年(另有一说顺治八年)进士。他为官正直,不徇私情,颇有政绩,累官至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和布政使参政,是清朝初期的一个好官。宋朝的大清官怎么可能用他那龙头铡把清朝的大好官员给斩首了呢?难道包拯还玩时空穿越吗?《斩美案》根本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戏说,而一个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陈世美也从一个清朝的官员变成了北宋皇帝的乘龙快婿和一个无情无义的负心郎根本就是后人的杜撰和污蔑,从现在的名词来说就是名誉侵害。

  很明显《斩美案》,这是一起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的历史冤案,因为戏剧中的两位主演的人物在时间上相差了六百多年呀!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离奇冤案?看我还原《斩美案》演绎的过程。

  话说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乡间小道行走着三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子,他们正赴京赶考。他们分别是陈熟美、仇梦麟和胡梦蝶,这三人既是同乡又是多年的同窗好友,都是湖广均州人氏。二十岁的帅哥陈熟美聪明又好学,家境却寒碜,上不起私塾都靠仇梦麟和胡梦蝶两个好朋友资助。这三人还在那桃花盛开的时节效仿三国的刘、关、张磕头义结金兰拜兄弟,那感情好了自然没话说。这不,今年朝廷开恩科,仇梦麟和胡梦蝶硬是强拉着陈熟美去参加京试,他们还说:“我们是兄弟,你陈熟美赶考的费用都由我俩出,得了功名兄弟共享福。”所以,在赶考的乡间小道就出现了这三兄弟的身影。

  历经千辛万苦的风餐露宿,这三兄弟终于迈进了大清王朝的京都顺天府(今北京)。陈熟美好样的,他那学富五车的本领得以施展,他那功名信手拿来。陈熟美的大名出现在了黄榜上,他高中进士啦!仇梦麟和胡梦蝶这哥俩在黄榜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他们名落孙山啦!仇梦麟和胡梦蝶失落之余不忘祝贺好兄弟陈熟美,陈熟美自然也忙着安慰失意人。

  陈熟美人美心灵也美,初任小知县。由于他心中装着老百姓,一心一意为地方谋福祉,政绩颇佳,口碑颇好。因此,仕途顺畅,后来还受到了顺治的接班人康熙皇帝的接见和嘉奖,最后荣升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陈熟美仕途之路春风得意,而他那俩个好兄弟仇梦麟和胡梦蝶在科举之路上却磕磕碰碰总是一事无成。仇梦麟和胡梦蝶哥俩见功名无望,就想走捷径,走走陈熟美的门路。哪知,陈熟美这人是个好官,一个不循私情的正直之人。他对上门的好兄弟,又是好酒好菜招待,又是陪同游山玩水。一日,他们兄弟仨同游黄果树瀑布。那瀑布的对侧的山间一亭子内,他们兄弟仨一边欣赏秀美的风景,一边谈起了过去的友情。谈兴正酣时,仇梦麟和胡梦蝶向陈熟美提出了“我们想混个小官当当,也好风光风光。”面对好兄弟赤裸裸的讨官要官丑恶行径,百姓的好官陈熟美自然是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劝导,说:“我是为朝廷办事,我是为百姓做官,当官要靠自己去考取功名,此事真难办。” 仇梦麟和胡梦蝶见陈熟美不答应,顿时大怒,不惜以割袍绝交和大骂忘恩负义来威胁和挖苦陈熟美。最后见陈熟美铁了心就是不答应,甩袖而去,扔下满腹委屈的陈熟美自行离开了黄果树,离开了贵州。

  在返乡的路途,仇梦麟和胡梦蝶这俩兄弟三句言语中最少有两句是“陈熟美是个大混账,是个忘恩负义的大笨蛋。”他们和陈熟美反目成仇,狠不能生吞活剥了以前的好兄弟。一日,他们看见一地正在上演《琵琶记》。《琵琶记》说的是一忘恩负义的薄情郎的故事。仇梦麟和胡梦蝶越看越气,戏中在主人公在他们的眼中就是活脱脱的“陈熟美”。他们商定要报复陈熟美,然后就好酒好菜请了戏班的班主并送了些许银子,要求戏班把《琵琶记》中的男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陈熟美,把女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秦香莲,把剧名改为了《秦香莲》,并根据他们的想象增加了更加让人动容的内容。不料,《秦香莲》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安徽等地获得了空前的欢迎,并很快席卷整个大清王朝。本来陈熟美只是在《秦香莲》剧中背上了忘恩负义薄情郎的骂名,并没有被斩杀。但是,一个偶然发生的小事,彻底让清朝的好官陈熟美被宋朝的包拯给咔嚓了。却说,一次某戏班在演出《秦香莲》完毕后,观众被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大骂“杀死陈世美,杀死陈世美。”就是不肯离去,甚至扬言不杀陈世美就要拆戏台。原来观众把陈熟美错听成了陈世美。戏班的班主一看,不好戏台要被拆。就赶忙到后台请出了尚未卸妆的“包拯”包大人(演员刚演完《陈州放粮》)。随着“包拯”的一句龙头铡伺候,那个被观众误称为“陈世美”的演员人头落地了。就这样,在观众的阵阵叫好声中戏班得以安全散场。后来班主索性就把“陈熟美”的名字改为“陈世美”,又干脆结局让包拯去把关。班主想想两个人物时间上有出入呀,就玩了穿越。班主又想想不对呀,龙头铡只能斩皇亲国戚呀,陈世美转身一变成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就这样,陈世美就成了忘恩负义的薄情郎的代名词,陈世美的原形陈熟美就被恶名远扬。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