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的故事——《古文观止》读后感3000字
- 2021-02-08 10:41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周郑交质的故事——《古文观止》读后感3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周郑交质这一篇仍然是左传中的篇章。首先,国家档案中记载道:什么也没有!???没错,隐公三年项下三之三的记录是:夏四月辛卯,君氏卒。根本就没提郑国什么事。然而吊诡的是,左丘明老先生就堂而皇之地在传三之三里讲了这么个故事。
郑武公和郑庄公(就是我们上一篇里讲到的那个追杀弟弟钻地道会老娘的那个郑伯)都是东周的执政大臣,周平王指望着晋文侯、秦襄公、卫武公和郑武公这几位才成功地搞了搬迁活动,这几位自然觉得自己是功臣,怎么可能让别家兄弟来分一杯羹?于是周平王跟虢国国君西虢公眉来眼去的时候,郑庄公就跳起来跟周平王怼,平王当然耍赖皮,于是两家就各自拿亲生儿子交换人质,反正那时候王啊侯啊都挺能生的,有的是劫材拿来交换。但这些都没用,儿子可以再生,权力是不可能自己生的。这一年三月平王驾崩,郑庄公就按耐不住,四月就去抢周王家的麦子,秋天又去抢人家周天子家门口的谷子,两家就此结仇。
左传的评论部分主要是骂周平王,当着天子自己都没法用信和礼来约束诸侯,指望诸侯还把你当领导么?正经和正传就是这么多,走正常套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那我们的不一样的读书笔记该怎么写?就成了大问题了。今天我们就剑走偏锋,讲讲这一段故事背后隐藏着的历史。
首先,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本来就是周厉王的少子,所以也是姬家的人,当着自己家王朝的大臣不算,想方设法到东边搞土地开发,硬是从东虢和郐国那里弄出了十里之地建起了郑国。
平王东迁一路跑啊跑啊,就跑到了郑国的西边停下来了,建了洛阳城堡又住了几百年。这就是郑国和东周的地理位置。
然后说虢国,这一国牌子可老,是周文王弟弟家传下来的,所以是周平王家的老亲戚。位置在今三门峡市。在洛阳的西边不远。虽然是小国,但是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点足迹。周郑交质的故事里虢国露了个小脸,另一个故事里就很惨了。那就是著名的唇亡齿寒,晋国跟虞国借道灭虢,回来的时候顺手把虞也给灭了。
然后说卫国,卫武公是卫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国君,主要也就是帮着平王搬家的功劳。位置在郑国的北边,跟洛阳还隔着郑国。祖上是周文王的九儿子康叔。今天的故事里没他的份,所以这里也就是顺便一提。
然后说秦国,秦国在平王东迁的时候可是出了血本,跟少数民族死磕,就贴着东周的西边落了脚,这时候还在老远的西边跟马背上的民族在练骑射呢。具体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大秦帝国这套书,保证你会被各种误导,但是秦国早期的历史还是大差不差的。
最后说晋国,晋国的历史比较有趣。重点说说。
晋国又是哪儿来的呢?晋国可是老牌诸侯,祖上一直可以上溯到周武王,周成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儿子,叔虞。
这里插播一条:叔虞建国也是有传奇故事的,话说周成王(就是有个大臣叫周公,吃一顿饭要吐三次,洗一次澡要裸奔三次,天下英才尽入其手还不肯放弃吐饭和裸奔的那个周公的领导)跟小弟弟叔虞不知道为什么在玩树叶,拿着一片桐树叶子跟小弟弟说:凭这个封你国。然后刚才还在吐饭裸奔的周公就进来一把把成王给按住了:您是天子,不作兴耍赖。周成王挣扎了一会最终没挣脱,就这么,叔虞就给封到了唐国,也就是后来的晋国,也就是唐朝的唐的来历。
话说晋文侯帮着平王搬家以后,他的国就在东周的北边,地盘老大了。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按说周平王怎么也该找他们家当职业经理人是吧?什么时候轮到地盘一点点大的老亲戚郑庄公来蹬鼻子上脸了呢?关键还是跟非常没出息的几百年前的另一个老亲戚西虢公眉来眼去的时候被抓了现场。这周平王是不是把北边这个强大的老亲戚晋文侯给忘了呀?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隐公三年是前720年,晋国这个时候已经在搞分裂了。晋国国君的叔叔曲沃桓叔跟住在翼城的侄子国君晋昭侯从前746年开始以三代人血与火的代价暗杀了5个国君绵延战火67年才解决了谁当老大的问题。前724年,桓叔的儿子庄伯派人暗杀了昭侯的儿子孝侯。读后感.大家可以看看今天的地图,曲沃和翼城都属于今天的临汾县,两地相距仅几十公里,庄伯打个喷嚏,孝侯就一脸唾沫星子,两家来来回回打群架太方便了。所以前720年的前后,晋国内部正乱成一锅粥,根本就没人有空出头来管国外的事情。
可怜的周平王从西边两京一路求爷爷告奶奶跑到东边洛阳住下,名义上还是天子,可是朝东一看,是屡行不轨的郑家父子,春秋小霸。朝北一看是晋家自相残杀的豺狼(后来三家分晋,也算马后炮地证明了晋国有杀领导取而代之的传统)。朝西一看还是算了吧,咱就是从那儿来的。朝南一看除了几根春葱一般细小的小国,就是南蛮子楚国。周平王心里这个绝望,恐怕今天的诸位是无法体会与理解的。
病急乱投医这种事情,没病可不要乱尝试。所以,四顾茫然彻底绝望的周平王去找比较老实的亲戚西虢公来帮他重振雄风,从地理和时间上,都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堪称病急乱投医了。
故事说到这里,我觉得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当年这段历史。应该已经可以平静地得出结论了。
郑庄公一代奸雄,也是时势所造。经历了西周末年的天下大乱,周平王一路狼狈逃窜到洛阳,以当时出力的几大诸侯分处洛阳周边拱卫王京,自然是谁拳头大谁有理。秦国还在西边和戎狄鏖战抢地盘,无力东顾;晋国自己家联排别墅之间打得鸡飞狗跳没法南来;其余小国又没这个实力。只剩下在洛阳小朝廷上站班的郑武公郑庄公父子,那还不趁机扮演一把曹操,岂不是太浪费了?所以郑国以十里之地不断吞并小国扩张成千乘之国,那可不是君子自强,而是实实在在的“狐假虎威”,挟天子以令诸侯!
郑庄公的台词是这样的:周桓王你看好了,你爷爷周平王就没能把我怎么样,你二叔王子狐到我家来做人质随便我欺负,你爷爷死了我把他放回去没多久就死了,现在你当周天子,我就把你口粮给抢了,你能怎么样?还不乖乖听话?
周平王以西周末年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而能东奔洛阳,无疑也是一代明君,起码是敢作敢为。但是,当时的情境,说实话,也就是个寄人篱下之实。他想要东山再起,显然必须再次借助忠诚的诸侯之力,也必然将面对强大到敢以下犯上的权臣诸侯的阻挠。从周郑交质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测,周平王和郑庄公之间,一定早就发生过严重的冲突了,最终还是以孱弱的东周天子认怂结束。君主无力,霸权凌驾,这一切只是历史的必然而已。
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礼崩乐坏,尽在此间矣。
左丘明老先生批评周王不能以信和礼来约束臣下诸侯,显然是有失偏颇了。以时势而言,哪里还有什么信和礼?周王朝从烽火戏诸侯开始就已经失信失礼,东迁洛阳之后更是连近卫军都丢得差不多了,连军队实力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王道?而诸侯也早就信奉了霸权主义,连楚国南蛮子都敢来问鼎的尺寸分量,面子都不给你周天子了,谁还把你当个啥呢?从郑国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开始,春秋战国的争霸赛也就正式开场了。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还去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礼和信,这话左小跟孔老聊聊也就算了,拿去跟郑庄公说,估计就得下黄泉;跟周平王说,估计能封太师,然后郑庄公来抢麦子的时候被喊出去犒劳郑师,看看有没有机会把人家的大兵忽悠回去。所以,左传里的评论,只好当牢骚,听听算了,不能拿来当作历史的评价。这样,才能树立客观公正的历史观。
之前我们说到的郑伯克段,是封建时代诸侯国内争夺主权,今天讲到的周郑交质,是诸侯与天子争夺话事权。短短的两篇文章,绕到背后一看,居然是时代大乱斗。
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古文还是那篇古文。作者: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