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

  • 2021-02-08 06:1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大意: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这时所有的甘美味道已全部消失。因此如常能事后悔悟,来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那就可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这样做事就算有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

  读后感心得体会:

  首先想跟大家介绍一个词语:习气。有些人对这个词语比较熟悉,有些人可能相对陌生一些。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不是像作业一词那样来自于佛教,但是确实在佛教或者佛学里用的比较多,称之为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百度百科解释)。我们生活中常把习气指定为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者作风。不管是怎样的解释或者用法,很明显,习气被认为是不好的事物。

  我们也不希望自己有过多的习气,也都在努力的减少、断除妨碍我们自身发展的不良习气。可是,习气真的有那么好去除吗?习气好比吸食鸦片一样,瘾头上来了,很难很难控制,只有满足了,事后冷静下来才感到懊悔。

  再用一个模式来说明习气运作的可怕:这个模式里包括3个要素,分别是种子、作意和外境。种子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里,一般人根本就没法知道它们的存在,而且种子又是各种各样的、数量上也是无法计数的。作意呢,指的是一种趋向性的属性,具有潜移默化的指引作用,好比向日葵迎着太阳生长、树木向上生长。外境,顾名思义,就是外在的环境。种子是内在的,外境是外在的,而作意是将内在的种子牵引去接触外在的环境。一旦外境出现,种子和外境一接触,就会发生各种反应。一般来说,种子是相对难以改变的,外境也常常是不可预期的(有时候我们可以远离一定的环境,但很多时候短期内是没法避免的),在这三者中,唯有作意我们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很多时候,道理和亲身感受就是如此,有些东西使出浑身解数得到了,最后发现不过如此。而且,就算是繁华,也不会长久的,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更何况是不好的事物呢,得到之后最后也终将失去,那份蠢蠢的欲望终归消散,在这过程中还伤害了好多人,于人于己最后都无意益;何不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呢?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因此,如果常能把事后悔悟,当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那就可以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这样做事就会是有原则了,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这句话即是在作意的环节下功夫,如能持之以恒,并且不断的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见解,最终种子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邪恶的种子会变成善良的种子),甚至外在的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达到心想事成的地步。作者:建宏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