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1500字
- 2021-02-07 19:5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梁家河》有感1500字:
书香氤氲,时光匆匆,最近细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感受颇深。全书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用真挚的感情感染了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对人民的关怀
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无限深情的关爱。“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携妻子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他“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习近平念念不忘”,习近平仔细察看了坝地的溢洪道和石头垒起来的护坝坡,嘱咐石春阳要加强管理和排查,雨季时要注意大坝的安全。得知梁家河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发展专业化养殖,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和互联网时,习近平舒心地笑了……从木军塬下来时,习近平让司机三次停车,深情地望着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密交织起来的绵编深情!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至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大爱无疆满乾坤。
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观梁家河村,诵读《梁家河》,体悟“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从中汲取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读后感·习近平十五岁下乡插队当知青,连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刚开始,他们柴不会打,水不会挑,饭做不熟,睡觉时被跳蚤咬得全身是脓包,习近平与当地农民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从每天挣6个工分到10个工分。20岁出头就被广大党员选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路很长,前进途中,有高山,也有平川:有顺境,也有逆境。但作为一名煤矿工人,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历程,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部《梁家河》,看得我心潮澎湃,字里行间透露着最纯朴的乡土味道,但却隐藏着大学问,它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梁家河这个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作为精神食粮和励志读本,激励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传承和践行梁家河精神,以爱岗敬业的标准为察哈素煤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种精神在察哈素煤矿落地生根,遍地开花。作者: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