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柴静的《看见》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19:2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柴静的《看见》读后感1500字:

  写在前面——准确来说我并没有看完这整本书,大致看完了全书的四分之三,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同于干枯硬实的纪实类新闻报道,柴静是在报道每个鲜活的人。就像她所说的“真实即有万钧之力”,每当柴静客观而又细腻地描述市井人性的最真实一面时,我几度情感超过了理智,开始哽咽或愤慨,可能是我阅书太浅,我对柴静在书中内说的一些极富内涵的语句,第一眼产生的不是共鸣,更多的还是她对新闻报道的执着和真诚的感动和震撼。《看见》是柴静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成长史也是她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史,这种成长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

  从书中的内容来说,我实在是没记住几个事例,不是里面所述的人物扁平,事例虚假,恰恰相反的是柴静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我之所以没记住的原因,我觉得是这些人事物颠覆了我对社会,对底层人民,对历史的认知,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在这种强烈的碰撞和重组下,我难以记清书中的某某具体事例,这本书整体对我的冲击太大了。

  现在的社会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的人,他们往往忙于生计无暇顾及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第二种就是每当有一个事件发生时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以感性解析问题,这类人很“可爱”,常常被自己所感动,自以为在涕泪交加的情感爆发中自己做出了对社会事件正确的反应,却不知道真相的悄悄流逝。第三种就是敢于为自己和他人发声,敢于理性的去寻求真相,即便代价很大,但是他们坚信着寻找真相的过程永远是有意义的。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里,第三种人太少了,可能是因为寻找真相的的成本太大,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在涕泪交加中与真相擦肩而过,可能真相只是相对的概念,人们只去相信他们认为应该相信的。但可惜的是,我们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去及时的解决问题。

  而为什么第二种人相较于那些真相,更倾向于相信谣言呢?

  当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当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时,谣言就不胫而走,真相就无人信仰。与真相相反的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而事件的重要性不是指它客观上的重要性,如叙利亚战争虽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于我国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无关啊,主观上并不重要,但是一件事情如果对于某些群体主观性上很重要时,如果你是一名母亲在新闻上看到红黄蓝虐童事件时,你难免会在没确认真相前开始焦虑而去相信谣言,相信了红黄蓝猥亵了儿童,并转发各种朋友圈,散发了各种焦虑(谣言)。

  其次,是事件的模糊性。可以说,模糊性才是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根本,因为谣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未经证实,之所以未经证实,是因为事件缺乏足够的真相,也缺乏足够的讨论渠道,谣言便成了“真相”的一种替补或者补充,也就满足了第二种人对信息的需求,因此第二种人,读后感常在涕泪交加中与真相擦肩而过。而要让社会信仰真相就需要更多的第三种人,像郝劲松一样的人,他因为地铁公厕使用了收费厕所,要求收五毛钱不合理,把北京地铁公司告上了法庭。他在餐车买一瓶水,要发票,列车员由于从未接触过这种情况就没有给他,于是他起诉了铁道部和国家税务局,这个社会上有太多人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选择了屈服,因为他们觉得投入的太多,收获太少或者根本没有。但是他靠自己权利所做的斗争赢得了尊重,赢得了宝贵的真相,影响着人们去信仰真相而不是谣言。在书中柴静对郝劲松的一段采访让我印象深刻,柴静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信仰真相的世界。”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只有独立思考追求真相的人才能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柴静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