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6 13:07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去年冬天读文艺理论方面的书,发现作者极为推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后来偶然读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看到里面也提到了这本书,说是安娜第一次见到伏伦斯基就是火车压死了人,后来安娜选择死的方式也选择了卧轨,这种对称的情节是一种美。于是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今年终于抽出时间,从7月1日到8月4日,历经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今天,我补完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决定趁热打铁,把这些天在我脑子里盘旋的想法写下来留作纪念。
因为本书篇幅比较长,我担心自己没有耐力,就事先看了一下网上的简介,当时在我的想象中,一定是伏伦斯基不爱安娜了,所以她卧轨自杀了。如果这样的话,和《包法利夫人》就差不多了,后来我发现不是。当初读完《包法利夫人》,我不信服的一句评论是——社会压迫了包法利夫人,我觉得并不是,包法利夫人的不幸很大程度我觉得只能怪她自己。
可是,安娜不同。
安娜是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人。伏伦斯基也是真心待她的。只要她能离婚,他愿意娶她。即使他没能离婚,他也放弃了很多和她生活在一起。他们吵架时候,他也多次主动低头道歉,在她死后,伏伦斯基痛苦不堪,整个人彻底颓废了。这些都能说明他对她是真心的。
安娜的悲剧确实在于社会。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夫妇之间的不平等,在于妻子不贞和丈夫不贞在法律上和舆论上受到的制裁都不一样。”
的确是这样。直到现在,在我们的时代,依然是这样。女人总是弱势群体,即使现在有一些平等,但是,女人总要付出更多。现在的女人为什么这么辛苦?因为又要工作又要顾家。
但是在我们的时代,如果婚姻不幸福,女人是可以离婚的,孩子也是可以争取的。但是安娜不可以,卡列宁不离婚,她就不能离婚。她就只能和伏伦斯基过着没有名分的生活,从而被整个社交界所抛弃,所排斥。
讽刺的是,伏伦斯基却可以随意出现在公众场合,也不被别人排斥,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受到的不同对待。
正因为如此,安娜必须待在家里,无论读多少书,无论她多么聪明,但是被外界屏蔽的她,只有伏伦斯基了。而伏伦斯基虽然爱她,但是活着总要有其他的事情,他不可能日日夜夜只和安娜厮守。
而安娜,当她生活的重心只剩下不断去思虑伏伦斯基爱不爱她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悲剧了。没有谁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爱情也是。伏伦斯基不在她身边的每一分钟,读后感她都没有安全感,生怕他爱上别的女人,生怕他离开她。于是,在一起时,就总在猜忌,总在吵架。伏伦斯基仍然爱她,但是他渐渐地不再有那么多耐心去哄她,安慰她。于是安娜就疯了,她不能接受伏伦斯基不爱她,她要报复他,于是她卧轨自杀了。
爱情像一枝玫瑰花,没有合适的土壤,花期并不长。而安娜不能接受她的爱情死亡,于是她就抢先一步死了,她成功了,她让伏伦斯基永远不能忘记她。但是,他们的幸福,也永远没有了。
而这,并不能怪安娜。
她是一个诚实的女人,她向卡列宁坦白了一切,可是,她却并不能获得自由。“安娜不爱她的丈夫。她要生活。上帝赋予我们心灵这样的欲望。”社会道德很少考虑一个人的灵魂,可是有的人她就是有精神需要的。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算一个政要人物,她也衣食无缺,可是,她没有爱情,她想要爱情,怎么办呢?我们也常常这样评价一个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作什么呢?《平凡的世界》里少平非要离开双水村去闯世界,为什么呢?
什么时候,道德可以进步到怜悯众生,关注人的精神需要,那么一定有更多人可以幸福吧。而人生的质量,不在于外部的吃饱穿暖,而应该更多地取决于内心世界的丰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