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5 17:2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作者:Bryant

  在我出生前后的那两年里,一个美国人彼得·海斯勒,或者说,何伟,作为中美和平队志愿者来到了四川的一个偏远闭塞的小城——涪陵支教。

  “据说上一次有美国人来,是半个世纪,也就是解放前的事儿了。”

  何伟的乍到,对上级领导而言,是困惑、警惕还有重视;对平头百姓而言,则是好奇和敏感。这些态度裹挟在一起,令何伟有时身不由己但又乐在其中。但最重要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活灵活现的在说话、做事,而不是外国媒体刊载的那些干瘪乏味的形象。

  这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改革开放进入正轨、中外交流终于日趋频繁的年代里,一个抱有中国情怀的美国年轻人眼中的中国社会。对于读者我而言,刚看完《乡土中国》,同样迫不及待的想要从另一个视角了解我们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很有意思。

  《江城》这本书涉及的东西很多,尺度之大也时常令人为之一愕。在何伟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支教志愿者,何德何能配得上领导班子的这番“关照”:住学校最好的宿舍、专门为之修建网球场、专门派上汉语辅导老师......现如今,“洋大人”一词颇有些引起群情激愤。但从这本书里,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些“洋大人”背后的遭遇:发送的电子邮件遭篡改、一言一行有人专门记录并报告上级、同事被告诫不要与自己过多交流等等。

  这哪里是“洋大人”,分明就是“洋娃娃”嘛。在这方面,何伟没有掩饰自己的愤恨,字里行间也表达了对中国政治气息过于浓厚的无奈。有的时候,读后感他会下一些过于情绪化的政治论断,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何伟终究是个外国人,他不能切实体会到经受了列强欺辱和建国初期的折腾之后,中国人的敏感和自尊。当领导知道何伟是个写手,来观察中国、描写中国的时候,这些就不可避免。

  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需要耐心,容忍瑕疵。一旦有人冒然的把太多问题揭露出来,其实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有碍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所以本书也是在2012年才首次出版,此时此刻我们才发觉原来当年的中国社会是这样的,有那么多的问题,只是现在大多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噗嗤,这本书的尺度很大,但看完之后,却又对中国抱有十足的信心了,真是一种奇妙的体会。

  或许上面的内容有些严肃了。我想,倘若何伟只能体会到这些,那怕是一个学期都待不下去的。领导虽然让他心生不满,但对于普罗大众,他的感情却是极深的。涪陵人热情好客、坦诚淳朴,同时,他们对西方人、西方的偏见,还有时时刻刻的民族自尊同样非常真实,显得可爱,显得可敬。

  他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何伟是涪陵唯二的外国人,另一位是他的志愿者伙伴亚当,又名梅致远。他俩每次进城,必然就是街道两边所有人目光的焦点,也总有人仿佛耍猴似的喊着“哈——咯!”起初自然是不适应的,但久而久之,就像涪陵灰压压的雾霾、刺耳的喇叭一样,也就习惯了。像是跑步,最初的两三公里容易腿酸、脚疼,但之后便开始心无杂物,全身心的投入到运动中。何伟从来不是什么“洋大人”,他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够融入到涪陵人中,因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擦鞋小女孩、饭馆老板、茶馆老头、公园摄影师甚至于三陪小姐都与他相熟,不过是被迫的。“Easygril”这类令人不齿的角色也同样出现在了何伟的生活中。不过他倒觉得,其实她们图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跟他走一起时享受到的受人关注的感觉;跟何伟一起,她就不再普通了。换言之,何伟倒成了个工具人。我一寻思,好像是挺有道理的。现在动不动有人要扯上民族自尊,不免过于敏感了,人何伟也一样不乐意啊。

  当然,何伟结交更多的还是那些善良的老百姓。他们也一样对何伟充满好奇,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美国农民真的是用飞机播种的嘛?他们吃大米嘛?美国有计划生育嘛?末了,他们结束谈话的方式也是惊人的一致:嗯,现在中美关系越来越好了。仿佛是国家领导,在下一个正经的论断。不过话说回来,一年之后,美国的飞机就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当然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江城》我是刚刚看完一遍,按照我的脾气,肯定是会再看一遍,求得一个更深的理解的。其实纵使没能在理解上更深一步,将这本书看作是何伟在川西小城涪陵的见闻集,一本游记,也值得再看一遍了。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