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斩蛟的典故
- 2016-11-07 14:06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武城人,曾是孔子的弟子。他相貌极为丑陋,当初投在孔子门下求学时,孔子认为他的面相不善,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所以对他很少指点。时间一长,澹台灭明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冷落,决定离开孔子,独自外出修身实践,积累学问。
澹台灭明辞别孔子以后,一路往南游学到了长江一带。几年中,他文武兼修,勤奋磨炼,对儒家经典已融会贯通,成了一个学识渊博,武功了得的人。
于是,他开始课徒授经,人们敬佩他的学问和修养,纷纷前来就教,门下弟子达三百人之多。各国诸侯也都知道澹台子羽的大名,对他非常尊重。
孔子听说这位当初并不看重的弟子在南方做出了一番事业,不由叹息道:“我以貌取人,对子羽的评价看来是错了。”
又过了好几年,澹台子羽得到了一块价值千金的玉璧。一次,他带着玉璧坐船过河,忍不住取出璧来把玩。河伯(河中之神)知道了,想夺取玉璧占为己有,便派出两条蛟龙,要把渡船掀翻。
澹台子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渡船已经剧烈晃动,上下颠簸起来。紧急之中,不容多想,只有杀死蛟龙,自己才能活命。于是他左手握紧玉璧,右手执剑与蛟龙搏杀。
一场恶斗,直杀得昏天黑地,澹台此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挥舞利剑,分外骁勇,终于把两条蛟龙都杀死了。
风平浪静之后,船渡过了大河,澹台子羽走上彼岸。只觉得浑身筋疲力尽,举步艰难。
他只好暂时坐在岸边休息。这时,一位老者飘然而至,对他说道:“河伯兴浪,只为玉璧。惹祸之物,你留它何用?”
澹台子羽这才大彻大悟,心想:
“玉璧虽然价值千金,但险些累我送命。河伯既然想要它,就给他好了。”
于是,就将玉璧投入河中。可是河伯认为能以一人之力连杀两条蛟龙,必有神助,因此不敢再要玉璧,便用水波把玉璧送回澹台子羽的脚边,子羽又投了几次,河伯几次送回。
澹台子羽索性毁了玉璧,然后离开河岸,回家去了。
后来,“澹台斩蛟”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不畏强暴,勇敢无畏。(黄曙云)
晋·张华《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