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鞭先著的典故
- 2016-11-03 13:34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刘琨和祖逖都是西晋时的著名将领。年轻时,他俩志趣相投,情同手足,经常在一起探讨兵法,练习武艺,准备用自己的才干为国家效力。
不久,两人一起被征聘为司州主簿。他俩朝夕相处,友情更笃,晚上共被而眠,清晨闻鸡起舞,练剑一直练到东方发白为止。
过了些时候,西晋王朝爆发了“八王之乱”,掌握重兵的诸侯王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内战,北方的匈奴族领袖刘渊乘虚大举南侵,广大的中原地区陷于一片混乱,出现了“白骨蔽原野,千里无人烟”的悲惨景象。刘琨和祖逖看到国家出现这样艰危的局面,感到无比痛心。他们互相勉励,要尽快投入到杀敌报国的斗争中去。
公元306年,刘琨朝廷任命为并州剌史,加振威将军。他沿途招募了一千多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北上转战到晋阳,扩充兵员,安抚百姓,加固晋阳城墙,终于站住了脚跟。但并州毕竟远离京城洛阳,得不到朝廷在人力、物力上的接济,而匈奴大将刘聪和石勒往常率重兵前来袭击。刘琨寡不敌众,只能坚守不出以保存实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向外发展。
而祖逖自从与刘琨分手以后,曾随军转战各地,后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公元311年,匈奴军队突然长驱南下,攻占西晋京城洛阳,晋怀帝被俘。祖逖在家乡率领亲属退避到江南,被琅琊王、左丞相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
祖逖不忍看到北方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向司马睿请求渡江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给了他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让他自己去招募军队,筹集武器。
祖逖受命后,立即率自己一百多部属渡江北上,并迅速招募到两千多人,壮大了队伍,收复了不少失地。
祖逖誓师北伐的消息传到晋阳,刘琨听了非常激动。他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我每夜枕戈待旦,立志消灭入侵之敌,收复失地,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从晋朝的历史来看,刘琨和祖逖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后来,“祖鞭先著”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占先一着,首先建功立业。(稽雄)
《晋书·刘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