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传书的典故
- 2016-10-29 15:23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汉文帝时,天下初定,偃武修文,重视学问的风气渐渐形成,有学问的人也吃香起来。
有一次,文帝想找到一个精通《尚书》的人,各地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原因是因为当时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只隔了几十年,读书人的元气还没有恢复,连书都很少见,更不要说能精通的人了。
汉文帝苦苦寻找了很久,好不容易听说济南有个老书生叫伏生,很有学问,在秦朝时他就是博士,他可能懂《尚书》,便急忙派人征召。
派去征召的使者来到济南一看,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行动不便,肯定无法应召。使者回京把情况说了。
汉文帝就派太常掌故晁错去拜伏生为师,跟他学习《尚书》。
那么,伏生为什么会精通《尚书》的呢?
原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尚书》全部藏进墙壁里。楚汉相争时,兵荒马乱,伏生也流亡在外。等到天下太平,伏生回来发掘,发现丢了几十篇,只剩下二十九篇了。
伏生对这幸存的《尚书》爱如珍宝。为了不让这些书中的经义从此埋没,他在齐地课徒授书,教出一批精通尚书的人。
晁错奉旨登门求教,但伏生年老,口齿不清,便让自己的女儿转述。由于伏生和他女儿说的都是齐地方言,晁错听不懂的地方甚多,他学成回京时,仅仅能够读懂,大致理解而已。
在伏生的学生中,以张生和欧阳生两人学得最好。张生被拜为博士,欧阳生的学生儿宽后来因精通《尚书》而官至御史大夫。
后来,“伏生传书”这一典故,用来指传授学业。(徐畅)
《史记·伏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