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的典故

  汉高祖刘邦晚年的时候,先后遇到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发动叛乱,但都被他果断地镇压下去。公元前196年初冬,他在平定淮南王英布武装叛乱的回军途中,路过家乡沛县(今属江苏省)。

  沛县的官吏听说当今皇上要来,赶紧设下行宫,准备好各种供应。待高祖到来,全体出城跪接。刘邦当年任亭长的时候,时常判断里人诉讼;遇到大事,就详报县中,所以与一班官吏互相往来,比较熟悉。现在见到他们,也就另眼相看,在马上答礼,命他们起身,引他入城。

  城里的老百姓也扶老携幼前来欢迎。他们又是提着彩灯,又是散着香花。高祖看了非常高兴。一进行宫,马上传父老子弟进见,并且嘱咐他们不必多礼,还赐他们两旁坐下。

  过了一会,沛县的官吏们让人摆开宴席。高祖上座后,吩咐父老子弟入席一起饮酒。同时还选了一百二十个儿童,让他们唱歌助兴。儿童们满口乡音地歌唱了一番。高祖酒喝得很畅快,歌也听得很欢,命人取过筑(一种用竹打击的乐器)来,亲自打击。他一面击打,一面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名叫《大风歌》,全诗表达了刘邦在离乡十多年来转战由北,打败项羽,重新统一中国,粉碎叛乱,巩固汉王朝政权之后,与故乡父老兄弟欢聚的兴奋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求贤才,治理宇内,保卫边疆的宽广胸怀和殷切愿望。全诗虽然只有三句,但情调高昂,气势磅礴,语言简朴,富有感染力。

  刘邦唱完《大风歌》,命儿童学习,同声唱和。经过几次练习,他们就唱得抑扬顿挫,婉转可听,引得高祖喜笑颜开,走下座位跳起舞来。

  刘邦走后,沛县父老在行宫前筑了一座台,称为“歌风台”。

  后来,“大风歌”这一典故,用来比喻慷慨激昂的悲歌和治国安邦的豪情壮怀。(肖雷)

  《史记·高祖本纪》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