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椽的典故

  阮修是东晋时的名士,对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较深的研究。他曾经把《庄子·逍遥游》的内容加以发挥,写了一篇《大鹏赞》,把自己比作在九天翱翔的大鹏,从中寄托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当时,东晋的读书人中盛行清谈的风气,阮修也常常和一些隐居山林的朋友讨论《周易》、《论语》、《老子》、《庄子》等各种问题。阮修知识渊博,谈吐不凡,往往很快就能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因此赢得了“清谈家”的美名。

  有一次,阮修同一位朋友进行“人变鬼”的辩论。他的朋友认为人死后,灵魂就变成了鬼,所以才有鬼魂的出现。阮修反驳说:

  “现在一些自称见过鬼的人,都说鬼身上穿的是鬼生前穿的衣服。如果说人死后变成了鬼,那么难道衣服也有鬼的吗?”

  他的朋友听了,无言以对。

  当时,太尉王衍也是一位很有名的清谈家,他对《周易》作了较为深透的研究,但仍有很多的地方没弄清楚。一次,他问自己的侄子王敦说:

  “不知道有没有人比我更精通玄学?”

  “有呀!阮修对玄学很有研究,你不妨找他谈谈。”王敦回答说。

  不久,王衍在一次名士聚会上遇到了阮修,问他说:

  “老庄的道家学说和孔子的儒家学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将无同。”阮修随口回答说。

  “将无同”就是大概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王衍听了,非常满意,当即聘请阮修做自己的椽吏(幕僚)。

  这件事传开以后,人们就把阮修称为“三语椽”。

  后来,“三语椽”这一典故,用来赞美学识渊博、应对得体的幕府官员。(虞君耐)

  《世说新语·文学》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