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后裔

  宋太祖后裔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代帝王,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生于927年,卒于976年,年仅五十岁就暴死军中了,宋太祖的死历史上很多猜测,张匡胤晚上与弟弟赵光义喝酒并且同宿在一起,但是早晨起床的时候就被发现已经暴死,所以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家都在怀疑是赵光义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很可能是赵光义篡权。

  宋太祖儿子赵德昭

  宋太祖死后赵光义当上了皇帝,宋太祖后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皇位无缘。北宋除了赵匡胤之外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而在南宋的皇帝当中除宋高宗赵构、宋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宋太祖张匡胤后裔。张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早亡;次子燕懿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早亡,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早亡,四子赵德芳就是历史上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出现的八贤王。赵德芳的后代中当上皇帝的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赵德昭的后代当上皇帝的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端宗、宋怀宗。

  宋太祖赵匡胤的女儿们有申国公主、成国公主和永国公主都属于早亡,另外还有魏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封贤肃大长帝姬)、鲁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肃大长帝姬)、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惠大长帝姬)。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代英主,但是宋太祖后裔之中没有成就超过赵匡胤的,也许是由于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太高后代才无人能及,也许是宋太祖后裔生不逢时,所以不能造就宋太祖一样的成就。

  李后主与赵匡胤

  李煜和赵匡胤是五代十国时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君主,一主文一习武,也因如此,两人的人生也是完全不同,但是他俩居然有关联的地方,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周娥皇。

  赵匡胤剧照

  周娥皇是南唐一位司徒名叫周宗的爱女,精通歌舞和音乐,她在19岁时入宫成为李后主李煜的妃子,李煜对她也是恩爱有加,十分喜欢。李后主继位以后,她当上了皇后。李煜为她作了很多乐曲。

  李后主和宋太祖在这个纷乱的年代里,一个在文学中造诣颇深,一个在武艺领域技胜一筹,两个国君出身不同——李煜含着金汤匙出生,所以不知道治国的难处,赵匡胤穷苦出身,因此对于建功立业有很大的雄心报复,对人生的态度也不同,奠定了两个人后来的命运也不一样。

  后汉隐帝在位的时候,赵匡胤放火烧了观花楼,然后雄心勃勃,寻找出路。他在滁州碰巧遇到了周娥皇,两人一间生情,周娥皇慧眼识人,让赵匡胤去南唐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且留下绣字的手帕作为定情之物。李煜成为皇子,置办厚重的聘礼前去司徒府提亲,这时赵匡胤也万里迢迢前来迎接自己的心爱之人,李煜的文采让赵匡胤五体投地,自愧不如,因此梦想破灭,之后一路向北,去郭威哪里谋求官职。后来几经朝代更替,自己当上了皇帝。后来赵匡胤下令李煜跟他的妻子前去面圣,暴露了自己与周娥皇的渊源,李煜方才明白,但拒绝面圣激怒了赵匡胤。周娥皇被冷落,她的妹妹前去探望,却被李煜看上,赵匡胤让人潜入李煜宫里,打算带走周娥皇,周娥皇不肯,这是让人告诉赵匡胤以自己是南唐皇后的情分不要发起战争。后来赵匡胤出兵,下令不杀李煜一家,等到城中断粮多日,李煜投降。

  宋太祖登基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说与当时的君主柴荣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随着柴荣征战疆场,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对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与青睐,可以说柴荣在的时候让赵匡胤身居要职,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做了皇帝。

  宋太祖登基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听说契丹与北汉发兵南下要攻打周朝,当时执政的大臣范质等人慌忙派赵匡胤领兵前去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带领大军离开都城开封来到了距离开封二十里的陈桥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开始实行兵变计划。军中开始流传要立赵匡胤为皇帝的传言,正月初三,赵光义与亲信赵普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将领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酒醉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拥立赵匡胤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领兵回到开封,守城军队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于是将城门打开,迎接赵匡胤入内,赵匡胤很快控制了都城开封,范质等人这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上了当,但是形势已经明确,所以众大臣也都同意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翰林学士陶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让帝位给赵匡胤。赵匡胤于是正式登皇帝位,就这样轻易地夺取了政权,将恭帝柴宗训改封为郑王。由于赵匡胤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于是就采用宋为国号,都城定为开封,年号改为“建隆”。赵匡胤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赵匡胤之死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代明君,但是却死得不明不白,正史记载赵匡胤并没有生病,但是在与其弟弟赵光义喝酒之后的第二天就突然暴病身亡了,并且死后不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里面有太多的疑问,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是赵光义杀死了自己的哥哥谋权篡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画像

  《湘山野录》中记载,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里,赵光义与张匡胤一起喝酒,喝完酒已经是深夜,赵光义于是留宿于寝宫,第二天赵匡胤就离奇的死亡了,赵光义在灵前遵照遗诏登上了皇位。

  《烬余录》中记载,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于是在哥哥赵匡胤昏睡的时候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惊醒之后用玉斧去砍赵光义,但是没有砍中,赵光义恼羞成怒,杀死了自己的哥哥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则记载,赵匡胤死去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于是皇后让太监王继恩将皇子赵德芳找来,而太监了解到太祖早就想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于是找来了赵光义,于是皇位就这样传给了赵光义。

  另外赵光义自己说,自己当皇帝是其母亲杜太后的意见,因为杜太后看到了周朝幼子继位的害处,所以让赵匡胤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匡胤也答应了,于是将传位的旨意写下来放在了金匮内,成为“金匮之盟”。

  但是个人认为赵光义杀死自己的哥哥篡位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一个太监不可能私自不遵守皇后的命令,而杜太后死的时候赵匡胤只有34岁,其儿子赵德昭已经14岁,根本不会出现幼子继位的事情,另外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五年才拿出来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为什么当时不拿出来呢?

  赵匡胤怎么死的已经是一个历史谜案,现代人只能是通过种种猜测想象当时的情况,但是一代明君这样死的不明不白让人惋惜。

  宋太祖以诚收吴越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帝,无论是“杯酒释兵权”事件还是“黄袍加身”事件,都无处不彰显着他的老谋深算。也正是他的智慧,让他从无名小卒,一步一步走上皇位,走到九五之尊的高度。他那深谙人心的眼睛,总能直入别人的心底,击中要害。今天要说的“以诚收吴越”的故事也不例外。

  赵匡胤剧照

  与其说他是以诚收服的吴越,倒不如说他是以心机取胜。当时,赵匡胤已经平定了南唐,并决定一鼓作气吞并吴越。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的吴越国王钱俶,意识到国家的安危已经危在旦夕了。于是他便带着自己国家的地图,亲自来拜访赵匡胤,以示臣服之意。

  钱俶虽然名义上是要归顺大宋,但是实际上依然心存侥幸。他想通过贿赂朝中大臣,以保住吴越国,宰相赵晋更是他贿赂的重点对象。但是他活动了几个月,不曾见有什么结果,便想回国。大臣们纷纷上奏求情杀了赵晋或者是作为人质扣留,可是赵匡胤却决定把他放回去。大臣都很不能理解,觉得宋太祖这么做无异于放虎归山,错过这个好机会,将来就很难控制吴越。

  其实赵匡胤不傻,他送钱俶回国自有他自己的用意。原来,当时钱俶快出宋国国界时,赵匡胤送给钱俶一筐大臣写的奏折,都是些反对送钱俶回国的奏折。钱俶不仅感动于他的诚意,更怵于他的威力,半年后就将城池献出。就这样,赵匡胤不用一兵一卒就使吴越归顺于他。这不是心力上的比拼是什么。

  赵匡胤下河东

  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也衍生出很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唱曲戏剧,都以其为原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戏剧曲目《下河东》。而在晋剧、大平调、秦腔等各个地域特有的曲目形式中,秦腔版的《下河东》最为著名。

  赵匡胤剧照

  故事讲的是,称帝后的赵匡胤为了拓展领土,加强统治,而各方征讨。在征伐北汉时,他命欧阳芳为元帅,呼延寿延为先锋。但是,欧阳芳暗地里私通白龙,并反诬呼延寿延,以元帅的名义将其处死。忠将死去,奸臣尚在,外乱内患的大宋营军做着艰难的战斗。此时的赵匡胤,久战不下,连连失败,被困于河东,身心俱疲。十五年后,呼延寿延的儿子呼延赞和女儿呼延秀英都以长大成人,技艺学成。于是,他们决定杀死白龙、欧阳芳,为父报仇。后来,在石龙石信的劝说下,他们归顺了赵匡胤的大宋军队,齐心协力铲除了奸贼欧阳芳,河东就此平定。

  整个故事在时间的维度上拉的很长,十五年之久,两代人的故事。平白直述地用文字写出来,到底不能在人的心里掀起波澜。所以,聪明的先人,选择把故事唱出来,一句一泣,催人泪下。忠心耿耿的将士被诬陷而杀害,让我们叹息连连,悲痛不已。后来,儿女为蒙冤的父亲报仇,甚至暂时放下自己的深仇大恨为国家效力,又让我们为他们的孝心和忠心深感敬畏。多少都给赵匡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