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墓志铭
- 2016-12-23 09:45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欧阳修墓志铭
欧阳修一生写过很多的墓志铭,从这些墓志铭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对人物的评价标准,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墓志铭。
欧阳修的画像
在他的墓志铭中是这么描述张子野的,子野是对张子野的简称,他说:子野这个人,外表看起来高兴,但是他是一个刻苦的人。他待人浑厚且低调,但是他志节高尚、品德端正,遇到事情敢于决断,在外办事的时候喝酒总是心意到了就行。他脱掉帽子的时候,头发都秃了而且两边都是白发,让人感叹他这么年轻就未老先衰。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只要他自己内心高兴就行。他祖上是开封人士,三代都葬在那里,他也算是落叶归根!这是欧阳修为张子野写的墓志铭,通俗易懂,短短几句就把他的性格特征和往日的工作作风描写的很清楚。
通过上述,相信你大概了解他是如何给别人写墓志铭的。曾经为好几个人写过墓志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范仲淹风波,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不敢轻易帮别人写墓志铭。由于范仲淹的特殊地位,而且他非常的敬重范仲淹,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修改改才把这篇墓志铭写好。结果写好递给范的家人过目的时候,他们大怒欧阳修怎么能这样写?他们的意思是一定要写好的一面,且要夸大死者。但是欧阳修实事求是,认为实事求是的记录一个人的生平很重要,这能让活着的人看到真实的死者,同时也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
这便是欧阳修写墓志铭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原则,并不会因为我们之间关系很好就说你好,这是先贤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
欧阳修勤学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自己开创了一代文风,对宋朝整体的文学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他还写了一本《欧阳修全集附录》,其中《欧阳修勤学》就是一段关于欧阳修年少时认真、刻苦学习的故事,这段文言文的大意如下:
欧阳修图片
在欧阳修刚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而由于他们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一定要让他学点知识,于是就用芦苇杆之类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欧阳修小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字、写字的。他母亲还让他背诵了很多古人写的文章,好让他能够学习怎么作诗。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家里因为实在是没有钱让他继续看书了,他就去同村相对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的时候还会趁机把书里的内容抄写下来,好让自己能够随时再看。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可以将这本书背下来了。甚至还会因为沉迷于读书,连饭都会忘了吃,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因为有了这样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时候作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字,就已经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虽然欧阳修小的时候没有钱上学,识字也是通过母亲在地上写字才会的,但是凭借着他的刻苦、努力,和在学习上的勤奋态度,终于成为了宋朝的一代文学家。
欧阳修三上
欧阳修一生,注定和三有不解之缘。他宦海沉浮,三起三落,更有他《归田录》里面记载的关于他写文章的“三上”。何谓“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三上”的出处:《归田录》第二卷。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俶的第二个儿子钱惟演,他出生在帝王家,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他生平没有什么爱好,只喜欢读书。在洛阳的时候,他曾对自己的下属们说:我这辈子唯独喜欢读书,当我坐着的时候,我就读先秦的诸子百家的经书和史书,我躺着的时候,我就读各类杂记,上厕所的时候,我还在读小辞和各种曲子。我大概就没有把书放下的时候。
和欧阳修同一时代的文学家谢绛也说:他曾和宋公垂同在史院的时候,看到他每次上厕所都一定要带上一本书去读。读书的时候,声音那个响亮啊,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见,好学到这种地步的人真是难得啊。这时,欧阳修就对谢绛说:我也是这样啊,我这辈子所写的文章,多半都是在马上、枕上、厕上,恐怕只有在这三个地方,才能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文章了。
作者欧阳修从钱惟演和宋公垂两人的读书故事里,又补充提到自己写文章的“三上”,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读书要勤奋刻苦。不能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哪怕是在走路,睡觉或者上厕所。第二:写文章要平心精心,不可浮躁。欧阳修的三上,都是极其私密,很少会被人打扰的可能。尤其是在上厕所的时候,而人世复杂,难得有安宁的时候,但也要用极少的空闲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构思出绝妙的文章。
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欢喝酒,因此自号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坛巅峰。他为人正直,学生众多,其中不乏王安石这种文坛政坛都非常了得的人。鉴于他在文学上突出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图片
历史上关于欧阳修的故事不少,其中还是关于文学方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出名。有故事说他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欧阳修对文学的态度,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求教,写作上严谨认真,积极向上。
欧阳修散文特点
各个时代的文人雅士在促进当时的文化发展和文学交流方面的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在文学名家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比如最早的《诗经》,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汉朝时曹操曹植父子的诗赋创作,然后就是唐朝的书法和诗作,到了北宋时期,那就是诗词和散文的海洋,而宋代比较著名的文学领袖,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像
欧阳修在诗词和散文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尤其是他的散文,风格新颖,独开一派文风,成为了各家散文创作的榜样人物,那么欧阳修散文特点是什么呢?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首先在内容上,欧阳修的散文议论、叙事、抒情兼备,都是通过写一些所观所感所作而发,都是言之有物,事出有因。其次在形式上,他的散文题材是多样的,内容也很充实,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婉转,声情并茂,实用性很强。最后,在全文的韵律和美感上,他的散文也是韵律极强。在他的抒情兼记事类散文中,无论是描写山川景物,还是记叙事物,都写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层次分明,节奏协调。无论是他的散文、诗词歌赋还是笔记文,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文章的独特风格和现实意义,这些风格贯穿于他所有的文章之中,显示出他在创作方面的才华和成就。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大家,也是留名后世的正义之士、革新之士,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是不可撼动的,也是值得我们一直学习和纪念的。
欧阳修墓
在中国清代起,河南省新郑有八大景观,其中之一就是“欧坟烟雨”,指的就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坟墓。
欧阳修墓碑
欧阳修之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西面的辛店镇欧阳寺村内,该处是欧阳修的陵园和他家族的墓葬群,是历代文人雅士吊唁大文豪的地方。
欧阳修去世于公元1072年,三年后,被皇帝赐葬于此。之后,欧阳修的祖母李氏和夫人薛氏,以及他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孙子,都先后被葬了过来。所以,这里也逐渐成为了欧阳家族的墓葬群。到了清代,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大文豪,又给他修建了祠堂。如今,在2000年9月25日,这里通过国务院审批,成为了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修墓地前,有祠堂的中殿和大殿,那里矗立着一尊欧阳修官服坐姿像,大殿上题额“一代文宗”,是对他一生贡献最好的阐释和概括。在大殿的周围的壁画和东西配殿内,陈列着许多欧阳修生前的事迹,以及历代名人撰写的神道碑,其中更不乏像苏轼、苏辙这样的名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亲笔草书《醉翁亭记》就珍藏在东配殿之内。
欧阳修之墓高五米,周长达到15米,在他坟墓的右侧,是他夫人薛氏的坟墓,另外还有他祖母和祖孙的坟墓。墓地周围有历代名人题写的碑文和神道碑,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的一大奇观。墓地前后,曾经种植着许多参天古柏,每当下雨天,这里雾气缭绕,犹如江南烟雨,蔚为神奇。只可惜,这些古柏在1958年之后,中国的“大跃进”和“文革”运动中遭到了破坏,古柏几乎全部被砍伐殆尽。如今再到欧阳修的陵园,我们只能看到他的祠堂和享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