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拳第七代传人霍元甲的资料
- 2016-12-23 09:36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迷踪拳第七代传人霍元甲的资料
霍元甲是民族武术家,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英雄,在霍元甲的故事大肆搬上大荧幕的时候,霍元甲最真实的经历是什么呢?霍元甲的资料究竟有哪些?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生于清朝同治七年,他的祖籍是河北省东光安乐屯,霍元甲出身于镖师世家。在幼年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名震一时的拳师,但是他的父亲不让他跟着自己学习武术,因为霍元甲的性格是非常凶狠好斗的,所以霍父害怕霍元甲有辱霍家门楣不传授霍家拳与他。霍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过着地地道道农民的生活。在27岁前都过着朴实的生活,在28岁的时候霍元甲在天津卫的码头上当搬运工,渐渐的霍元甲在天津为人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品格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最后让霍元甲出名的就是与洋人打擂台。
在清末的中国,被列强统治者,霍元甲作为一名爱国武术家肩负起了自己的义务。 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被压迫,霍元甲的出头让国人感受到希望,他不愿意碌碌无为,而是选择了站出来跟外国人进行比武,选择用这种方式来为祖国争一口气。那时以霍元甲的名气一时吓走了不少的竞争者,让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终于不是待人宰割的羔羊了。最值得说的还是1910年霍元甲受各界人士的帮助创立了“中国精武体操会”,但是在精武会成立初期霍元甲遭受奸人所害丢掉了性命。
在精武会成立的时候,霍元甲被称为“精武大侠”,而且这时的霍元甲威望都很大,刚刚在上海开创了局面的霍元甲正值壮年,却过早去世令人惋惜。他将拳法的境界提高了很多,不局限于门户性而是更多的将拳法相融合,提出“拳术天下公有”的思想。霍元甲就是这么一位让人怀念的大侠。
霍元甲的后代现状今何在
霍元甲是清末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父亲是一名有名的镖师,但是霍元甲的父亲并没有想把霍家拳交给霍元甲,因为霍元甲的性格是非常争强好斗的,霍父害怕他有辱霍氏门楣。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只有一位妻子,王氏是一名十分朴素的家庭主妇。霍元甲与王氏一共育有两子三女,长子叫霍东章,次子叫霍东阁。有三个女儿长女名叫东清,二女儿叫东琳,三女儿名叫东琴。他的儿女这一辈的人霍东章在家里继承祖业,陪伴母亲。
但是次子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在饱受战乱的年代里,霍东阁因为不能忍受战乱,所以选择在上海精武会暂时任教了一段时间之后前往南洋。在南洋立足了之后霍东阁又将大哥的儿子霍寿嵩一起带去南洋,在南洋开创了精武会。在南洋虽然精武会的开办也非常的顺利,但是在战乱中霍东阁也凭着学武之人救死扶伤的精神,又开设了医馆,帮助一些人。
霍元甲后代在南洋这一脉就留在了南洋,现在在国内霍元甲的后代还在学习武术的玄孙女霍静红。现在霍元甲的玄孙女霍静红在天津商业大学任教,虽然在霍家的后代中只有这个玄孙女在接触武术方面的工作,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霍静红并没有学习霍家拳。霍静红觉得并没有必要拘束与家族继承的这个形式。霍静红一家人都住在天津,每年在春节的时候,他的父亲跟伯父回到小南河祭祖。
现在精武会还是有很多的学员,虽然霍元甲已经长眠地下了,但是精武的精神还是延续至今。
霍元甲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霍元甲是爱国英雄,也是武学大家,虽然霍元甲可以称的上是痴迷武学,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生活。霍元甲也是有妻室的人,他的老婆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旧版《霍元甲》王氏剧照
霍元甲有几个老婆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其实最官方的说法中霍元甲只有一个老婆。那些传说中的另娶她人都是假的事情。霍元甲的老婆姓王,是他的隔壁村庄的王家之女,王氏的相貌可算得上是一流的,而且在当时她的身高也算的上是高挑的。而且王氏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生都过得是勤劳朴素,而且虽然嫁与了霍元甲,也并没有过什么非常富贵的生活,没有奴婢侍奉左右。在村里长大的王氏只知将日子过好,每日做饭时都是自己下厨,和面做饭,粗茶淡饭的日子就是这样过下去了。
在很多的影视剧里王氏的日子过得是很好的,但其实与真实的生活是没有半点关系的。家里家外的生活都靠王氏一人支撑,她缝补喂猪都是一人所为。王氏跟了霍元甲之后的日子虽过得清苦,但是霍元甲还是很努力的去赚钱,只是两人的日子依旧不见好,只依靠几十亩盐碱地度日。霍元甲平时的日子竟然是靠种地来维持的,虽然心气很高靠武艺打败了一群小混混,因此得名的霍元甲日子并不好。
霍元甲和王氏育有两子两女,在小女没有出世时霍元甲就在上海去世了。霍元甲去世时正值壮年仅42岁,可见精武会刚刚成立之初,而家中儿女颇多,这一下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都落在了王氏一个人的身上。可是王氏的性格是非常坚韧不拔的,她作为一名合格的母亲,将孩子们抚育成人,长子霍东章不喜武术,所以留在家中继承家业以及陪伴母亲。而次子霍东阁就将父亲的精武会发扬光大,最后带着侄子霍寿金前往南洋开了医馆,最后留在南洋谋生,儿子离开的这么远也让王氏有很多担忧。
王氏的一生都是非常艰苦的,虽然子女都被抚养成才,但是丈夫过早的离世让她自己承担的太多了。幸运的是这么多重担让王氏锻炼出来了一副强健的体魄,最终享年91岁。
武术家霍元甲有几个儿子
霍元甲是迷踪拳的创始人,他的武术造诣非常的高,霍元甲的故事被翻拍了很多次,而且他的英雄主义也是非常强烈的。霍元甲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有没有将迷踪拳发扬光大,这些事情都是被大众所关注的。他的儿子们有没有将霍元甲后人的义务完成呢?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一共有着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霍东章,二儿子叫霍东阁。霍东章的年纪虽然比霍东阁大6岁,但是他却并没有从小习武,而是善文轻武。霍东章后来就接管了祖业,并在家中照顾母亲。二儿子霍东阁自幼聪颖过人、文武双全,而且他还是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他应该是最像父亲的儿子,他一颗耿直的爱国之心和过人的无数造诣也让他年少有点小名气。在他15岁时父亲遭日本浪人所害,他自幼知晓父亲爱国之心,立志要为父亲完成未完成的遗志。
这时候的霍东阁年轻气盛有身背父亲遗志,所以选择了毅然决然的跟随叔父霍元卿一起去往上海精武会。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霍东阁被调往了广州精武会分会,在广州时霍东阁手中积蓄渐丰,所以想去南洋发展。他的妻女并不适应南方的生活,霍东阁将妻女送回故乡之后,只身前往南洋去开创新的事业,这时他联络了当地的华侨但是收效甚微。
在南洋泗水,霍东阁想建立泗水精武会,正遇上了泗水中华学校演剧,霍东阁上去表演了霍家拳,大家都觉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最后表演结束之后掌声经久不息。在经历了一年之后,霍东阁的泗水精武会终于开展了起来,最后精武会的学员越来越多,霍东阁管理施教不过来了,就将哥哥的大儿子霍寿嵩叫来南洋帮自己忙。但是后来霍东阁改行了成立了医馆,南洋这一脉正式告别了武术,走了医术这条路。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是哪里人
霍元甲是近代爱国著名爱国武术家,他同时也是迷踪拳和精武会的创始人。他的父亲也是一名拳师,那么作为武学世家的传人,霍元甲是在哪里长大的、他是哪里人呢?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的祖籍是河北的东光安乐屯,但是他的居住地在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从小霍元甲的父亲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位拳师,但是霍元甲从小就没有跟随父亲一起学习拳法,因为他的父亲并很怕霍元甲学习武术之后损害了霍家的名声。虽然霍元甲没有跟随父亲学习武术但是他自己的志向是非常远大的,他偷偷在父亲在教导兄弟的时候学习武术,参透父亲所教的拳法。霍元甲就在居住的住所外一直自己练习着拳法,但是之后却被父亲发现,受到了责罚,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还是没有放弃。
父亲知道霍元甲的习武之心之后,还是跟他约法三章,不希望他学习了武术之后在外面跟别人争强斗狠,在征得霍元甲自己的同意后准许他跟兄弟一起学习拳法,方才不辱霍家门楣。霍元甲本就爱武术,对拳法更是痴迷,在练习的过程中霍元甲比一般的兄弟更加的努力,加之霍元甲天资聪慧,领悟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快的超越了兄弟们,武术长进的非常快。这个时候父亲看他如此努力加之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所以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将迷踪拳教给他。
学习了迷踪拳的霍元甲将拳法进行改进发扬光大,更加精进了一些。在霍元甲成立了精武会之后他又招收了徒弟,就是随母亲改嫁到小南河的刘振声,也是因为刘振声到达了霍元甲的所在地所以才有机会成为霍元甲的徒弟,地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怎么死的
霍元甲在武学方面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武术界同仁的帮助下开创了精武会。可是在精武会成立70天时霍元甲就去世了,霍元甲怎么死的这件事一直让人不知所云,虽然霍元甲是原有疾病缠身,但是他的死太过急促,那么霍元甲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的死是被日本人下毒所导致的这种说法是被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运用最广泛的,作为一个著名的爱国武术家,这种死法是最好运用在武侠作品中的,死于日本人的暗算是最让人信服的说法了。民族英雄总是舍身取义,这样来编织剧情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不仅突出了英雄对于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而且还调动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这个下毒死的说法是有着一些考究的,因为在霍元甲与日本人对战时突发疾病去世,这种情况让人难以接受,所以他的好友将霍元甲遗体拉去检验,没想到的是霍元甲并非突发疾病而是被下了毒,这种毒就是慢性烂肺药。
霍元甲在早期身体并不是很好,也是有着很严重的咳嗽,日本人看中了这一点假意跟霍元甲和好,并且让霍元甲接受日本人的医治。霍元甲在接受治疗时就一直被日本人下了慢性烂肺药,这让霍元甲的病愈发的严重起来了,虽然各界人士都支持霍元甲成立精武会,但是接受日本人治疗的霍元甲在精武会成立70天时就不治身亡了。虽然这种说法在书中记载的是最多的,但是谁都不能确定霍元甲究竟死于何时,但是能够肯定的就是霍元甲是有自身病症的,如若他本身没有病就不需要去接受治疗了。
霍元甲怎么死的到了今天还是各方都争相讨论的问题,大家相信哪种说法也就见仁见智了。但是霍元甲多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样的霍元甲无论是受日本人所害还是死于自身的病症都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