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有害健康

  在大清,任何官员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在全国准备严禁鸦片的时候,自然而然拿主张弛禁的许乃济祭旗,以示决心。比他还可怜的是庄亲王奕贲和辅国公溥喜,他们被革去了爵位。这两位皇亲国戚在全国讨论禁烟的时候,偷偷跑到庙里吸毒,被道光皇帝抓了个典型。接下来,道光皇帝在整个北京城的皇亲国戚中,首先开始了禁毒运动,一大批官员和亲贵被贬官免爵。

  集体讨论的结果诞生了三十九条《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这篇条例总共有九十四页内容,非常的严厉和复杂。主要内容如下:

  所有吸毒人员,在一年半之内必须戒烟,不能禁烟者将被判刑,绞监候(死缓)。鸦片烟贩,就地正法,斩立决。所有开设烟馆,提供吸烟场所,以及包庇贩毒的官员,就地正法,绞立决。为国内走私提供货源的洋人,就地正法,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立决。

  这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除了吸毒人员是死缓以外,其他凡是参与鸦片销售的相关人员,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全杀,就地正法,一个活口不留。

  很讽刺,被后世评为弛禁派代表,主张丧权辱国的大汉奸穆彰阿,却制订了如此严格的禁烟法律,并且有专门针对洋人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部全球禁毒条例。

  这里要着重讲一下,清朝对洋人实行的其实一直是治外法权,洋人行动受约束,但不受审判。因为来中国做生意的洋人很多,经常与百姓发生纠纷,但是各国法律不同,法律的精神和文化也大不相同,这些洋人不懂天朝法令,而大清的官员也有点有理讲不清。最后除了严格控制这些人的行动自由之外,就不再用大清的法律去约束他们了,跟他们讲大清律也没用,他们听不懂。

  这样的结果是由一些著名的案例导致的,具体案例后面会讲到。西洋各国没有治外法权,那是因为他们的立法精神是相同的,而中国的立法精神跟西洋相比则是完全相反,南辕北辙,不存在可比较性。

  后来《南京条约》签订后,举国愤怒,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都觉得这个治外法权是最丧权辱国的,为什么洋人犯法就不能审判呢?实际上,这项规定早在《南京条约》签订前一百多年,就已经开始执行了,只是从来没有明文发布过。

  但是为了禁毒,大清的法律明确规定了,洋人贩卖鸦片也要斩首。这里牵涉到一个重点,在洋人本国,贩卖鸦片是合法的。而且这些洋人也没有在中国境内贩卖鸦片(当时国际上没有国家海域的说法,凡在海上都算公海),那么应不应该执行斩首呢?从法理上看,当时也没有这么复杂,道光皇帝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当然能处死所有的人,包括洋人。哪怕是在境外贩卖,也照样可以斩首。

  法律有了,接下来就需要执行法律的人,这个人道光皇帝已经想好了。

  当时全国的督抚大员当中,最能干的一共有四个人,直隶总督琦善、两江总督陶澍、湖广总督林则徐和云贵总督伊里布,两个旗人两个汉人(琦善是蒙古八旗)。陶澍身体有病,而且两江事务繁重,就不劳烦他了。满人操守不好,贪污受贿严重,那么全国实际只有一个人选,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跟其他三个人相比,林则徐的特长是公正,他洁身自好,公正廉明,在惩治腐败方面不遗余力,而且他是少数主张严惩吸毒者的大臣之一。另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急。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说,你日后定能成大事,但我就怕你的急躁害了你。这一次,道光皇帝用的就是他的急躁。若没有一位雷厉风行的官员主持禁烟,那么这次运动就跟以往数次一样,流于形式。

  选择林则徐还因为他是最重视禁烟的官员,他对道光皇帝说了那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犹泄泄,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很可惜,这句名言是针对当时出现的“银票”而说的。林则徐的原话是说,现在市面上银票流行,有些商家没有资本,开了银票就携银潜逃了,老百姓深受其害。为什么银票这么没信誉呢?是因为生意不好,生意不好是因为鸦片生意太好,如果再不治理鸦片,几年过后别说银票没信誉,连国家的兵源粮饷都成问题了。

  但这句话还是重重敲打了道光皇帝,如果再不治理鸦片,军队将再也没有战斗力。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清楚道光皇帝的思路,他没有选择一些有外交经验的官员,而是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惩治腐败的官员。在他的内心里,这次禁烟的重点是对内,而不是对外。就像黄爵滋所说的,没有吸烟的人,就没有鸦片市场,没有鸦片市场,就不会再有贩烟的人,所以严禁鸦片首要不在于杜绝海口,而在于惩治乱民。

  林则徐进京了,八天之内道光皇帝召见了八次。赐紫禁城骑马,考虑到林则徐不太会骑马,又改成了让他坐轿,考虑到林则徐跪在地上不舒服,每次召见都给林则徐铺上毡垫。十九次秘密会谈,圣恩深重。

  但是没想到,十九次召见,林则徐只表达了一个想法,我不想去。

  林则徐为什么不想去?他可是最为百姓称道的“林青天”。他嫉恶如仇,对腐败官员严惩不贷。道光皇帝看重的就是他的这种品质,派他去广州,就是为了打破广州海关的利益集团。道光皇帝认为,鸦片无法禁绝原因就是广州稽私不力,原因就是贪污腐败。

  按照儒家传统美德,青天大老爷肯定会在腐败最严重的地方,以林则徐湖广总督兼左都御史,从一品大员的官衔来看,全天下除了道光皇帝,还有谁是他不敢惩治的?

  偏偏广东海关的这个贪污犯,他真的不敢惩治,这个贪污犯就是道光皇帝本人。

  皇帝的消费是非常高的,经管皇室消费的是内务府,内务府的收入来源有很多,比如黑龙江的金矿、东北的鹿茸人参、江南最好的丝绸(江宁织造)、景德镇的瓷器(官窑)、皇庄的收入,其中还有广州海关。

  广州海关的正税要解交到内务府,而规费,也叫陋规,就直接由皇家收取了,甚至连内务府都不能沾手。特殊情况下,比如天灾人祸、公主出嫁、太后过寿、皇子娶妻,皇帝也会直接去找广州十三行勒索,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到了洋人头上。所以广州海关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天子南库。

  广州十三行曾经因为皇帝的勒索,成立了一个公所基金,每名行商都要把利润的百分之十放到基金里,以供皇帝勒索。其中账目显示1807年基金向皇帝上贡 5万5千两,为军费捐了6万多两,为治理黄河捐了将近13万两,向户部上交5千多两,为京城的官员们行贿用了20万两。

  从1807年到1813年这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公所基金总共支出了将近500万两银子,这当中,还不包括直接向商人们勒索的银子。比如行商潘喜官,他一次就捐了10万两,其他人自然也少不了。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是林则徐被流放的时候说的,但至少也表达了他当时的想法,他不想去,为了国家,他却不能不去,道光皇帝的恩宠也逼得他不能不去。据说道光皇帝曾经流着泪对林则徐说,如果不能禁绝鸦片,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最后道光皇帝要求林则徐,鸦片必须要禁止,但是战争却绝不能挑起。不得不佩服道光皇帝的心思细密,整个朝廷无数大臣,多次会议,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把洋人当回事,只有道光皇帝想到了战争。

  林则徐上路了,他要去广东禁烟。他的好朋友龚自珍生活潦倒,想跟着去广东谋个差事,林则徐婉言拒绝了,他觉得广东情况复杂,民夷混杂,官府军队洋人行商盘根错节,这一次差事不好办啊。他猜对了结局,却没有猜对原因,他没有被盘根错节的局势整倒,也没有栽在反腐的最前线,而是倒在了洋鬼子的船坚炮利之下。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