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美人如玉剑如虹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小字黄奴,虽为一国之君,但对治国理政提不起一点兴趣,唯独对声色情有独钟。他有一孔姓贵妃,长得国色天香,用陈叔宝的话说:“古称王昭君、西施长得美丽,依我看,爱妃你比她们美。”陈叔宝的眼光自然是不低,但孔贵妃若与张贵妃比起来,恐怕还要稍逊一筹。

  张贵妃名丽华,生于穷苦人家,父兄都以织席为生,她天生丽质,在宫中作侍女时被陈后主一眼看中。张丽华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她曾于楼阁上梳妆,倚立于栏槛前,长发如水,衣带轻摇,远远望去,飘飘然有如神仙,令人可望不可及。

  陈叔宝对张丽华格外宠爱,张丽华的地位自然也非同寻常。陈叔宝曾被叛乱的始兴王陈叔陵砍伤脖颈,在承香殿中养伤,大约心情不好,下令所有妃嫔一律不准进殿,就连皇后也不允许靠近,却独留下张丽华在身边服侍。公元584年,陈叔宝命人在光昭殿前面兴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窗牖栏槛皆以沉檀木做成,又以金玉装饰,珠翠点缀。阁外垂着珍珠帘,阁内设有宝床宝帐。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如此奢华,可谓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楼阁建好后,陈叔宝自己居住在临春阁,张丽华居住在结绮阁,可见张丽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张丽华所以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依凭的可不仅仅是容貌漂亮。她非常聪明,虽然从小没怎么上过学,但什么事都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而且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记忆力超强。她还善于察言观色,迎合皇帝的嗜好。陈叔宝是香粉堆里长大的,唯好美色,张丽华从不像别的女人那样嫉妒得寻死觅活,而是时常引荐一些长相俊美的宫女,这样不仅陈叔宝龙颜大悦,而且后宫之人也都感激她的恩惠,争着在皇帝面前称颂她的美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张丽华把人际关系打点得相当好。

  陈叔宝终日有美人相伴虽然很开心,但是也有烦恼的事,那就是他是皇帝,他还得处理政务—这么大的国家,百姓还都指望着他过上小康生活呢。陈叔宝在发现了张丽华的才华后,发明了一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工作方式。他斜倚着坐榻上的一个软囊,让张丽华坐在他的腿上,中央机关各个部委呈送的奏章他一件也没心思看,只是命宦官蔡临儿(一说蔡脱儿)、李善度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然后逐个汇报给他听,他则手揽张丽华柔软的腰肢,于谈笑之间,与美人共同商讨军国大事倒是颇能发挥过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只要蔡临儿、李善度说过的事,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很多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事,经她大脑的过滤、沉淀之后,就变得有条有理,她不仅说得头头是道,没有遗漏之处,而且还时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大臣们不得不佩服张丽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超人禀赋。渐渐地,蔡临儿和李善度也摸索出了少挨骂的门道:凡事先向张丽华汇报,然后由她禀告陈叔宝。由此,陈叔宝工作起来既舒心又省心,不由得越发宠爱张丽华。

  政事参与多了,张丽华也深深体会到了权力的奥妙,那种呼风唤雨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很快,她便开始由着性子胡来,怎么高兴怎么办,不高兴,谁遇上谁倒霉。后宫妃嫔的亲戚们违了纪,甚至犯了罪,只要向她求情,也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文武官员凡是不言听计从的,她都睚眦必报,找各种因由向陈叔宝进谗言,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绝不手软。在她的干预下,奖赏处罚变化不定,法律制度形同虚设,朝政极为混乱。大臣们迫于威势,无不做墙头草,随风倒,唯贵妃的石榴裙是瞻。一时间在江东的小朝廷,人们“不知有陈叔宝,只知有张丽华”。

  不过好景不长,公元588年,隋文帝看到灭陈的时机成熟,命晋王杨广率大军分进合击,直指陈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早就乱了套的陈朝君臣这时才发现,长江的天堑在离乱的人心下,不过是一道浅浅的小河沟,陈叔宝连同他心爱的贵妃张丽华转眼间便成了阶下囚。

  据说晋王杨广也早听说过张丽华的美貌,曾秘密对手下人高颎说:“进入建康后,不要伤害张丽华的性命。”可是,当高颎见到貌美的张丽华后,他便无限感慨:“当年姜太公伐灭纣王,曾经蒙住眼睛不看妲己,下令将其处斩。这样的妖妃,留下来的确是祸患啊!”于是,命人将张丽华斩于青溪。

  如果将陈朝的灭亡都归罪于张丽华,那显然有失公允,但谁又能说,在陈朝迅速灭亡的过程中,张丽华没有一份“功劳”呢?

  一个人天生丽质,头脑聪颖,本不是坏事,如果用之得当,可成为其建功立业的资本,但如果剑走偏锋,用错了地方,危害往往也是加倍的。龚自珍有诗云“美人如玉剑如虹”,美人如玉般的天资,本身就具有剑气如虹的杀伤力,越是这样,越需要分外谨慎地运用,否则,就会伤人又伤己。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