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

  • 2021-02-10 09:3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1):

  读《南渡北归》有感

  《南渡北归》是一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我已经读过有几个月了,这三本书很长,足有170万字,能让我一气读完,足见它的魅力。看的过程中和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资料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电影院宽银幕的前面,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的炮火炸毁了家园,大师们在敌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争斗、坚忍、奋进…。

  一向想写一篇读后感,几次都是开了个头没有写下去,也许是闷在肚子里的情绪太多,也许是好多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这样一向耽搁了下来。过去几个月了,遗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此刻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约束的记载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

  第一当是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名门之后,参加过“五四户外”,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向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动乱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个性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迁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当是有感而发。抗战期间,他力主史语所南迁四川李庄镇,保住了史语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弹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这些都足见一名文人领袖的社会良知和正义秉性。他,对友真诚,想方设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济当时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级争取资金为陈寅恪治疗眼病,而自己就在辗转台湾,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山东有这一豪杰,当是山东人之骄傲,傅斯年者,当是山东人之最优秀的代表。

  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杯具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国使命,有文人志气,有隐士情怀,好在盛名之下,几次危机都得以险过。

  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时就热衷政治,南昌起义失败后,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能够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超多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

  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齐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他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他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个性是金岳霖为其痴守一生,那时在李庄镇逃避飞机轰炸时,随身箱子里装的都是金、林之间的书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时喜爱上了另一个男生,梁辗转一宿,决定让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没有答应。但是,他们一向生活在一齐,之后梁、林故去,其子梁从诫为金养老送终。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感情和亲情,但是他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好多,比如胡适、王国维、沈性仁、闻一多、刘文典、熊大缜,等等。这还要感谢作者岳南,把那段历史作了恰当的还原,把一个个人物描述的那么接近于他们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动的故事。

  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镛的镛字拆开做笔名,而穆旦则把姓拆开,把“木”字改为“穆”字,取名穆旦。穆旦年轻时参加过杜聿明的远征军,经历过野人山撤退,之后从教,文化大革命被整。这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十分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就应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但当时的穆旦就是怀着决绝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几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诗《冥想》中这样写到:“而如今突然应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发奋但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一幕、这句话一向索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耐与奋争。

  还有些故事,比如胡适临危受命赴美担任大使,几经纵横捭阖,有力地促成了美国的参战,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贷款,后却被宋子文排挤,到处游荡讲学时的凄凉与坚持;刘文典见夫妻打架,被丈夫质问“你管不着”时,一句“蒙自这地方还有我管不着的事”,狠抽对方几个响亮耳光,把对方吓傻的文人骨气与幽默,等等。这些事情之因此让自己感动,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真性情,对方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由感而发、尽情表达,没有掩饰、没有造作,可拍按而起,能够身赴命,这是做人的大气。二是为国为民,他们为国家命运而争,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与不公时,我们自然就会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戏、戴高帽,虚张声势,是纯政客,是投机者,他们的所作作为是无论如何也感动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时事造英雄。蒲家庄聊斋园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说的是蒲松龄屡试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斋志异》的故事。同样道理,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挖掘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取,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刚才说的是天时,下方说的是地利和人和。纵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并且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联,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但是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必须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构成的。正如昨日和儿子看《迪咖奥特曼》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发奋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人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复、慢慢成长”。

  三是日美之间的差别。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1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支付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分期赴款,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效仿。中国一代大师好多就是用这笔钱完成出国深造的,那时一艘邮轮上不知站着多少将来的大师。当时,日本也迫于无耐签属归还条约,但包藏祸心,实际1925年至1937年中国仍支付日本赔款4573亿日元,日本当然用这笔钱来发展军事,之后侵略中国。在那里,我要声明,我不是说要感谢美国,本来就是侵略所得,当然它们也有方法思考。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带头,放下庚子赔款支持中国教育,中国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师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文化大革命真不是东西。书看到后面,我内心充满了愤慨与失落,一个个大师的故事,刚刚唤起我内心的良知和奋进的激情,在那里却又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整疯整死,甚至求死不能。当初,有多少人是放下赴台邀请,愿意留下来建设新中国的,可我们没有证明他们正确的选取,而是让走了的人在唏嘘自己的庆幸。据书载,文革期间仅北大自杀的称得上权威的教授就有24名,多的时候每周都有自杀者,想想今日清澈的未名湖里有多少屈死的冤魂。戴高帽、阴阳头、喷气式、斗鬼台…,我算见识了。战争摧残的是人的肉体,文革摧残的是人的灵魂。小时候觉得文革离自己很远,觉得可笑,人怎样会那么无知。此刻看来,这事离我们不远,它的背后是多数人的愚昧与盲从,是少数人的贪婪与虚伪。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自由,在这个时代,有闻一多的舍生取义,有鲁迅的正义直言,有朱自清的极度矛盾中隐忍的忧伤,还有胡适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态度……这一切都是不一样侧面的自由。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熊大缜!他太伟大啦!(这一段是老婆看后加上的,嘿嘿)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军正面抗日的事迹正逐步搬上荧屏,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们重新认识,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可还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礼貌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好多还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我坚信,随着时刻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这天、启迪未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2):

  一、资料概述

  《南渡北归》讲述了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的历史,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史实故事。西南联大的学者,在隆隆炮火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依然培养出大批成就斐然的人才,那个时期国家多舛但学术益盛。

  二、令人动容的故事

  赵忠尧——守住中国科学发展的珍宝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在流亡前突然来到梁家,对梁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

  赵忠尧与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从已经沦陷的清华园中带出了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期望——50毫克的镭,将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中。他只身捧着咸菜坛子,所有行李掉了,他也不顾,心中只有咸菜坛子,他必须要把它保住,经历了一路风霜南下来到长沙,双手被鲜血浸染,只为心中的一个信念,一个中国发展的梦想支持着他,激励着他。他能来到长沙,只因他心中的学者精神。

  蔡元培——让北大重新焕发生机

  1916年,蔡元培受教育部电召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胸有成竹的蔡元培从那把稳坐的校长椅子上起身时,北京大学储存日久且透着腐气的一潭死水,已被投下了坚硬如铁的“知识革命之石”。在北大那长满苔鲜的校园和潜伏着蓬勃生机的宽阔讲台上,怀揣新思想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校长与他的同事及学生们一道,共同负载起抗争与奋斗,梦想与追求的新使命。在周围尚处于蒙昧与混沌状态的历史时刻,蔡元培审时度势,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十六字箴言。

  政治腐烂,学府也逐渐腐烂。如果不是蔡元培重新定下治学方针,北京大学也不会焕发生机,之后也不会出现傅斯年这样的人物,中央研究院也不会成立。想把一棵已有几十年根基的大树砍断,短时刻内就能做到,但是要让一棵枯萎,腐朽的树重新活过来,却是难上加难,而蔡元培做到了,在他的带领下故宫脚下那个日渐沉沦腐败的原京师大学堂,渐成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一代又一代人类的梦想。

  梅贻琦——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到清华任职,发表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演讲。同时强调了大学教育“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对于“九一八”以来的危局,梅贻琦个性提醒师生中国此刻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此刻要时刻谨记国家的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以后,自能到达救国的目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

  正因梅贻琦,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用一生的时刻成功的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让学生开始有了较为坚强的政治理想和信仰。

  李济——揭开神秘的东方古代礼貌之门

  1923年,李济告别哈佛校园回到祖国,1923年秋赴河南新郑做了第一次试探性小规模考古发掘,但这次“失败”的考古使年轻的李济从具体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可贵的田野工作经验,自此,李济迈出了由人类学家向考古学家转变的第一步。正因了李济在新郑发掘的第一步,具有科学性质的考古学大幕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轰然开启,神秘的东方古代礼貌之门再度洞开。鉴于李济在学术界日渐兴隆的名声,以及他在中国近现代考古学史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的机缘,美国华盛顿毕士博代表团驻北京团部写信至天津南开大学,邀请李济加入他们的工作队,共同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他在给毕士博的回信中首先提出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但却关乎国家与民族大义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工作,务必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在中国掘出的古物,务必留在中国。李济带领史语所考古组成员在发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甲骨文的神秘面纱,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为中国历史向古代延伸带给了可供参考的证据;而对于东北三省的考古发现,确定的中国的主权所有,揭穿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的阴谋,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带给了珍重的资料。

  陈寅恪——三百年来一大师

  1937年陈寅恪作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的合聘教授,在讲授多门功课的同时仍然兼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历史组主任、研究员。当清华园大乱的时候,陈寅恪对家人说,其他东西都能够牺牲,唯有多年购置的常用书籍和书稿不能丢,让侄子尽快想法雇车赴清华园把这些东西抢出来。陈寅恪从小嗜书如命,无书不观,夜以继日,读书时用细小的油灯藏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久而久之,构成了高度近视,视网膜玻璃!后手术失败,一代史学大师双目失明。

  流亡途中,陈寅恪的文稿、拓本、照片、古代东方书籍以及多年批注的多册书籍,连同部分文献资料这些他几十年心血凝聚并视之生命的珍重财富被盗贼以为是贵重物品,在运输途中全部遭窃。流亡西南的陈寅恪悲愤交加,顿足捶胸!陈寅恪所丢之物并不是传统好处上的所谓的“珍籍密本”而是他以前花费无数心血用蝇头小楷,在书眉详细记录相关资料以及自己心得的批注本。这些眉批本是他研究工作的“半成品”四心血与思想的结晶,在此基础上加工润色,便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的师生打点行装,昂首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68天的长途跋涉,旅行团师生团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一路上,师生们拜访苗寨,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落后与百姓生活的艰辛,尤其对当地种植鸦片的背景和这种毒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辅导员教师们借此时机进行实际教学。在整个旅途跋涉中,旅行团师生们写下了一本又一本日记、观察心得和画作。

  三、读大师故事,思语文教学

  1、语文教学要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

  西迁途中临时大学的师生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在此过程中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了国家,了解了民众生活。他们将这一切写成日记、观察心得或者变成画作。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写作,本就源于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笔尖记录下自己所观、所思、所感。因此校园、社会、自然都就应成为学生的课堂,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不断在学和用中提高语文潜质和素质。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中,透过组织春游、登山等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增强毅力,获得灵感。或是让学生走进资料室、阅览室、图书馆,多选取一些与学生的思想、生活联系密切、或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成果和社会名篇的时文作为辅助阅读材料。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所获得了必须更丰富。

  2、让学生爱上阅读

  陈寅恪作为清华校方特聘的四大导师之一,留洋十几载没有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但是其学问只广博精深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陈寅恪最终会双目失明,正因他从小嗜书如命,无书不观,导致了视力的急速下降。阅读的过程中他经常在书眉详细记录相关资料以及自己心得的批注本。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文凭不代表一切,书本是最好的老师,广泛涉猎,做到博而专,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样,语文教学要跳出书本,我们不能只是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应试教育磨灭的是孩子的创新精神,考高分的孩子也并不意味着其语文学科的素养高。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广泛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四、感悟大师的精神

  这些大师都是哈佛,耶鲁毕业的高材生,但是他们没有试图辗转他乡,以保一己之性命,而是选取回到在日本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与祖国共命运。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大师们用自己的声音,树起了他们独有的学术旗帜。书中的故事有的让人快乐,有的让人心酸,有的让人苦涩,有的让人愤怒,在大师故事中我明白了什么是骨气,什么是专注,什么是精神的富有,心中满溢的是对于那个逝去年代和大师们的深深敬意。

  《南渡北归:南渡》用学术大师身上高尚的品格来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让我们明白,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抵不住诱惑的心灵却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读后感(3):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是一本描绘大师的佳作,虽然在我看来,许多大师的风骨并没有表现得太淋漓尽致,是零散、琐屑的片段构成了一个个大师的剪影。梁启超,只是众多大师中的一位,但对我个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启超的一生,似乎都在与变革、混乱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齐,他在慌乱中逃亡,在变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在与革命派论战的过程中,梁启超创造了一个新词:中华民族。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词。他认为,中国人家庭观念、乡土观念浓厚,但毫无国家意识,只知道服从权威和统治者,不知服从国家和主义。他在那些举国困苦的年代,为了中国文学的未来而担忧,他一面主张引进西学,一面主张中国人要学会创新,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梁启超拿起文学的笔,书写下了他的新思想。岁月的流年带走的是他青涩的无知和淡淡的无奈,陨落的梦想是凋落的栀子花,芳华犹在,悠悠地飘落,跃然于脑海的信念是青春最完美的记忆,在成长中沉淀却不消逝。记录下的缱绻是生命中悠长的河。少年的梦想在风中实现。

  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穆旦说:“但如今,突然应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发奋,但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但是,在那动荡的年代,那些学者们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归”的含义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带着自己的个人理想和抱负,越过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长眠台湾,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归故土,但仓皇张望时,却不知如何适应,最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用心改造,其晚境凄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悲叹。这不仅仅是大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抉择,也是小人物在大时代的缩影:有的人选取了逃离,有的人选取抗争,有的人选取固守不动,有的人选取投靠他人……《南渡北归》用学者们的选取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每个普通人的抉择,知识分子精英的变迁只是那个年代中一个小的倒影,而南渡的远远不止知识分子精英,南渡的还有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财富,那些大人物的远去,不仅仅仅是个人的远去

  ,也是一个时代的远去。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每个人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为此感叹和扼腕,但是,我们何必为了已经远去的大师在独自叹息呢?大师真正的魅力不再于让我们为之感叹,而在于很多年后,当他们远去,却能把那坚定的足迹留给后人。他们在应对国破家亡时毅然投入救亡图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保住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他们拥有强烈的自强精神。而此刻,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每一天在应对着他们辛苦捍卫的中华文化时抱怨,没有了当初的力量与激情,是时代造就了他们,还是时代糟蹋了我们?

  一本书的好,不再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在于它对我们心灵的升华,《南渡北归》让我知道,纵使路途坎坷,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纵使前途渺茫,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持不懈;纵使北归无期,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强不息。

  南渡北归读后感(4):

  《南渡北归》读后感

  最近,最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刻。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正因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正因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重。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南渡北归读后感3篇南渡北归读后感3篇。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用心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以前用心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以前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刻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能够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此刻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以前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状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样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以前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正因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取了放下赴美治疗的机会,选取了“和祖国一齐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盼:《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南渡北归读后感(5):

  南渡北归读后感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发奋,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发奋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就应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就应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