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8 05:0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文:钟齐辉;《红色家书》共收录了85名革命先辈的103封家书。

  上个周末的时间,粗读了一次。这个周日,再次细翻捧读,沉浸其中,思绪仿佛穿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那时的中国,正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政治上,列强侵略进一步加剧,掀起瓜分的狂潮,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列强对华经济的侵略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伴随百日维新、中日甲午战争与世纪之初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统治,而后“五四运动”的暴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的兴起。此时,社会的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都开始觉醒。《家书》中这一群牺牲时平均年龄30岁的男女,紧随时代而生。

  这85名先辈,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悲壮。这103封家书,每一封的字里行间,都透出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情透纸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这首诗,正是这些家书点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虽然生命和爱情都是人生追求的美好境界,但在国难当头的时刻,这些革命者为了民族的自由,可以把生命和爱情都抛弃,这是一种怎样追求自由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强烈的情感,感染和激励当时中国的,这一群人为争取自由和解放不断奋斗,哪怕是牺牲。

  年仅17岁的朱振汉,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龄最大杨杰,牺牲在了准备启程进京共商国是的寓所;11位先辈奉献出生命与青春倒在了建国前夕,未能在天安门前听到雄壮的国歌声。9位平均年龄在28岁的女同志,有儿时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江姐、赵一曼、向警予,更多的我是第一次看到她们的名字。

  我在想,是什么在激励着《家书》中这群男女,无怨无悔地抛头颅、洒热血。

  而答案是明确的!看似诗情画意,却在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壮烈!别了!明晨拍拍的枪声,是我们最后一刹那诀别的标志!听着吧!再见!这是牺牲时年仅22岁的杜永瘦在就义之前写给妻子文妹的诀别信。

  信中所写的庄严承诺,不正是如今的共产党人正在践行的承诺!我们应该以群众利益为自己利益,以群众生命为自己生命,为主义而生,为主义而死,一个铁石的青年人革命家。读后感.“我是为社会上谋幸福的一个人”。我的身体不是我自己的,是公众的,倘使为公众利益而要我身体死的时候——但是精神终不会死——我当不辞的,向前走。牺牲了我个人,得到群众的利益,我的做的。

  这是牺牲时年仅22岁沈志昂,写给妻子的信《我的身体不是我自己,是公众的》。李硕勋,广东省委军委书记。牺牲时年仅28岁,写给妻子的信《死后勿为我过悲》也是《家书》中字语最短的一封。寥寥数语,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在这国难当头之时,无论前方还是后方,都在流血牺牲,我也只是其中一个。李硕勋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妻子不要悲伤。25岁牺牲时的陈振先,是游击队的负责人。

  被捕入狱后写给母亲和弟弟妹妹的信是这么说的:目前虽是黑暗重重,然这正是黎明前的象征,请你们安心地等待着吧:度过了这冷的严冬,春天一定就会来到人间了!

  这这封家书,承载着革命家先辈们的人格和亲情,在字里行间还原了他们的儿女情长。走进他们的精神家园,感悟的是一种奋斗不息的人生。

  这封封家书,是最真实的党史读物。是我们学习革命先辈们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的重要史料。

  这封封家书,是理解“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通读红色家书,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要从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