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 2021-02-08 04:2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初心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时,支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处在亟需保护和改善的阶段。
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而解决问题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怎样改变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各位成员都对此有所思考。
角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篇文章中,两篇谈意识与意义,两篇谈方式与指标,一篇谈崇高精神。在我看来这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三个必要阶段。
——张博翔
要想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必须要对领导干部实施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的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再加上对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在社会上施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弘扬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精神,绿色发展理念,辅以正确的制度政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
——肖化雨
政策:
作为化工系的学生,大一年级属于环境化工新材料大类,所以也有机会学习了环境系开设的一些课程,比如《环境系统思维与大数据》、《水科学与水安全》等。在这些课程上,我了解到环境领域的专家实际上有很多有效的改善污染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方法和设备的使用都会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其中成本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习总书记强调,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个退化的问题,从政策上进行强制性的限制是必要的。
——宋爽
方式与指标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体系。
总书记高度评价“十一五”、“十二五”中将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的提案,正是因为它们对于当下环保成果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想要让官员不盲目追逐GDP,就必须让考核政绩的指标更多元化。想要让人们推崇绿色生活,就必须给人们提供相应的生活方式。这都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对于企业呢?它们在发展和生产过程中受到了什么样具体的指标的制约吗?政府是否给予了绿色生产方式的指导呢?这或许是我们调研过程中可以思考的一个点。
——张博翔
要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体系,以建章建制的方式规定硬性要求,因为要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就必须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有一些硬性的规定。
——肖化雨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前的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开发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政府要加大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大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加大相关部门的监测检查力度,同时落实这些部门的监督责任,使之更好地规范加强地方环境保护力度。
——肖化雨
意识:
大力宣传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推动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宣传教育。
——肖化雨
首先,需要让干部和群众认识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以及我们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方面的工作,很多人认为已是老生常谈,但事实上很多人对我们当前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也不明白生态保护究竟能带来怎样的长期受益,这是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宣传的。
至于环保精神,我想它会是一个具有时代背景的产物。比如在劳动效率至上的年代里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的典型,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涌现出一批创业经商的典型,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是离不开对环保行为的大力宣传和奖励的,也是离不开合理的环保指标的,更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充分认识的大环境,这需要耐心的培养,而不是等待。
——张博翔
在阅读的过程中,几位队员注意到了习总书记提及的“塞罕坝精神”,其中张一同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塞罕坝精神代表着新时代下人民对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壮举,为后世如何重建破碎的生态环境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书中强调,绿色发展不只是我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更是一种持续的、铭记与心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形成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书中说重点在领导班子,其实领导牵头,但是更多的人是我们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老百姓,只有当某一天,绿水青山的方针无需再提上日程,领导班子无需再如间谍一般深入环境污染工厂,每个人都能自觉的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就真的落到实处了,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行动,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一
行动: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龚娅同学用诗意的语言阐述了这一道理,并对祖国未来的生态环境做了美好的展望——
孟子曾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杜绝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解决了资源问题,就解决了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因为环境污染、气候恶化也大部分是由资源过度开采、废物排放超标造成的。
为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进程,我们应该抓紧改变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技术革新;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监督企业达标后排放,加快环境修复,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改变铺张浪费、乱排生活污水的生活的习惯,营造全民绿色生活的氛围。
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是在对全人类的未来负责,建设美丽新中国也是在为世界的绿色进程出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凭借中华民族坚持不懈、踏实肯干的精神,一定可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龚娅作者:山水情实践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