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罗曼蒂克消亡史》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8 02:3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书之《罗曼蒂克消亡史》读后感1500字:

  电影上映的时候,这本书也开始在微信阅读上架,没空去看电影的我只好看看书,也算赶时髦了。

  书里的故事都是短篇,每篇都是以一个人物的际遇为读者拉开30年代的上海滩的一角幕布,读完之后合书一想,整本书其实是一个故事,舞台上所有的人物都按照自己的剧本,共同演绎了一出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剧。

  30年代的上海,是黄老板、杜先生的上海。

  杜先生是黄老板的晚辈,是十里洋场成功的冒险家,出场时,已是青帮的二号人物,在小馄饨和江南细点的早餐中,不动声色地胁迫妨碍罢工和解的“北客”吐露被绑架的劳工代表关押地点,事毕又用一张火车票将他送进荒郊的墓穴。礼数周全,心狠手辣,桌面上的青衫礼帽一尘不染。

  黄老板年事已高,帮务不大直接管理,本该颐养天年,却为新纳的一房太太所累。这位新太太是个不安分的角儿,从小鲜肉到大明星,处处遗香。民国时期的狗仔队也许装备不如现在精良,嗅觉却是同样的灵敏。黄老板小心维护的体面,有些挂不住了,却还舍不得痛下杀手,让杜先生安排他们去北方,谆谆嘱托:多给些铜钿,让她在那边不要受苦。黄老板这样一路踏着血与火走上高位的人,对人性的洞察自是深刻,却依然娶了这样一位太太,某种温情,此时却很适合黄老板。

  

  青帮的大佬们曾是小弟,但更多的小弟永远也当不上大佬。某个苏州乡下的“小赤佬”就是这样站在杜先生门外,等着一句提前约好的暗号,就去砍下女人的手臂,或者杀死自己父亲年纪的老人。上海让人迷醉,让人沉沦,名为成长的营养藏在剧毒的酒里,无数年轻又不够智慧的人,就这样流干了热血。

  白相人身上的江湖气在某些时候反而比庙堂之上的虚与委蛇来的磊落。国运晦暗,山雨欲来,杜先生让谈“合作”的日本人踢了门板,还暗杀了同意合作的其他大佬。但是却失察了自己的妹夫。胡蝶一句无心的话点醒了他,他在美军的战俘集中营用金条换出了妹夫,在妹夫面前杀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外甥。残酷是他,温柔也是他,有仇必报是他,黯然牵挂也是他。美始于参差多态,人性美于复杂矛盾。

  30年代的上海,是旗袍卷发,摩登女郎的上海。

  似乎无论什么时候,生活对于女人都要更难一些。戏台上面南背北的“东皇”,欲在梅边而不得,转身住进了杜先生的金屋。银幕上艳光四射的胡蝶,为救不成器的丈夫而被军统的戴先生垂涎。杜先生吃着狮子头,想着新旗袍的妹妹,惨死在日本人对杜先生的报复中,终身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日本间谍。读后感m.simayi.net杜先生的女管家张妈也不是一般人物,能烧本帮菜,能给大佬们凑麻将搭子,几句笑话就能提携一个新沪漂进入大佬们的视野。就是这样一个厉害角色,也成为了日军入侵前的牺牲。而被黄老板放生的太太,就在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自由的时候,堕入了数年的噩梦。开埠吹来了自由的新风,但距离女人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还需要她们打碎更多无形的桎梏。

  女性的命运由男性主宰,男性的命运被时代的浪潮摆弄,十里洋场五光十色,上演的却都是些老故事。然而能够穿透历史的风尘,仍旧打动人心的,唯有人性而已。书里的故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反转的惊奇,有旖旎的描写,穿插着小笼、西式甜点和精致的早茶,每个字都是上海的气味和品格,读来唇齿留香。

  后来不忙了,电影也下线了,我在家里看了,葛大爷演的杜先生入木三分,只可惜咬字偶尔还带出京味儿,终究是欠了一些地道。作者:顾莹茁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故事

推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