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 2021-02-07 12:31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习近平用典》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传统经典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用典》一书,是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全书共六大部分、135个典故,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以经典名句画龙点睛,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今、底蕴深厚,引领中国发展的能量,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机、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怀。
阅读此书,让我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深刻的哲理、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力量,从用典中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并从用典中寻觅了一条提升领导力核心能力的文化之路。
学习用典,增强政治辨别力。当前,多元思想相互激荡,挑战着主流的价值观念。物质诱惑席卷而来,冲击着党员干部的自律防线。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干部队伍存在种种问题,正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是“总开关”失灵的问题。“信念坚定”被习总书记作为评判干部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用典中,习总书记引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比喻信念之于人,就像青山与岩石之于竹子,有了它,才能向着目标前行,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才能保持清醒认识,才能具备深厚的政治辨别力。
学习用典,提升工作推动力。中华文化讲究修齐治平,落脚于治国安民。用典中,习总书记引用“政者,正也”,“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加深了我们对公司治理能力和方法的理解;“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求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让我们党员干部时刻铭记推动工作进步和公司发展时,我们需要依靠员工,更是为了员工,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以及集团公司提出的依法治企的深远考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告诉我们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学习用典,强化持续创新力。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和基业长青的基础和源泉,失去了创新,企业将很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读后感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用典中,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引用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了在习总书记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我认为,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激励着我们年轻干部要把创新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着我们去从中国古代历史传统文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革命与建设的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去学习、思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提高认识规律、发现真理、寻求方法、解决难题、创造价值以达成目标的能力,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文化智慧的肩膀上使我们的企业实现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学习用典,完善自我提升力。中华文化倡导学习,追求道德崇高。习近平用典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学习传统、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用典中,习总书记引用“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告知我们年轻干部要以继承发扬态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描绘了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壮阔历程,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以百姓之心为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强调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干部来说,习近平用典有助于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我内生动力,为党在经济领域努力工作,推动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阅读和学习《习近平用典》一书,其实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经典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学习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感受经典背后的民族发展与文化传承,感悟用典的精妙意境与文化品格,是引领我提升“四力”的寻根之旅、文化之旅、学习之旅和追梦之旅。作者:沈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