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美联储》读后感2500字

  • 2021-02-07 12:10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读后感2500字:

  选择原因:美元具有世界货币的地位,作为掌管美元发行的美联储故而一直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金融机构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球经济,9月美联储加息,国内市场就预测央行是否会跟进,可见其对我国经济影响重大。市面上很多书将美联储神化,出于学习了解选择此书,目的是了解美联储是如何运作及决策的。

  简介:本书作者王健,美联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著名刊物,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事实客观写了该书,尝试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美联储。《还原真实的美联储》一书对美联储的设立背景、政策目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客观描述,让我们得以了解世界上最重要中央银行之一的美联储是如何运作和做决策的,以及如何在金融市场上产生影响和发挥调控作用。

  主要内容:美联储全称Federal ReserveSystem,美联储在美国履行着中央银行的职责,它掌管着美元的发行、负责制定美元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这个掌管美元发行的美联储就一直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金融机构之一。

  美联储的运作机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基本都是政府机构,但美联储是了一种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的双重结构。一个部分是联邦储备局即我们常说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属于政府机构;另一部分,是分布在全美国十二个不同城市的联邦储备银行,这十二家联储行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组织。

  从建国开始,美国就没有经过中央集权的时代,所以美国非常强调“分权制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直到现在,在行政和法制方面都是各有分工、互相配合、相互制衡的关系。历史上,美国依次成立过两个全国性的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商业银行,不是中央银行。这两个银行都是特殊历史时期临危受命而诞生,因为美国国会担心全国性银行的权力过于集中,所以成立时就规定只有二十年的有效期,并且到期都没能继续。在缺乏监管的金融体系里,金融市场越扩张,爆发的危机就越危险,爆发后带来的衰退就越严重,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到了1913年,美国国会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一个联邦政府+非盈利组织的双重结构体系,一个分权制衡的美联储。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利率指标之一,其利率水平的高低由“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FOMC)决定,美国每年要召开8次“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决定联邦基金利率的升降。该会议参会人员19位,其投票完全具备独立性,不必请示总统和国会。此外,这19人的参会权也经层层筛选,7位执行委员,每两年有一名到期,由总统提名,国会通过后任命。每过四年,总统可以从执行委员中选出两名,提名为美联储的主席和副主席,经过国会批准后上任。12位联储行的主席,将由当地联储行的董事会投票决定,并经过联储局的批准上任。所以,联邦基金利率的升降,是联储局和地方联储行共同讨论决策的结果,在机制上实现了分权制衡。

  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折扣贷款窗口、储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常用工具)。公开市场会议上讨论,并且投票表决出一个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水平,并且通过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来干预这个利率使其达到目标水平。经济过热,把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超过通胀率上升的速度,让实际利率上升,给消费和投资降温;经济不景气,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实际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提振经济。这种通过干预利率来干预经济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是很多发达国家采用的货币政策框架。

  在经济危机爆发、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对联邦基金利率的管理一度是有效的,直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这场危机,美联储除了降联邦基金利率以外,还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的紧急货币政策。

  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为提振经济,美联储连续多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降到0-0.25%的历史低点。但在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倒闭引发连锁反应,一大批金融机构的倒闭浪潮使得次贷危机变得不可控制,危机向世界各国蔓延,读后感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利率已经降至超低区间,传统货币政策无法奏效的情况下,为了能充分应对金融危机和危机带来的衰退,美联储推出了三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第一是紧急贷款项目,给市场提供紧急贷款,保持流动性;第二有针对性地对那些遇到危机的机构提供专项紧急救助,防止金融机构的情况恶化产生系统性的连锁反应;第三种是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长期债券,直接干预长期利率,注入流动性,让金融市场的情绪从恐慌中稳定下来。在2010年以后,美联储又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目的在于刺激投资和消费,引导经济复苏。在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危险之后,又推出了第三轮的量化宽松,并且规定这一轮的刺激,将直到劳动力市场出现让人满意的复苏为止,不设定金额上限和时间上的期限。

  美国的量化宽松这种政策,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很多货币政策制度的共识。危机之前,美联储等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调节利率来稳定通胀和就业,如何控制资产泡沫并不是首要问题;并且,大多数人认为发达国家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非常有效,所谓零利率下限的问题只是理论上存在,不会实际发生。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稳定了经济的病情,刺激了经济的复苏,但是其副作用有多大,成了不少学者,包括美联储内部的官员们,对量化宽松质疑和争议的焦点。

  总结:此书出版的2013年,现在来回顾历史,量化宽松政策执行了6年之后,在2014年10月停止运行。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美联储已加息8次,今年9月FOMC会议,美联储决定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2%-2.25%,会议上美联储删除了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的措辞,称目前2%-2.25%的利率水平已经很接近部分FOMC委员估计的中性水平,这次会议标志着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宽松时代正式走向终结,这可能是影响未来两年全球经济运行的重要节点。

  近期美国数据继续反映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上修至4.2%,高于预期4%与初值4.1%,创2014年三季度来新高。受益于PCE加速增长,联邦政府支出以及住宅类固定投资增长,美国二季度GDP创近四年最快增速。作者:董琴艳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