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

  • 2021-02-07 04:26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

  耶路撒冷一座城市的名字,一个地区的名字,一个王国的名字。当你听到这个名字,不知道你是否会觉得神圣是对这个城市最好的称呼。然而,让人觉得遗憾的是,这座城市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一直经受着世俗的考验,这些考验有战争,有杀戮,有毁灭,世间所有的痛苦都可以从这里找到。

  当然,耶路撒冷也不仅仅只有痛苦,它也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了一幕幕出色的话剧。耶路撒冷的历史不仅仅是这个地区的历史,还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描述的是犹地亚山间一座长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耶路撒冷曾经被视为世界的中心,而今天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巴以局势的发展时时刻刻影响着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何在任何时候中东地区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我们可以从中东地区的明珠—耶路撒冷的历史中寻找一个答案。

  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系宗教之间斗争的焦点,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共同点圣地,在三教教徒眼中,耶路撒冷是不可玷污的圣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拥有耶路撒冷都将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毫无疑问的是这也是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交锋对峙的前线,这是世人眼中的圣城,是一天中世界上所有摄影机聚集的地方。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耶路撒冷已经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世人所熟知,所了解。

  这是一个最好的城市,也是一个最坏的城市;这是一个无耻之徒聚集的地区,也是救世主所汇聚的地方。这是神圣之城,但是给人以吉卜赛人遍地聚集和歹徒逍遥法外的印象。这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里却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拥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这里有许多教派,一山不容二虎,这里不止二虎,他们互相诋毁与攻击,从而使得他们可以获取利益。在这个地区长年累月居住的犹太人在他们的宗教经典里面用一种女性的口吻这样写道—通常把她说成是一个鲜活的尤物,一个地道的美女。但有的人也把她描绘成无耻的荡妇,或者是被爱人抛弃的受伤的公主。

  在这本书中,是用一种编年史的体裁记述了耶路撒冷的三千年,这种体裁可以使得读者可以更好的把握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不会对关于耶路撒冷的故事感到困惑。这本书将耶路撒冷的历史分为53个部分,从公元前5000多年到近代中东局势与问题,没有丝毫遗漏便将有关于耶路撒冷的一切以一种简约而又不失缺漏的方式将之完美展现出来。

  上有天堂,下有耶路撒冷。

  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得到上帝(耶和华)的召唤,摩西带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躲避埃及国王的残暴统治,前往上帝的应许之地。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寻探,终找到了它——耶路撒冷。他们短暂地完全拥有过它,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罗马、拜占庭、伊斯兰的阿拉伯人、约旦所统治过,历经两千多年的苦难之后,直到二十世纪后期,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它终于重归犹太人的怀抱。

  在希伯来人到来之前,其实已有迦南人定居于耶路撒冷,他们是闪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相近。以色列人的一支派犹大支派征服了迦南人,便雅悯占领该城。以色列王国的第一代国王大卫筹备建立圣殿,由继位的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摩利亚山(圣殿山)兴建第一座圣殿。随后,第二座圣殿于波斯王国统治下的公元前515年完工。直至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圣殿被焚毁,仅留下西边一道50米长的围墙。这道墙,便是著名的哭墙,又称西墙,被迫流亡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会来此祷告,诉说流亡之苦的圣地。直到20世纪后期,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才重新拥有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为何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什么?它被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对三大宗教来说,这场地狱般的灾难使耶路撒冷变成末日的发生地,同时也显示天国的来临。”(P84)当审判日到来时,人类都将灭亡,而后上帝挑选他的的选民复活。信徒相信只要死后能埋葬在圣殿附近,越接近圣殿,他的复活就更快。也就是说,在死亡到来之后,新的生命希望就寄放此地。

  那么耶路撒冷位于地球的哪个位置呢?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介于死海与地中海中间,坐落于犹大山南部高原地区。因其宗教地位之崇高,它被誉为世界的中心,是人间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这个城市现在的居民分四个部分: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读后感犹太人主要住在哭墙上方的山坡上(东南),基督徒主要住在圣墓教堂附近(西北),穆斯林主要住在圣殿山附近(东北),亚美尼亚人主要住在西南(传统上是一性论派基督教徒)。

  花了许多时间描述了一些关于耶路撒冷的基本概况,我才勉为其难厘清了耶路撒冷的粗略宗教历史线条。上面也提到过,在这漫长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甚多的王国统治过耶路撒冷,又有非常多显赫的家族控制耶路撒冷的运转,其圣名远播世界,引来过欧洲国家十字军,又有俄国借正教(基督教分派)徒之名插足进来,甚至我元朝时代的突厥人也慕其黄金丰富之名声前来此地。非常笼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耶路撒冷是在王国统治下的一个城市,实际上有王国派遣到此的军队将军,有掌管圣殿事务的宗教祭司,有管理日常政府事务的市长,还有政府下属的执法军事队伍首领。这几种力量不断在博弈,调谐,维持着耶路撒冷的正常运作。虽然耶路撒冷出产品质极好的葡萄干、香蕉和松,可它的主要收入来自朝圣者和旅游者,它还要依靠王国给予的经费,大家族的捐赠,以及宗教领袖所支持的外国势力的捐输来运作,谁给钱谁就想有话事权,纷争由此而甚。又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来自外在的威胁非常多,周边地区的王国的侵犯,其他王国的勃勃野心,也与其神圣之名息息相关,其宗教的巨大魅力大到人人想独占之。

  那么充满神秘感的耶路撒冷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街道狭窄,肮脏凌乱,百姓生活极度困窘。与此相反,官员们肆意勒索朝圣者,为了求得更多收入,苛政对待平民,残暴行径令人发指;宫廷生活奢靡;妓所遍布;宗教斗争此起披伏,互相残杀,永不停歇。所有这一切都与神圣无关,甚至辱没其名。“软弱的容易受欺负、富有的容易受嫉妒。”(P268)这就是真实的耶路撒冷。即使是高贵的欧洲国家的达官贵人行至于此,也很快被这种社会风气所影响,极速融入这种生活,是因为最肮脏的地方,越能凸显宗教之尊贵吗?

  耶路撒冷尽管部族众多,但是在希伯来语中和阿拉伯语中它都代表着和平,被称为和平之城。可和平却总是远避它。时至今日,巴以冲突还未能平息。首先,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其次,11世纪初期到13世纪末,西欧国家先后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授意下,以收复失地为口号,发动8此十字军东征,企图摧毁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的统治,可均告失败,且造成了穆斯林和基督教之间的矛盾深化。到19世纪初,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锡安主义即犹太人复兴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它宣称将帮助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回到耶路撒冷。但由于英军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最终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决议通过在巴基斯坦分别建立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讲耶路撒冷国际托管,使它成为像梵蒂冈那样的神权国家。可还是失败了,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似乎是生而存在,谈判总是告吹,以色列发动战争,抢占了所谓的中立地带,与1948年建立自己的以色列国,剧增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

  这就是耶路撒冷,神秘而又不失高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明白了耶路撒冷的历史,也知晓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与这个城市的恩恩怨怨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而这个也正是伊斯兰教充满诱惑力的地方。作者:刘烈涛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