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6 10:3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庄子(约前369-前286)。庄氏,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的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在唐代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风格。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崇尚自然。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相提并论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庄子也是在中国哲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读后感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力量。

  庄子是个道德非常高尚的人,他一生洁身自爱始终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惊世骇俗的哲学大家。庄子的寓言有汪洋恣肆的想象,缜密精微的哲理,生动细腻,挥洒自如。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可以说,《庄子》代表了中国散文的最高成就。

  《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自然减压冥想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