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读后感600字

  • 2021-02-06 07:1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纽约客》读后感600字!

  作者:都啦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对时代的控诉,里面夹杂着个体的孤单漂泊之感,信仰坍塌的悲愤之情,追随大爱的一腔孤勇,基调都是痛而难言。

  坦诚来讲,自己二十载生涯中所接受的教育让我在开篇对其有一种不易察觉的排斥。这也让我意识到眼光的局限,我们一直在从无产阶级角度看待时局,突然切换视角让我对这种小布尔乔亚的作风有所抵制。这种不喜欢,可能是笔调的问题,《谪仙记》让我像是吃了块夹生的饼干。在该热闹的时候我嫌它多此一举,在该苍凉的时候我又觉得它过于烦闷。我能理解作者传达出的情感,但是貌似语言和我不太合拍。在叙事上,有过于冗杂的感觉,对于某些环境的描绘,感觉虽然有点用处,但是也随之带来一种啰哩啰嗦的矫情。私下怀疑可能是读过卡佛之后,对于短篇叙事有点苛刻。

  对于《纽约客》而言,可以感知视角在变得开阔,跳出了尘世繁琐,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和个人关系,值得思考。个人最赞赏《夜曲》和《骨灰》,那一段尘封的往事在对话中展开,知之甚少只是略有耳闻的事情,在书中徐徐展开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我突然懂得了那一代人们的悲哀,知识分子的高傲在文革中凐灭殆尽,一腔热血在无视和批斗中逐渐变冷,然后颤颤巍巍年老之际,离开这个热爱却让其痛苦的国家,到新的国度,隐姓埋名但求了此一生。

  “客”的身份,对于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寻求落叶归根的传统相比,其中煎熬可想而知。谪仙两篇若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的迷惘不愿醒;中间两篇若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之凄苦悲叹;而最后的同性恋,也有几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吧。

  我承认白先勇先生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力量,可我总觉得张力不足。书后附录的解读也让我看的可笑,何必呢?故事传达的神韵已然到位,就不必再描眉涂唇了吧。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