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07:1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1500字!

  作者:连木理

  上周读完木心的一本小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迟迟没有写。原因很简单,就是感觉自己读得不太明白,甚至有些稀里糊涂的。坦白的说,木心文中提到的许多东西——文化、历史、思想等等——我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因此看不懂。

  但我依然要写一些东西,算不上书评,只是自己的感想与困惑,记录在此。

  起初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其中一篇文章——《童年随之而去》。高中语文阅读出现过这篇,那时候听老师讲,觉得十分喜爱,总觉得木心写出了心中某种隐藏很深的东西,因此一直想读这本书,直到最近,终于如愿。

  这本书的第二篇就是《童年随之而去》,于我而言,算是重温,读过此篇,我感慨道——“过去在课堂上听陈老师讲这篇时候,就觉得淡淡的伤感,今日再读,心里那种感觉,真是淡,大概是经历岁月后的淡。”然而我仅仅知道那种经历岁月的淡,直到读过整本书以后,才觉得,不仅是淡,还有一种“看透”的感觉,看透之中也道出了人性,言语甚至是刻薄和尖锐的,淡的背后,还有一种很冷的感觉。难怪我的一个朋友评论《童年随之而去》时说——哀伤的感觉就像刚到夏天光脚的时候,从脚到后颈的那种冷,莫名就打一个啰嗦。”

  木心看得太透。《童年随之而去》中,他写道“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我以为这是经历岁月后才有的感想,但后来我发觉,那种看透是骨子里的,与年龄似乎并无关系。

  我很喜欢其中一篇《竹秀》,最初读的时候,写到自然山林一类,隐居其中,读书写作,哪怕寂寞,或是野兽相扰,也是我十分羡慕的“闲人”生活。而木心笔下一些细腻的小心思——关于饮食、字、雨雪等等——也让我觉得有趣,而快到文末,他写道——“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作出来的。”一语道破。我忽然觉得,原来那些零碎的有趣,莫非都是寂寞之中自找的乐趣吗?他说:“我算是害怕寂寞的人吗,粉蒸肉,老虎,羊腿,竹秀……再住半年,可能也会无耻了。”

  以上只是一篇的例子,而整本书其他篇目,时不时也会读到那种突然令人一震的东西,不管是看透还是道破,有人说木心刻薄,也有人觉得他文字浮华缺少真诚。的确有这种感觉,我读过以后,总觉得其中几篇高冷而不可接近,因为我看不懂其中的典故,不知晓他背后的深意。这样想来,我猜想,木心写作的东西,本来就只是为自己而写,因此背后的深意,常人难以领悟也很正常。再说那些历史文化思想,本来也需要不断的积累,如今我学识尚浅,自然难以领悟。而我自以为看懂的地方,也就感到一震了。

  木心的意识流。我对意识流的了解不多,这本书其中一篇文《哥伦比亚的倒影》,同时也是书名,就用了意识流写作。坦白说,这篇我真的看得很累很累,读后感整篇文,二十页,从头到尾就一个段落,而且直到结尾,才终于有个句号。结尾一句——“如果风再大,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全篇完,只觉得脑子木木的,我去,这他妈写的什么玩意儿。唉,是我境界不够,实在跟不上木心的节奏。整篇读下来,我顶多只能“断章取义”,看到有共鸣的句子或段落,就勾画下来,做个积累。深深的挫败感。好似连每一个逗号,都发出了木心的冷笑。

  木心的语言。高中读《童年随之而去》时,就被文中“盌”字给难住,但也仅此一个字而已。而现在阅读全书,生僻字也太多了,木心写作文白相间,读来时而觉得清爽简洁,但时而又觉得高冷不可接近。语言背后,还有讽刺意味。《上海赋》一文,从历史写到现在,从文化写到市井,再到习俗、性格,不得不感慨木心的深度与高度,不得不佩服木心的见识,但是这之后,又很难不感觉到凉。讽刺也好,道破也好,我总觉得,自己的心理也被其窥探得一干二净,看透背后,竟然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恐慌感。

  读过本书,就觉得自己无地自容了,深深的“知识自卑感”,我真是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看不懂先生的文章,竟然还在这里瞎点评,内心忽然强烈的负罪感啊,真是冒犯了。容我再多读几年或者说几十年书,再来看先生的文章吧。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