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碑》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01:56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将军碑》读后感1500字!

  作者:张大春

  在看《将军碑》之后去查了一下“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再结合阅读过程的感受,果然魔幻!

  说实话,阅读到一半的时候,是有点晕头转向的,我读不懂作者究竟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又或者说作者究竟是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直到最后一段,才有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似乎前面的叙述都是不断在“雾起”又“雾散”的环境之下进行的,读得懂字面上的意思,但深层之意却朦胧不知所云,而最后一段作为点睛之笔,终于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

  小说里的将军似乎依然活在现实当中,比如从管家对他的生活照料当中可以看出来,再比如维扬回家对他的探望也可以看出来,将军是现实当中活生生的人物。但是,在这过程当中,又不断地出现将军现身在古战场上的情景,又或者说仅仅是记忆?这是将军回溯过去的历史。可是里面又有多少分真多少分假呢?

  有时候将军也能够穿越到未来,因为他一直念叨着“在从淡泊园南门沿小路上山,他的老部下们将为他塑建的大理石纪念碑”,可是他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将军碑,周围的人也是疑惑。就像小说开头写的那样——“将军能够穿透时间、周游于过去与未来的事一直是个秘密”,无论是周游过去还是未来,这些与现实又是交织穿插在一起的,一半真实一半荒诞,一半厚实一半虚无,似真似假,似实似虚仿佛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这其中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交融。

  小说里的将军有一个很令人窒息的人格特征——近乎疯狂的偏执。

  他不接受除了自己认知经验(又或者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外的一切事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与儿子维扬之间僵持的矛盾。他对于维扬所学的社会学专业解读是——“社会学就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等于左派,左派就是共产党”;4岁的维扬做不好举手礼而罚站三天,并且有意将自己的儿子塑造成另一个自己,就是穿一身笔挺僵硬军服、戴军帽、挂勋标、佩刀带枪的记忆的自己,完全忽视掉维扬是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个体。

  而对于他的夫人,他则是将自己对老丈人的过节转移到对她的误读上。似乎,他要求所有人都要按照他的意志来生活、做事,不顺他的意他便会大发雷霆。好像,在他的世界里,矛盾=非黑即白,这似乎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某些讯息。

  但是,小说在中间部分似乎有一处铺垫。“在这种恐惧的催迫之下,他不得不向老管家重新翻修他对历史的解释,编织一些新的记忆,读后感涂改一些老的记忆,以抗拒冥冥中可能已经加诸在他身上的报应”,虽然这是将军对自己手上沾满鲜血的恐惧描写,但是更重要的点应该是“编织记忆与涂改记忆”。

  人对自身的经历、自身的记忆尚且可以添补增去,那么对于宏观上——本该完完全全真实记录的历史记忆呢?这不禁引人思考,到底我们所接受的那些“历史记忆”是不是真实的呢?又或者是半真半假,其实也有可能全是假的,这与《1984》里面那些所谓的“正统”似乎异曲同工。

  俗话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那些被看起来辉煌耀眼的历史记忆是被加工过的还是本就如此,那些暗淡丑陋的历史记忆是被添油加醋过的还是也本就这般,似乎这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肯定不是史实。

  结尾道:“于是将军无所不在,也无所谓褒贬了。他开始全心全意地守候着:有一天,维扬终究也要懂得这一切的;因为他们都是可以无视于时间,并随意修改回忆的人。”

  那其实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想,有些痛苦的记忆我们可以加上时间的滤镜加以美化,有些不堪的记忆我们可以选择性剔除,毕竟选择权与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当自己的时间走到尽头的时候,做一个无视时间的上帝其实也不为过。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