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6 01:04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两兄弟》读后感2000字!

  《两兄弟》是一部巴西小说,讲述巴西港口城市马瑙斯一个黎巴嫩移民社区里双胞胎兄弟的恩怨纠葛。哥哥雅各布与弟弟奥马尔虽然是双胞胎兄弟,却有着截然分明的性格,雅各布沉稳安静、勤奋好学,奥马尔玩世不恭、调皮捣蛋,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雅各布通过刻苦学习成功在巴西大都市圣保罗定居,并谋得建筑师的职位,奥马尔则在家乡马瑙斯继续扮演卑微的酒鬼形象。

  在双胞胎兄弟的纷争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秘密和激情的移民家庭,这既是造成兄弟不和的原因,也是兄弟不和导致结果。这个家庭除了两兄弟外,还有母亲扎娜与父亲哈里姆,缱绻于性爱;妹妹哈妮亚,对奥马尔时常表现出诡异的乱伦情节;女仆多明嘉丝,以及神秘的叙述者“我”。在最细微处,《两兄弟》有对人性和激情的深入刻画,而在宏大的视角下,巴西的现代化进程也被曝露在读者眼前。

  《两兄弟》以倒叙的方式完成,起始第一幕是扎娜临死前的定格镜头,相当于给出小说的结局,然后故事从雅各布自黎巴嫩归来后讲起。时间线不断推回到双胞胎兄弟的结怨和父母相亲相爱的往事,并附带图绘邻里社区的各色小人物,完整呈现出马瑙斯这座移民港口城市的往事今生。

  整部小说最大的悬念是叙述者的身份。一开始,读者会以为“我”是位局外人,以外人的眼光呈现这个移民家庭的内部纠葛。但随着“我”在故事中的叙述介入,“我”的身份越发模糊起来。观众摇摆于“我”是家庭成员之一和外来者之间,直到小说家亮明叙述者“我”乃女仆多明嘉丝生下的孩子。疑点并没有消失,从“我”是谁转移到了“我”是兄弟俩中哪一位的孩子,这个悬念一直保留到了小说最后。

  通过两兄弟性格的设计:好好先生雅各布与浪荡子奥马尔之间的对比,观众很大概率会将“我”的生父认定为雅各布,但事实上,雅各布才是“我”的父亲。这出乎了读者的预料,小说因此取得了叙事效果。与奥马尔的玩世不恭不同,雅各布的人生可谓有规划的成功学范本,他通过刻苦的学习成功走出了马瑙斯这座即将被历史遗忘的港口城市,在巴西首府巴西利亚定居,并成为成功的建筑设计师,跻身中产阶级。

  但原生家庭对雅各布造成的伤害永久地铭刻在他的生命中,尤其是因为与奥马尔的不和被送到遥远的黎巴嫩度过的充满屈辱意味的童年时光,让他早早对这个破碎的家庭死了心。雅各布并非一味的好人,他懂得忍辱负重,并在关键时刻实施复仇。似乎唯有刻苦学习,雅各布才能逃离原生家庭,离开马瑙斯,在别处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可以说,雅各布是被迫养成的野心家,在他善良的本性上被后天加上加上了算计和野心。

  母亲扎娜对小儿子奥马尔充满激情的溺爱是两兄弟走向不同人生结局的导火索,奥马尔自小都没能接受到正规的家庭教育。在此,读后感父亲哈里姆应该担负失职的罪责,他一直以缺席的方式存在在这个家庭中。对哈里姆来说,生命中唯一重要的是妻子扎娜,那是他一一首诗歌换来的,是对他一无所有的纯情的嘉赏。他活着的唯一意义是与扎娜性爱达到的满足,他甚至会嫉妒扎娜对奥马尔的偏爱。

  《两兄弟》重启了《圣经》中的古老传说:该隐因为嫉妒杀死亚伯的故事。雅各布与奥马尔之间的恩怨,像是对该隐和亚伯故事的重写。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生下的一对兄弟。哥哥该隐成了农夫,弟弟亚伯成了牧人。因为耶和华青睐亚伯供奉的羊,而没有接受该隐地里出产的供物,该隐因为嫉妒杀死了亚伯。作为母题,该隐和亚伯的故事的余音一直回响在文学史上。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书名取自亚伯杀死胞弟后被上帝流亡的地方。

  作为米尔顿·哈通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作品,《两兄弟》值得引起关注。米尔顿·哈通1952年出生于马瑙斯,曾在圣保罗大学和巴黎学习建筑和比较文学,现在在马瑙斯的亚马逊大学任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某个东方人的故事》于1989年首次出版,获得巴西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雅布提文学奖(PrêmioJabuti)。此后出版的两部小说《两兄弟》《北方的灰烬》又连获雅布提文学奖,由此奠定了米尔顿·哈通在巴西文坛的地位。

  如果想了解20世纪的巴西、巴西的移民史、港口城市马瑙斯,以及巴西的种族、阶级、性别或家庭传奇,《两兄弟》会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会有意外的收获;即便仅仅想阅读一个引人入胜的消遣故事,《两兄弟》也会让你意犹未尽。米尔顿·哈通具有高超的叙事技法,能够令读者坠入神奇的叙事魔法中。简洁清晰的叙述笔调、舒缓有秩的叙事推进、悬念迭生的剧情设计、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都让《两兄弟》值得收入当代文学经典的宝库。伴随着“回归故事”的潮流,《两兄弟》与《那不勒斯四部曲》《聊天记录》一样,是属于21世纪的文学经典。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