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读后感

  • 2021-02-04 13:51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见识》读后感

  《见识》读后感

  珍妮 咕咚谷

  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困惑在于,职场中的自己完全找不到感觉,今天有幸读到吴军的《见识》,才发现我的职业生涯也有天窗,有愿景,有希望。一切优秀都需要指导。

  01.见识很重要,你的见识就是你的职场愿景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JA青年志愿者活动,发现很多毕业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做为一名志愿者老师,看到大学生们的困惑也不由想到年轻的自己以及现在的自己。感慨自己因为刚好大二碰到了一位导师,带同学做项目,所以自己很快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工作。今天同学找工作面临的各种迷茫很常见,是因为没有看到那个美好的画面。所以,需要有人指导。

  然而,在之后的六年工作中,我又一次迷失了自己。因为没有这样的榜样和标杆,没有美好的愿景画面在我面前,所以糊里糊涂就是六年。人生有几个最关键的六年呢?原来,并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一切没有为人生大目标服务的付出,都有可能浪费生命。

  《见识》一书吴军告诉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需要寻找机会增长自己的见识,可以选择古代圣贤,也可以选择当代科学家。

  首先谈一下,能够走多远,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一定是见识。

  如果把见识拉长到整个人生,吴军告诉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身上找差距。

  爱因斯坦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有三点,大家可以靠努力追赶上。

  第一,爱因斯坦是一个持续提出问题的人。一个能够善于提出当下最重要问题的人,一定要比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在大方向上成功更多。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出发,找题目,做研究,不受外界干扰。

  第二,爱因斯坦爱做白日梦。大脑不受限制胡思乱想各种场景,然后总结规律,但是很多人都会受知识和周围人思路影响。

  第三,非常有恒心的人。他的恒心在于愿意花一辈子去验证。统一场论的假设至死没有完全明白,60年后2017年被几位科学家证实。

  虽然,已经在学业上不可能深造,但是可以学习他们的知识,见识,勇气,做事方法,漫长的人生还是有希望做出成绩。

  从《庄子》中找指引。

  成败的高低,取决于见识,见识的高低取决于环境。

  《庄子》逍遥游提到北冥有鱼,起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环境限制了人的见识。

  年轻人,没有见识,有时候还自己自我满足,故步自封。真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

  不论做什么事情,自己总是入场很慢,半天弄不清楚小窍门和规则,最主要是还不主动咨询别人,后来我才理解了,因为你和高手之间永远没有交集,彼此虽然物理接触,但是思想处于平行线,所以差距越来越大,突然有一天,我开窍了,开始主动咨询身边的任何人,最后才发现真是天外有天,望洋兴叹,庆幸自己终于心态开放。同样的感受在工作中体会更明显,不主动请教的傲慢的年轻人,会失去很多机会,迟早会被淘汰。环境决定见识,见识决定成败。

  02.认清现状-伪工作者和10000小时误区

  程序员总是很忙,但是效率却低下,这就是伪工作者。什么是伪工作者呢?

  1) 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利益,也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都是伪工作者。

  2) 有的人明明可以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工作,但是偏偏用旧工具,甚至是手工操作,这就是典型的伪工作者。

  3) 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情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

  4) 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上线后不停地修补丁,总是话费很多时间和经历找漏洞打补丁。

  5) 不专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纠结在不重要的5%.

  6) 每次开会找大量不必要人旁听,或者总去参加不必要的会议。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1)能够找最重要的工作解决。站在公司角度考虑"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获益最大"的高度工作。

  2)让员工明白,自己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收益方是自己。

  面对伪工作者,他们觉得自己在10000小时中表现很努力,那是进入了一万小时的误区。

  1)简单重复

  伪工作者就是从事低层次的重复工作,中学时候,成绩总是上不去,工作中学会简单的JavaScript就一位工资还不错,味蕾智能时代,技术进步只有2%的人收益,这类人迟早要被淘汰。

  2)习惯性失败

  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好意思请教。迷失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因为他们花了不止10000小时,总是不见效果,总是一个人在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办法。

  3)林黛玉式的困境

  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是致命的弱点在于才华越高,越在自己的世界里精进,排斥外界。生活中大量存在这样的人。

  4)狗熊掰棒子

  10000小时努力需要累积的效应,第二次努力最大限度的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

  03 可执行方案-趁手工具避免掉坑

  三板斧破四重困境

  1)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人想进步,必须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愿景。如果坚持五年10000小时写JavaScript,就完蛋了,因为打算盘20年前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技能。

  愿景之下是清晰的阶段性目标(战略的核心)

  朗道等级最大的核心就是: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差一点点。

  所以五级工程师分布:

  三级:能够带一个团队,做出一件世界级的产品。要成为三级工程师很难,对计算机科学的本质要了解,对每年的变化要掌握,对工具(编程不过是工具而已)要用的随心所欲,对产品设计要有常识,对位置的问题要知道如何入手解决,对一个大问题知道如何分解给下面员工去做。每一项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四级:指导和带领团队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能够解决好一个有海湾大桥这样规模的问题, 从管理者角度讲,中国IT公司缺乏这样有头脑的工程师。至于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有机会,那是因为他们和上下级较强的沟通力帮助了他们)

  战术:需要将战略分解成可执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操作的事情做起,在一种节能稍微成熟之后,就可能需要做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事情,以便达到下一个目标。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厉害的人来往,因为整天和臭气篓子下棋,只会越来越臭。既然和比自己强的人来往,很可能碰到了自己境界不够,不理解对方,那就需要深入了解对方说话的原因。只有经常这么做,才会避免习惯性失败。如果我们总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式困境。

  第三板斧:凡是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这一点,在上一家公司很明显,尤其是操作性流程性特别强的公司,能够经常整理的人,好处就是再次碰到进步很快,也不用再去咨询,谁都不愿意给人重复讲一个事情。欧美人喜欢记录,比如美国工业崛起的时代,当时如何做实验的,现在仍然能够找到记录,这样经验积累和传承。而中国人,常常在低水平的重复发明。

  自己在这方面吃了2年亏,终于在最近一年中意识并注重起来。

  目标管理工具 OKR (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生活中也可以找管理自己的目标的工具。

  04 形成原则

  第一、做好最后的1%

  做的还说的过去的人和做事情总做好最后1%的人相比,收入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太大了。所以所有的好机会都是留给那些各自领域做的最好的5%得人准备的。

  发邮件有确认,瑞士制造。如果我们时刻脑海中有瑞士制造几个字,那么离5%就差不远了。我们应该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互相学习,这一点在得到专栏有很好的体验。吴军老师讲到,在这里我们和做的1%的年轻人在一起,一起讨论,很多人一年内进步极其明显。

  第二、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巴菲特致股东信多次提到:注重常识。 牛顿也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到常识重要性。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总是谦逊的,他们一方面希望民众有科学的头脑,另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发现的无非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规律而已。相对于其他假大空研究员,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衡量一个专家最可靠的方法是,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

  0-50分,靠的是常识,没有常识做基础,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常识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同行业常识不同。

  50-90分,科学技术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做事情,所以大家都在探索,因为科学技术可以复制。

  90-100分,就需要靠艺术。苹果手机的用户体验,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机制跑车有很多手工打造的模具,装配。但是所有的艺术一定是在技术基础之上的。

  职场上处理各种关系,首先要有一些基本常识,这些常识在出校前就应该懂,否则就被认为情商不够。下一阶段就靠技术,经验不足或者做事情不专业都属于这个范围,好的单位会注重人才培养,交给大家做事管理的方法。所以如果正常,大家都可以达到90分了。

  第三、职业中的帝道,王道,霸道。

  商鞅游说秦孝公,第一次将尧舜禹汤的帝道,第二次讲周文王,武王的王道,第三次讲五霸的霸道。最后秦孝公最感性去的是第三个,所以商鞅变法,功利性很强,短期内见效,但是秦国20年就灭亡了。职场中也是如此,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术,高中就报考毕业火爆的金融专业,结果上完大学没法找工作。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功利性,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这样的人迟早会遇到职业天花板。所以我们应该要自我通识教育。

  人必须掌握一点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样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的与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1)过买一些通识教育相关的书:

  仅此一本书就足以引导自己对六年的工作进行审视,拨云见天的效果,并且快速调整方向。所以,对于认知升级类的著作,是应该多读,而且早读,越早读书,越早受益。

  2)读书之后反哺工作,职场中要更专业。所谓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专业人士处理事情就会以职业为目标,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能够非常专业做事,别人也会这样对待我们。

  最后,祝愿每一位职场年轻人,都能够在职场有所成就。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