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酒不设的典故
- 2016-11-07 14:07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刘邦建立西汉后,仿效西周的制度分封诸王,封同父异母的小弟刘交到楚地为王,即楚元王。
楚元王通晓诗书,注重礼义,礼贤下士,与长年跟随他的申公、穆生、白生等人交情甚厚,并封他们为大夫。他常请三人到宫中饮酒,畅谈诗书及天下政事,但穆生不善饮酒,楚元王也不勉强,每次设宴时特地为穆生准备醴酒(甜酒),以示对他的尊重。
刘交死后,其子刘戊继位,开始尚能继承乃父的做法,召集三人时还为穆生准备醴酒。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情形发生了变化,不再为穆生准备醴酒了。穆生归来后,与申公、白生等人说:
“我们可以离去了。醴酒不设,说明今王不再尊重我们,我们是多余的了。如果此时不离开,将来楚人在街市上看到负钳刑(以铁束颈的刑罚)的人必是我们。”
于是穆生称病,不再进宫。
申公、白生见此情形,到穆生家去劝说他:
“你怎么不念及先王的恩德呢?先王对我们恩惠有加,如今新王只不过礼节不周,你何必如此计较呢?”
穆生回答说:“《易经》上说,看出事物的征兆太重要了,因为微小的征兆预示着吉凶。君子看到征兆就采取行动,等到事情发生一切都迟了。先王之所以礼敬我们,是因为他是有道之主;今王忽视我们,是他失去了道。你能与无道之人相处吗?所以,我不进宫,决不是因为礼节不周的问题。”
于是,穆生远远地离开都城,但申公、白生仍然留下。
果不出所料,刘戊逐渐淫暴,不理政事,又不安本分,与吴等国一同谋反,参预“七国之乱”。申公、白生见此情景,屡次进谏,结果触怒刘戊,判他们有罪,罚他们穿上囚徒的衣服,在市上舂米。而穆生因早已辞官,安然无恙。
后来,“醴酒不设”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明察时务,全身远祸;也以“醴酒”形容备受礼遇。(曹俊)
《汉书·楚元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