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左衽的典故
- 2016-11-07 13:08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管仲,字夷吾,战国时齐国人。
管仲与鲍叔牙交谊甚厚。鲍叔牙十分看重管仲的才能,并且非常理解管仲。二人一起做生意,管仲常常给自己多分利益,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心,而是因为他贫困;管仲几次在战斗中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怕死,而是因为他家中有老母需要照料;管仲几次做官,最后都被君主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是管仲无能,而是因为他没有遇上好的时势。所以,管仲常说:“生我者是父母,知我者是鲍叔牙。”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鲍叔牙跟随了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随了公子纠。在一次战斗中,管仲还曾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带钩,险些让他丧命。
最终,公子小白登上了王位,世称为齐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了。
齐桓公打算任命鲍叔牙为宰相,并记着当年的一箭之仇,要杀管仲。鲍叔牙挺身而出,坚决不愿担任宰相,并竭力向齐恒公称颂管仲的治国才能,说自己至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仲。
由于鲍叔牙的求情和推荐,管仲免于一死,并且被齐桓公任为宰相。
管仲担任了齐国的宰相,主持政务。管仲从事政治,能够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正确权衡利弊得失,善于化灾祸为福利,变失败为成功。他辅佐齐桓公,巧妙地袭击蔡国,讨伐楚国,使各国都归向齐国。
管仲从事经济,能够顺应规律,因势利导,注意加速货物流通和资财的积累。百姓所需要的,就给予;百姓所反对的,就除去。很快,面积不大、位于海滨的齐国逐渐强盛起来。
齐国靠管仲的治理,政令畅通,经济发达,国富兵强。齐桓公因此得以九次以盟主的身份邀集各国诸侯开同盟大会,成就了霸业,使当时各诸侯无视周天子、互相攻伐的棍乱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齐桓公对管仲越来越敬重,称管仲为“仲父”。管仲死后,又赐给他称号“敬”。
对于管仲的功绩,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使百姓至今仍在享受着他的恩泽。如果(微管)没有管仲,大概我们到现在还只能披头散发,穿着向左开襟(左衽)的衣服,成为野蛮人。
后来,“微管左衽”这一典故,用来指受异族的统治。(原煤)
《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