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归计的典故

  春秋时期的鲁国国君鲁惠公死后,由于他的嫡子子允(即后来的鲁桓公)尚幼,大臣们便立庶出的鲁隐公为君,管理国政。
  十几年后,子允长大成人,隐公的宠臣公子挥(羽父)向隐公建议杀掉子允,这样隐公可以长期做国君,他也能达到做太宰的目的。
  但隐公不愿这样做,说:“先国君有命,因子允年少由我代行国政,现在子允长大成人了,我应还政于他。至于我本人,我已在菟裘(在山东省泗水县北)盖了房子,准备去那儿养老。”
  公子挥怕隐公一且还政,会泄露他要杀子允的话,便去欺骗子允,说隐公要杀死他,并和子允定下杀死隐公之计。不久,公子挥果真派人刺死隐公。子允即位,是为桓公,公子挥也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宰。
  后来,“菟裘归计”这一典故,用来指谋划归隐。(严肃)
  《左传·隐公十一年》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