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典故

  汉武帝时,汉朝和北方的匈奴时战时和,双方都扣押了对方许多使者。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登位,表示要和汉朝和好,汉武帝便派中郎将苏武为正使,副中郎将张胜为副使,带着常惠将一百多属吏,出使匈奴,同时将过去扣押的匈奴使者送回。

  苏武一行到了匈奴,归还了匈奴使者,并给且鞮侯单于送上一份厚礼。不料且鞮侯单于并不真心与汉朝和好,他见汉朝归还了扣押的使者,又送了厚礼,以为汉朝软弱可欺,态度十分傲慢。苏武为了两国和好,对他不加计较。他在匈奴住了十多天后,便准备启程回国。

  可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苏武之前,汉武帝曾派卫律和虞常出使匈奴,卫律来到匈奴后便投降了,并被匈奴单于封为丁灵玉。卫律的副手虞常虽也无奈投降,但他心向汉朝,一直想伺机暗杀卫律,逃回中原去,但因为没有帮手,不敢莽撞。

  虞常和苏武的副手张胜本来是朋友,这次见了张胜,暗地里对他说:“听说咱们皇上恨死了卫律,我准备暗杀他。我的母亲和兄弟都在中原,如果暗杀成功,希望皇上能照顾他们。”

  张胜听了,对虞常的暗杀计划表示支持。

  不料暗杀没有成功,虞常被逮,并供出曾得到张胜的支持。且鞮侯单于大怒,要杀死汉使。大臣们劝道:“杀死无益,不如叫他们投降。”

  单于让卫律去劝降苏武,苏武大义凛然地说:“丧失气节,污辱使命,苟且偷生,非大丈夫也!”说完,拔刀自杀。

  但苏武自杀没成功,脖子受了重伤。且鞮侯单于对苏武很钦佩,派人给他治好了伤,但仍要卫律设法招降苏武。

  卫律先杀了虞常,又胁迫张胜归降了匈奴。卫律又去劝苏武归降,但苏武坚持民族气节,拒不投降。

  卫律看到无法使苏武屈服,只好去向单于报告。单于下令把苏武关进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想以此来逼使苏武投降。

  此时正值天降大雪,破破烂烂的地窖里也全是雪,苏武便将地窖里的羊皮片、毡毛和着雪充饥,维持自己的生命。

  几天后,单于见没给苏武送吃的喝的,苏武竟仍活着,十分惊奇,就下令把苏武放出来,充军到北海(今贝尔加湖)去放羊。苏武的另一副手常惠也不肯投降,单于罚他做苦工,故意不让他和苏武在一起。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人停止了对他的食物供应,他只好挖野菜、逮野鼠充饥。日子一年年过去了,他出使时穿的衣服已破旧不堪,那根代表汉朝使节的节杖还在,只是上面装饰的牛尾巴的毛已脱尽了。但他仍白天拿着节杖放羊,晚上抱着节杖睡觉。他希望有一天能拿着这根节杖回到汉朝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了,汉昭帝即位。不久,匈奴发生内乱,新单于壶衍鞮知道自己没有力量跟汉朝打仗,派使者到长安要求跟汉朝和亲。汉昭帝便派使者回报匈奴,要求放回苏武、常惠等使者,便可答应和好。匈奴单于起先欺骗汉朝使者,说苏武等人都已经死了。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朝使者再次去匈奴,常惠设法买通了单于的手下人,私下见到了汉朝使者,告诉使者苏武还活着,在北海牧羊,并教他一个要回苏武的办法。

  第二天,汉朝使者来见单于,说:“去年秋天,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围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苏武亲笔书写的帛书,说他在北海放羊。大王既然要跟我大汉和好,就不应该欺骗说苏武已经死了,应该放苏武等归汉。”

  壶衍鞮单于听了,大吃一惊,信以为真,只好承认苏武确实活着,并当即向汉朝使者道歉,答应将苏武、常惠及其他八人一起放回。

  苏武出使时刚四十岁,回国时已五十九岁,胡须、头发全都白了。长安人民听说苏武回来,都涌到街头观看。他们见苏武拿着光杆子的节杖,深受感动,纷纷赞扬他是个真正的大丈夫。

  苏武来到宫中,拜见汉昭帝,汉昭帝也深为感动,拜苏武为典属国尉,专管汉朝和外国的来往;又赏给他二百万钱,公田两顷,住宅一所,以资奖励。

  后来,“苏武牧羊”这一典故,用来赞誉坚守节操,忠贞爱国的人。(春耳)

  《汉书·苏武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