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之策的典故
- 2016-10-25 14:43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战国时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相互征伐,世代为仇。到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时期,都想征服对方,然后北上与各诸侯国争霸。这样战争更加激烈。
越王勾践本想利用吴王夫差即位不久之机,一举灭掉吴国,谁知反被吴军打败,并被紧紧包围在会稽。勾践不得已派范蠡去与吴王讲和,送去大量美女珠宝,备受吴王的羞辱。
饱受战败屈辱的勾践痛定思痛,决心发愤图强,报仇雪耻。他本人卧薪尝胆,大力发展经济,以作为战争的保障。这时,勾践启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谋士范蠡和计然。
范蠡是计然的老师,但计然长于经营之道,对发展经济、积累财富很有办法,于是勾践就向他询问致富的良方。计然说:
“知道要打仗了就要充分准备,并要充分了解需要准备哪些物资,这样就会避免盲目性,做到胸有成竹。如粮食交易,如果斗米只值二十钱,农民就会受到伤害;但如果斗米值九十钱,商人无利可图,也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农民受到伤害粮食就会减少,商人利益受到损害粮食就不会流通。斗米在三十至八十钱之间,农民和商人都会得到实惠,粮食流通顺畅,市场繁荣,这是治国的秘诀。积蓄粮食的道理是让其充分流通,而不是长期贮放以致腐烂。这就需要了解贵贱的行情,贵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下跌,下跌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上升。所以,当价格上升时一定要及时抛售出去,价格下跌时要及时购进,货物与钱币的流通就像水一样的顺畅。”
果然,勾践采纳计然之策,历时十年,国家富裕,以财物厚奖将士,将士打仗非常勇敢,终于灭掉吴国,夫差被迫自杀。
后来“计然之策”这一典故,用来指致富殖财之道或谋生手段。(张晓淮)
《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