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坑赵的典故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最为强大。秦王有意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赵国当然也在该被扫灭之列。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大将王龁率军攻打赵国,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为主帅,领兵抵御。

  廉颇深知秦兵勇悍,善于野战而不善攻坚,于是在长平深沟高垒,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长期坚守。双方相持了三年,秦军仍无法攻克长平。

  秦王把廉颇视作眼中钉,于是他使用反间计,派奸细到赵国都城邯郸去散布谣言,说廉颇年老怯战,赵王如果任命赵括为大将,统领赵军,一定会将秦军打得大败。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派赵括前往长平,取代廉颇。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虽然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却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际作战经验。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变了廉颇多年来坚守阵地的策略,率军和秦兵正面交锋。 

  而秦王得知赵国中计,立即派名将白起为上将军,带了大量增援部队开往长平,并让王龁做白起的副手,原来的部队也全由白起 调度指挥。

  而秦军的这些情况,赵括毫无所觉。直到两军交战,白起率大批人马从半路杀出,赵括才知道中计,但已经迟了。赵军遭到前后 夹击,进退无路,被秦军围困了四十余天。赵军粮尽,兵无斗志,赵括在最后的交战中被乱箭射死,四十余万赵军全被秦军俘虏。 

  白起怕投降的赵军造反,便使用最残忍的手段,在长平挖了无数大坑,他除了让二百四十名年龄最小的赵兵回国报丧外,将其余的赵军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坑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便再也没恢复过来。过了几年,赵国终被秦国所灭。

  后来,“长平坑赵”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战争失利,牺牲惨重;也

  用来形容战争残酷,主将残忍。(梅初) 

  《史记·白起列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