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鼓浪屿
- 2014-11-14 19:38
- 中国名岛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鼓浪屿在厦门岛西南,隔着700余米宽的鹭江,它是一椭圆形的面积仅1。 84平方公里的小岛。
鼓浪屿之名,据传是从前岛的西南端海滩有一巨大岩石,岩中有洞可通人,每当潮涨波涌,海浪柏击之时,那巨岩会发出轰轰巨响,声若擂鼓,因而得名“鼓浪屿”。那块岩石亦被称为鼓浪石了。
厦门被人们誉为“海上花园”,那么,鼓浪屿大概可算是“花园中的花园”了。这里环境恬静秀美,道路十分清洁,无机动车辆,商店亦不多,树木葱笼,遮天蔽口,空气洁净,爽心悦目。时而传来一曲旋律优美的琴声,令人倍感悦耳动听。这个小小的鼓浪屿,曾培养出不少一代音乐大家。因此,鼓浪屿又被人们誉为“音乐之岛”。岛上居民,多住小洋房,造型别致,窗户上常养些花草盆景,有的屋前还有小花园,居住环境幽雅。鼓浪屿人大概也是受着自然风光与环境的感染的缘故吧,温文尔雅,显得很有修养。
鼓浪屿的主要名胜是口光岩和款庄花园。
前来鼓浪屿旅游的人,总是要迫不及待地登上口光岩。口光岩又称晃岩,是鼓浪屿龙头山的顶峰。山脚口光寺中有一个太阳浮雕,朝阳升起之时,霞光投射到浮雕之上,山岩之上撒满阳光,据说口光岩之名由此而来。其实,口光岩是一块光滑的巨大花岗岩体,晨昏之时,朝云晚霞也会将其披上一层金色的衣裳的。
从口光寺后循石级而上,过山寨门,附近巨石之上,题刻颇多,如“闽南雄风”、“天风海涛”、“鼓浪洞天”、“鹭江等一”以及众多的题诗等等。其中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一首诗,吟颂当年郑成功操练水牵之雄风和鼓浪屿之风光。诗曰: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献献小可淘。
过山寨门,上即水操台遗址。自水操台上行,有一巨石横架于岩壁间,成一天然石洞,深约四、五丈,前后相通,这就是所谓“古避暑洞”,又称“双空弄”。洞年风爽阴凉,炎夏时分,洞内更是清凉直人。
再拾级上行,沿铁梯天桥登上口光岩,此时可环顾四周,俯瞰厦门全景。从湖里至轮渡,沿着长长的思明南路一直到南普陀、厦门大学和胡里山炮台,尽收眼底,厦门港即在脚下,西望远处海岛散布之处,就是九龙江的入海口;东南方向的海天尽处,隐约可见小金门、大担、二担等海岛。
口光岩虽然只有90多米高度,但岿然屹立,气势不凡。尤当夕阳西下之时,鹭江渔舟穿梭,汽笛长鸣,霞光映射,半江瑟瑟半江红,景色十分迷人。故“鹭江晚霞”,成为厦门一大胜景。若当夜幕星空之际,厦门市区灯火无数,闪闪烁烁,夜中鹭江,渔火点点,隐隐约约,与星空相映衬,景色分外迷人。
口光岩山麓建有郑成功纪念馆,内藏郑成功手迹、遗物及有关实物、模型等。
走下口光岩,面前有一处海滨浴场,沙滩平坦,质地柔软,浪微潮平,游人颇多,这就是鼓浪屿港仔后海滨浴场。
过海滨浴场,便到了款庄花园。这座海滨花园原是一私人花园,园主为台湾富商,甲午战争后,携眷避居鼓浪屿,在此建了款庄花园。花园的结构是小巧玲珑的,一条伸向海中的曲折石桥构成其最大特色。过去,桥上亭子中有一副对联云“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款庄花园分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有五景,是仿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居怡红院建筑。藏海园五景是:眉寿堂、土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是: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后来又增建熙春亭、茹亭、伞亭等。
进款庄花园门后,迎面有一照壁,右即为眉寿堂,穿过花廊,可到土秋阁,阁前有鱼池。阁左为真率亭,面海依山,绕以围栏。四十四桥从亭畔入海,桥长100余米,曲折玲珑,涨潮时桥下碧波翻涌,落潮时桥下又是一片海滩。桥中有两石相叠,一边刻有“海阔天空”,一边刻有“枕流”,这就是枕流石。四十四桥尽头即是招凉亭,由此登山,即进补山园。园中主要景点是“十二洞天”,俗称猴洞,也称迷魂洞。为人工假山,经精心设计而成。
在鼓浪屿上,还有两处景卢值得一游:一处是林巧稚纪念馆,另一处是郑成功塑像。
林巧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她从医60多年,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中外婴儿,这些婴儿如今有的已儿女成群,有的已当上了爷爷、奶奶,而她一生却孜孜求学,孑然一身,终未成婚。这位受到多少人尊敬的医生,1901年诞生在鼓浪屿晃岩路的一座“小八卦楼”里。1983年病逝。次年,鼓浪屿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在“毓园”内建立了林巧稚纪念馆和塑像。“毓园”二字被镌刻在一块长方形的灰白色石碑上。林巧稚的塑像,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身穿白色大褂,凝视远方,神态安祥,表现了这位一生洁白无暇的女性形象。从“毓园”沿着一条起伏曲折的僻静小街向上步行,再稍微北拐一段路,便到了一处海岸小崖,崖上屹立着一个高达15。 7米的花岗岩塑像,这就是我国目前历史人物塑像中最高大的一座一一郑成功塑像。他身穿战袍,手按宝剑,头带帽盔,凝目远眺,威武地屹立在崖头。海浪昼夜不停地拍打着崖脚,发出阵阵底沉的声响,似乎叨诉着一个古老的故事:300多年以前,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收复台湾,在此披甲执剑,指挥舰只,训练水师。终于在1661年4月,他率领数万将士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成功,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宝岛台湾。
除郑成功塑像外,尚有郑成功纪念馆。位于鼓浪屿口光岩北麓,于1962年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建。郑成功纪念馆踞山临海,砖石结构,四周林木葱笼,鸟语花香。馆内陈列有郑成功的全身塑像,以及郑成功的玉带、龙袍残片,明代的各种兵器和台湾地图、高山族画像等。馆内还有大量政军要人和书法名家的题词和对联。
鼓浪屿西南部,原名旗尾山、旗仔尾山,现名英雄山。据说当年郑成功屯兵鼓浪屿,于口光岩设水操台,操练水师,在这座山和口光岩上插旗,远远望去,似旗头在口光岩,旗尾在此山,故名“旗尾山”。1949年,解放军解放了鼓浪屿,为志纪念而改名英雄山。山中植物繁茂,环境幽雅。
鼓浪屿上,亦以众多的西洋别墅建筑著称。登上鼓浪屿,绿荫丛中,点缀着幢幢小楼,红顶砖屋,十分迷人。尤其是鼓浪屿东部田尾海滨旁的观海别墅,更是夺人眼目。观海别墅原是法国领事馆,20年代初,有位华侨用自己在鼓浪屿建置的楼房同法国领事馆调换,修造观海别墅。当时填海造地,筑堤砌墙,还建造了一座高一丈左右的螺旋形天台,用以观看和收听汹涌澎湃的海潮。现在已辟为一个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