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预防接种(俗称打预防针)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疫苗)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人体,从而使某种传染病的得到有效免疫,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能力,并且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得到了预防和控制。

  通过疫苗接种,使天花,脊灰(小儿麻痹)病例得以消灭,麻疹等其他严重病症威胁幼儿健康的传染病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则可出院。幼儿注射完疫苗针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和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

  服脊灰糖丸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温度适宜的干净毛巾,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接种卡介苗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儿童接种后极少数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情况,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反应的处理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红肿直径0。5—2。5厘米为弱反应,2。6—5厘米为中反应,大于5厘米或超过5。1厘米,伴有淋巴腺或淋巴管炎者为强反应。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38。5℃以上为强反应。对一般反应不需特殊处理。中反应以上局部可给予热敷,口服解热镇静药或卧床休息。

  特殊反应

  ⑴晕厥:平卧、注意保暖、喝些热水或糖水,重者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⑵过敏性休克:平卧、安静、保温、注射肾上腺素后送医院观察,及时治疗。

  ⑶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水肿及过敏性紫癜,可用抗组织胺药物。紫癜发生较重者,必要时给予激素和止血药物治疗。

  ⑷局部化脓者:应区别是感染还是无菌化脓,前者以抗感染为主,必要时切开引流。若是无菌化脓则不可切开,以免造成伤口长期不愈,但轻者可做热敷,使其自行吸收,重者可用无菌注射器抽脓。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