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俗的演变

  风俗就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其大意就是说,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俗”。风俗的内容极为广泛,种类异常繁多,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心理、行为和语言三个方面。心理方面的风俗主要是指以信仰为核心、包括各种禁忌在内的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习尚,也称无形风俗,如古代社会里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行为方面的风俗主要是指与心理风俗密切关联而表现在诸如祭礼、婚仪、祈禳等仪式和岁时节日、纪念、游艺等活动上的习尚,也称有形风俗;语言方面的风俗主要是指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愿要求的传承性艺术,如神话、传说、谜语、谚语、歌谣、说唱等。

  我国传统风俗孕育发生于原始社会前期,发展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及奴隶社会。我国早在距今四五万年的“新人”时期就已经有了女性祖先崇拜的习俗和同一氏族内不得通婚的俗规。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氏族社会后期,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等进步生产活动,人们已经定居,并有了简陋的窖穴式房舍,出现了葬穴、氏族墓地、对偶家庭、男性祖先崇拜和农业生产上的点耕方式等等习俗事象。此外,还有服饰、巫术、祭礼、禁忌、神话艺术以至医药治病等等风俗习尚也都渐次形成,并在我国先秦古籍中都有记述和保存。

  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间的风俗随着社会制度的转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封建思想的深化而进一步发展和强化起来。这一时期,事鬼神、信卜筮日趋神圣和普遍,起宅造房、婚丧嫁娶都有许多禁忌习俗。比如东汉王充《论衡·诘术篇》引《图宅术》关于起宅造房的俗规中有云:“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因依五行之说,商属金,南属火,火能克金,故为不吉;征属火,北属水,水会胜火,也不吉利。“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汉魏时期,买卖婚姻甚为盛行,而且对婚后妇女有“七出”之规:一曰无子,二曰淫佚,三曰不事姑舅,四曰口舌,五曰盗窃,六曰妒忌,七曰恶疾。凡有此“七出”之一者,皆可由夫家休出家门。这一时期,丧葬习俗也向封建迷信进一步发展起来,如人死亡后停丧不葬,等待吉日。坟墓下葬,必择吉地。通行相墓之术,迷信风水之说。此外,围棋、象棋一类技艺性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很流行。六朝时人还有讲究避讳之俗,尤其是父讳不可犯。总起来说,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时期的风俗习尚在总体上处于严重封建化过程中。

  汉魏以后,隋唐五代以至宋各种风俗习尚与我国深化了的封建文化相融合,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展现了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社会历史的风貌,其中尤以饮食与服饰等项表现特别突出,显示了较高的文化生活水平。如唐人《食谱》就是我国总结饮食烹调经验的著名文献。唐代还生出许多杂俗,如把星辰崇拜发展到二十八宿,即祭二十八个星辰;又如斗鸡、走马、弄鹰风气也极盛。

  宋代风俗除沿袭唐代外,亦有所发展变化。南宋时已有火葬之俗,还有了水葬。总之,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是我国传统风俗的承上启下阶段,上古之俗到此或被变形运用,或被发展成完善的通例。唐宋风俗的鲜明特点是它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虚妄程度大减,生活气息浓厚起来。

  元明清三代风俗是我国传统风俗的近期阶段。这一阶段除了传承前代风俗外,随着封建制度由强渐衰的走向,风俗习尚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元代在宗教信仰上除以佛教为主外,道教势力曾一度大长,一时道观大增。有许多元时宗教俗规,诸如道士的来往留宿、生活作息、服装帽式等等具体规定,都为后世道观所沿续。元代民间技艺十分发展,各种说唱艺术、曲艺形式、杂技、武术等也非常繁荣。同时,信奉生辰八字、通行殡葬戴孝的风俗甚为盛行。明代婚俗中结婚时通行撒帐仪式,以五谷为撒帐之物,一边撒帐一边高唱撒帐歌。丧葬方面的习俗主要有土葬、火葬两种。清代风俗是我国传统风俗的最后时期。清代的封建统治对风俗的影响很大。在清代,信巫觋、崇鬼神、举赛会风气极盛。满族起自辽、沈,即有设竿祭天之礼,后又总祀社稷诸神祇于静室,名曰堂子。入主中原之后,这一古礼发展为祭堂子风俗。

  以京城北京为例,就曾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造祭神殿于堂子正中,汇祀社稷诸神祇。“岁正朔,皇上率宗室、王公、满一品文武官诣堂子,行拜天礼。

  凡立竿祭神于堂子之礼,岁以春季、秋季月朔日举行。祭日悬黄幡,系彩绳,缀五色缯百缕,备陈香..是日大内及军民人等不祈祷,不祭神,禁屠宰,不理刑名”(《啸亭杂录》),满民上下,皆以为俗。清代燕酬常仪也自有特点,如凡有喜庆之事,贺客来者必穿长衫加马褂。酒席待客,男坐于东,女坐于西,以北为上座。席首坐亲戚,席次坐邻友,再次坐宗族,故有一亲、二友、三本家之说。满族嫁娶礼俗很少指腹为婚,一般都是成年聘娶。辛亥革命后,我国传统风俗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总体趋势是封建性大大减弱,现代性渐渐增强,风俗活动方式呈现出日趋简略之势。风俗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实践活动产生、发展、变化的,特定的风俗是特定的社会时代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我国传统风俗是我国古代人民物质文化生产活动的产物,是我国古代社会风貌的生动反映,它同其他古代文化遗产一样,由于社会时代的局限,也有“良俗”、“陋习”之分。只要我们择优而娶因陋而弃,就一定会使传统风俗为今人树立时代新风尚再作贡献,同时,也使传统风俗自身获得健康发展。

  姓氏名字

  中国人的姓名很有特点,要说清它的特点,就必须从它的来源说起。中国人的“姓”,产生在母系社会。当时,人们为了区别婚姻和种族,就把姓作为一个家族的称号,以母亲的姓为姓。后来出现了父系社会,妇女从称姓变成了称氏,比如娘家姓李、婆家姓王,她就被称为王李氏,一般人也就以父亲的姓为姓了。这种演变始于战国以后。据宋初钱塘老儒所编《百家姓》记载,当时中国人的单姓已有408个,复姓76个,因宋朝皇帝姓赵,《百家姓》也就以赵开头,编成了四字一行的韵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吴沈的《千家姓》已载有1968个姓了。据近年《东西南北》杂志记载,目前中国人的姓已有4129个,其中单姓2288个,复姓1689个,余下的是三至五字的姓。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可见张、王、李、赵、刘是最多见的单姓,诸葛、欧阳、端木、公孙则是最常见的复姓。中国人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名字往往有一定含义,表示一定的愿望,如“富、贵、财、禄”是希望发财致富;“康、舰松、寿”是希望健康长寿;“栋、杰、竣才”是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材等。同姓人的名字要按辈排列,而同辈人的名字往往取一个相同的字。一般人有小名(孩童时用名)和大名(上学后用名或成人后用名)。名人还有字、号或者笔名。如文学家鲁迅就是笔名,他本姓周,名树人,字豫才。今人比古人限制多有减少,现在一般都可自由命名,甚至不一定按辈排列了,名字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了。此外,中国男人和女人的名字也有区别。男人多以雄壮的字眼取名,如“峰、良、栋、生”;女人多以美丽的字眼取名,如“珍、琴、花、芬”等。传统单姓姓名多为三字,前字为姓、中字为辈、末字为名。为了易写易记,现在单名增多了,即前字为姓,后字为名,故重名现象也多起来了。

  干支纪年

  我国远在奴隶社会初期就有了历法,“干支纪年法”,又称“甲子纪年法”,便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古老的历法,这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记载。

  因它与我国的农事活动有密切关系,故又通称“农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以哪个月为一年的开始,曾经几度变更。汉武帝改用太初历,重按夏代历法,以正月为岁首,此后约两千年间,一直沿用了下来,俗称“夏历”即由此而来。“农历”与“夏历”是同一回事。“干支纪年法”就是以甲、乙、丙、盯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总称“天干”)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总称“地支”),两两相配,依次组合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以至癸亥等六十个名号,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这60个名号又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分别代表60年,为一个周期;然后再从甲子到癸亥,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如清朝建国于公元1616年,这一年是丙辰年,60年后的1676年便又是丙辰年了。如前所述,干支纪年是以天干与地支名号错综参互、两相搭配而成的,所以又叫“六十花甲子”。中国人习惯把60岁的人称为“年满花甲”,由来即在于此。相传,干支为远古先人所创,到黄帝时始以干支相配。东汉以前仅用它来纪月、纪日,从东汉光武帝建武25年以后,开始为纪年,其后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按照干支纪年历法,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为12个月,354天或355天。比回归年少10天又21小时,故又设置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民谚说:“三年两头闰,闰着又不闰,”就是这样来的。闰年为13个月,384天或385天。我国古时候不仅用干支纪年、纪月,而且用来纪日、纪时。不过现在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已不常用,唯有干支纪年尚在使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正式采用公历纪年,即太阳历,简称阳历。

  但是,由于我国农历沿袭时间较长,人民已成习惯,并且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并没有明令废止实行农历纪年法。

  在我国广大农村,目前,“农历”还仍旧相当广泛地被使用着。

  廿四节气

  我国很早就使用夏历,但在夏历中,每年的日期和四季的变化,总是不能很密切地配合起来,不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因此,我们的祖先又根据丰富的农业气象经验,创造了节气,以弥补夏历的不足。秦汉之际,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是一部简要、明确、灵活而又紧密结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事历,与夏历配合使用,十分方便,长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特别为广大农民所喜用。24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24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列在12个月里面。在月首的称“节气”,在月中的称“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顺序说来,24节气的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节气,按其内容可分四类;一、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共八个节气。二、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和小寒、大寒五个节气。三、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四、反映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24节气的释义为:立春——这一天春天开始;雨水——雨水将多;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这一天起冬眠生物将醒;春分——春季3个月90天的一半,这一天昼夜平分;清明——清净明洁,这一天起草木萌芽;谷雨——雨生百俗,这一天起雨水加多;立夏——夏天开始,植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小满——麦粒即将饱满,这一天起植物即呈欣欣向荣的景象;芒种——指麦种,从这一天起是播种最紧张的时机;夏至——日影长至终极,这一天起开始炎热;小暑——气候炎热但还未到极点;大暑——炎热到极点;立秋——这一天起,秋天开始;处暑——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白露——地面水气凝结为露,天气开始转凉;秋分——秋季3个月90天的一半,这一天昼夜平分;寒露——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意为气候即将逐渐转冷;霜降——见霜;立冬——这一天起冬天开始;小雪——降雪而还不多;大雪——雪将由小至大;冬至——日影已短至终极,这一天起寒冷降临;小寒——天气寒冷而还未到极点;大寒——冷到极点。

  十二属相

  用动物来代表年,确定人的属相和年龄,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我国古老的农历纪年,是以“天干”10字与“地支”12字搭配组合而成的。

  后来民间又以12种动物与12地支配合组成十二属相(又叫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凡是“子”年生的人,其属相便是“鼠”;“丑”年生的,属相便是“牛”;“寅”年生的,属相便是“虎”,以此类推。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个属相,属相是中国人记忆和推算年龄的特殊符号。关于12属相,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远古时候,黄帝要挑选12种动物值班。为此举行了一次动物赛跑会,以便依名次先后,来安排它们的值班时辰。结果是牛跑得最快,但是狡猾的老鼠却爬在了牛背上,将到终点的时候,老鼠从牛背上跳了下来,抢了个第一,牛得了第二。下面的名次便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于是黄帝按照这个次序安排了它们的值班时辰。

  流传至今,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这样定下来的。传说虽然荒诞,但十二属相之说至少在东汉时就确实已经有了。王充《论衡》中的“物势”篇和“言毒”篇里,以及《月令问答》、《抱朴子》等古书中,都曾说到过这回事。同时,《宋史》吐蕃附传中还有记载:宋仁宗时,西部厮啰有一次向宋廷使者谈到了12辰属,并说到兔年、马年等。这说明十二属相不仅在汉族中有,少数民族中也有。用十二属相记岁历来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以往有人借十二属相宣扬“阴阳五行”、“属相定命”、“生肖相克”等封建迷信思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相信了。

  自然崇拜的产生

  人类的原始时代是指从人类产生到使用文字来记事的那一个漫长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端很不好确定。根据考古的发现和研究,人类早在700万年前就产生了,而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是在300万年前。此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类,先后经过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旧石器时代是指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时代,与此相联系的经济生活方式是渔猎和采集食物;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这时的人类已发明了农业、畜牧、制陶和纺织。从我国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看,新旧石器时代的交替约在距今8000年前。新旧石器时代组成了原始时代的主要内容。

  人类在原始时代,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人类的生存在当时又是完全依赖自然界的。由于认识水平低下,原始人的思维具有一种直观的性质。

  当某天的食物获得很多,而有时又很少时,他们就相信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背后左右这一切,并根据自己的特征来类推万物,这样就出现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所谓“万物有灵”,就是指原始人相信自然界的一切东西都和人一样,有一个灵魂,有喜怒哀乐,它们掌管着自然界的变化。“万物有灵”观念使人类赋予了自然物和自然力以生命、意志和伟大的能力。当人们开始耕种时,相信土地有灵,便祈祷它,希望它给人们带来好收成。这种对自然物的崇拜就叫“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在原始人群中最先产生的信仰形式,这是因为人类最初的认识必定是同生存问题密切相关的,而人的生存又是一种完全依赖自然物的生存。所以自然崇拜又是人类最早的信仰习俗。

  世界各国手语

  手语是人类交际必不可少的手段,其地位十分重要。据语言学家统计,人们的情感交流7%靠语言,38%靠语调,而手语竟占55%,从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著名演说家克文季利安编纂的两卷集《手语大典》,到现代哥伦比亚出版的两卷集《手语大典》,人类积累的手语总数达70多万个,比当今世界上任何一部词书收录的词汇量还要多。

  手语的产生贯穿于人类进化的全过程,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饶有风趣,颇具魅力。下面就让我们徜徉于千姿百态的手语世界,去感受其独特的神韵和奥妙吧!

  风格迥异的否定手语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阐述否定手语的起源时,曾追溯到婴儿吸足乳汁后离开母体的摇头姿态,并据此认为这就是否定手语的最初萌芽,且适用于一切民族。但事实却不然,外国旅游者在保加利亚经常闹笑话,抑或做出荒唐事,原因就在于该国的手语与众不同,点头表示否定,摇头则成了肯定。

  美洲印第安人表示否定的惯用动作是先屈肘,然后将手从面颊移至肩部。

  阿拉伯人表示婉拒通常作抵头状,同时弹出一声响舌;当坚决不同意时,一般先咬住右手拇指甲,然后迅即放开前伸。对土耳其人来说,大都是努嘴,下巴上抬并眯缝眼睛弹响舌头。日本人的动作是手心朝里反复挥动小臂,或举手后垂直移动手掌至面颊,在有些场合也可朝上伸出食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否定动作毫无二致,都是在胸前平摊双手。马来人干脆就垂下眼皮,以不屑一顾表示否定。

  妙趣横生的问候手语

  不同民族相互间的问候手语也千差万别。拉美男性多习惯于程式化的拥抱:先将头放在对方的右肩上,用手拍三下背,然后换成左肩,也拍三下背。

  波里尼西亚人的见面礼通常是边拥抱边互相揉背;一些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在相遇时往往把拳头轻轻地击在对方的头部和肩部以示亲热。

  库尔德人相逢必定是右手相握并高高举起,尔后相互亲吻手背。拉普兰人邂逅则是各自揉揉鼻子。萨摩亚人的问候手语更是独树一帜,每逢知交见面,彼此总要用鼻子闻个遍。

  埃及人和也门人的问候方式犹如敬礼——都是将手掌紧贴在前额部。

  在非洲,一些民族的问候方式是馈赠南瓜,其动作要领是右手持瓜,左手托住右手。但更多的人则以拥抱和碰碰面颊表达良好祝愿。而我们汉民族的双手合十作揖则充分显示了礼仪之邦的丰采。

  奇特别致的告别和招呼手语

  有一些民族所习惯的告别方式在其他民族不一定能理解。安达曼群岛居民在别离时总是把对方手指放进自己口中并轻轻吹气。俄罗斯人的传统方式是忽上忽下地招手,它源于拉美人邀请贵宾时的习俗。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比较流行的告别手语就是手心对着客人左右摇动。

  在打招呼方面,斯拉夫民族均使用招手动作,但手心一律朝里;但西班牙人、拉美人及部分意大利人和非洲人的招手恰好与其相反,即手心朝外招手。生物学家就此指出,其间的差异系由人种肤色造成,因为招呼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让对方发觉,而皮肤黝黑者的手心较身体其他部位明显,能见度好,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手心朝外的招手方式。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它极易被当作“滚开”的同义语。

  绘形绘色的手语交谈

  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某些土著中还保存着禁用语言交换的习俗,如遗孀逢丈夫出殡日、小伙子被封为男子称号,以及妻子送丈夫外出放牧等等均需保持沉默,而此刻的传情达意只能凭借手语和形态变化。据一些旅澳游客说,他们曾在当地一个部落里,亲眼目睹两位妇女不发一言,竟然“交谈”得绘形绘色,滔滔不绝。

  美洲人的手语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的古印第安人和玛雅人的手语:右手食指伸出表示“你”,左手食指指自己耳朵表示“注意”,两个手语合起来即为“你注意听”,十分传神。

  最近,德国著名史学家胡姆博尔特曾对南美的俄利诺科河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他发现印第安人各部落的语言都不尽相同,但靠看手语的补充,双方的沟通丝毫没有困难。

  西西里岛居民普遍爱用手语也有久远的历史渊源。相传古时该岛一位暴君狄奥尼西慑于臣民的反抗,曾严令禁止公开交谈和辩论,违者将受到严惩。

  可是,这一措施实行之日,也就是手语盛行之时。后来,该岛又相继被讲各种方言的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哥特人及阿拉伯人征服。因此,复杂的语言环境也就造就了特殊的交际方式。该岛手语较其他地区发达也就不足为怪了。

  难分难解的手语差异

  每一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土人情,手语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应当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成分。因此,手语的表达必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喜悦和夸耀的场合,西班牙人、哥伦比亚人和墨西哥人的动作是合拢三个手指放在唇边并发出接吻的响声,巴西人则把合拢的三个手指置于耳垂附近就行了。

  在这方面,日本人与欧洲人的区别也相当大。日本人在洋溢热烈气氛的场合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支持;可是在英国的音乐厅或剧院,只要有人在款款地有节奏地击掌,那并非是为演出喝采,而是发泄不满,要演员快些离开。

  在提醒别人“要小心”时,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拉美人做的手语都是将左手食指放在下眼皮部位;而在奥地利这却是蔑视的象征。

  俄罗斯东部与日本相距不甚太远,但同是一个将手放在脖子上的动作,俄罗斯人就理解为“吃饱了”,可是在日本人看来,则意味着凶多吉少,或面临失业,或是杀身之祸。

  同是一个从上向下抖动手腕的动作,在西班牙语系的拉美人中间意思也不尽相同。在古巴、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它含有一种惊羡的意味;“棒极了!”可是在秘鲁,它却是贬义:“真见鬼,反倒我错了!”在智利,它的解释则是“闯祸了!”然而在厄瓜多尔,该手语仅限于妇女和儿童,其意思是“要出事了!”

  在我国西藏,当行路人伸出舌头让迎面的陌生人看时,说明他对来者非常友善,其含义是:我心地善良,值得信赖。但是在汉族人看来,它却是做亏心事后内心自责的暗示,或是临危惊恐的一种体态反映。

  浓妆淡抹的手语风格

  英国心理学家迈克尔最近在作环球旅行时查明,芬兰哨兵用手语交谈只需一次,意大利人是80次,法国人是120次,墨西哥人则多达180次。

  俄罗斯人表达情感比较崇尚含蓄,谁要是在告别时使劲挥手,那准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同时,俄罗斯礼仪还规定说话人不得用手指指人和物;但西班牙人和拉美人就无此禁忌,他们在交谈时往往大量使用手语,并辅之以头部及面部表情展示其内心世界。这种言语与手语的交融,的确使交谈充满艺术感染力。

  古巴素有手语王国之称,因为那里不仅继承了西班牙人的风俗习惯,而且还保存着非洲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古巴人的手语颇为世人所称道。前不久,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就发生了一起手语趣闻。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古巴女教员在讲授拉美文学史时,通常都伴以神采飞扬的形体动作,但当她获悉系主任要将讲课录音交给其他班级听时,就不无恼怒地争辩道:“不亲自看我讲课,学生能理解吗?”最后的胜利者自然是这位女教员。

  手语是形体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并已展开对职业手势、演说手势的专题探讨。可以相信,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尤其是电影和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广泛深刻影响,人类交际的这一独特方式将会更加异彩纷呈,璀璨夺目。

  礼仪奇观

  碰鼻礼

  新西兰的毛利人非常好客,也很讲礼貌。在专门为来客组织的欢迎仪式上,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非常热闹。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最高敬礼,主人要与客人鼻尖相碰,并且相碰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

  纳莫斯德

  印度人见面时说的“纳莫斯德”,是致敬之意,它不分时间,随时可用。

  两人见面以后,不仅使用上述用语,还有各种体态举止。一般是两手合掌,或是举手示意,两手空着时,则合掌问候;若一手持物,则举右手施礼。合掌之高低也有讲究,对长者宜高,两手至少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则把双手在位于胸口和下颔之间的地方合拢。若久别重逢,或作远别,或有大事发生等,则拥抱。拥抱时,彼此的双手搭在肩上,先是把头偏向左边,胸膛紧贴一下,然后把头偏向右边,再把胸膛紧贴一下。有时,彼此用手抚背紧紧抱着,以表示特别亲热。此外,对于尊长,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行摸脚礼,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表示自己的头同长者的脚相接触,以示尊敬。

  见面礼

  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人们见面时,双方先互相伸出两手,然后躬下身子吹几口气。

  中非某些部落向人问好时,两手紧握放在胸前,然后微微点头,拍几下手掌。

  非洲坦噶尼喀湖畔的部落见面时,先拍肚子,然后鼓掌、握手。

  大洋洲一些岛屿上,人们相互用中指勾住,把对方略向自己身边拉一下。

  太平洋巴斯赫群岛的居民行礼时,先站得笔直,两手握拳高举过头,然后把拳头放开,自然放下来。

  日本库页岛和北海道的土著民族见面时,双手合什举向前额,掌心向外摊开,然后拍拍自己(男子拍胡子,女子拍嘴唇),再握手。

  有些马来人见面时把手指并在一起,互相把手面手背轻轻地拍一下,然后把手贴住嘴唇或额角。

  在丹麦,女人特别是未婚女人对有身份的男子要行屈膝礼,同时把手伸给对方。男子相逢握手时,切不可四手交叉,否则对方就认为这是触霉头的事。

  手势

  很多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喜欢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相同手势所表示的意思在世界各国千差万别。

  在美国,数数是从拇指食指开始,向小指方向数过去。所以“二”的手势就相当于中国“八”的手势。拇指朝下,表示“差”或“坏”。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圈,剩下的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表示“OK”、“同意”;而在巴西,这个动作表示“肛门”,巴西人表示“OK”、“同意”是握紧拳头,冲空中伸出拇指。

  在拉丁美洲国家,手心向下表示动物的高度。表示小孩的身高要把手心向左或向前,手指第二关节弯曲。如果用手心向下的方法表示孩子的身高,会被看作有意侮辱人。俄国人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了;而日本人做此动作却表示被人“炒了鱿鱼”,即被开除了。

  意大利、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人用左手食指放在下眼睑上往外一抽,表示提醒别人注意;如果您跑到澳大利亚去做这个手势,就会惹来麻烦,在那里,这个动作是表示蔑视。

  日本人鼓掌用手指击拍表示欢迎,在英国却意味着演出不成功。

  将手朝下一挥,在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意为“好样的”,而在秘鲁却表示“弄错了”,在智利又成为“瞧,出什么事了?”

  北美达科他的印第安人,屈臂用食指指胸为“我”,伸臂指前方表示“向前去”,握拳急向下落表示“到家”,三者连贯起来意思就是“我要回家”。

  待客浴

  洗澡是巴西人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当地一则民谣中就有这么两句:“假如没有洗澡,我们怎么能活好?”洗澡于是就成为巴西人待客的一种礼节。如果您有机会去巴西印第安人家中做客,好客的主人或许首先不请茶、不敬酒,而是热情地拉您下水,一起“跳河”。您或许会说您刚洗过澡,主人还是要拉您去。他们认为在小河清溪中一次又一次地洗澡,一天洗上10多次,这是对客人最尊敬的礼节,次数越多表示对你越尊敬。

  罕有的民族

  世界上有极少数民族迄今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有的仍保持着极其独特的习俗。

  不会说话的民族

  波利维亚的克曼加——印第安族人,4万多人没有一个会说话的,只能用手势交谈。

  不会笑的民族

  斯里兰卡的惠达族人,从来不会笑,也没有露过笑脸。为什么他们不会笑,专家至今也未搞清楚。

  最矮小的民族

  在孟加拉部丹仑山生活着世界上最矮小的人类,他们被称为世界唯一的“小人族”。小人族发育成熟时,身材最高的也不超过1米。比扎伊尔的赤道森林中“俾格米人”还要矮校由于语言不通,至今专家还没有了解“小人族”的族谱和来历。

  视力全无的民族

  在墨西哥西马德雷山区的原始森林中,隐居着一个瞎子民族。村内所有的人全都是盲人。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人并非一出世就是瞎子,而是由于一种奇特的尾线虫通过苍蝇作媒介,进入婴儿血液,在眼球大量滋生,破坏视神经,才造成失明。

  数字的起源与发展

  即使目不识丁的人,通常也会数数,例如一本书,二棵树,三元钱等。

  但纵然是饱学之士,也未必尽知数字的身世和情趣。

  早在远古时代,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群体生活的原始人,尽管对大自然了解得还非常肤浅,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但已对“数”有了朦胧的认识。

  那时,原始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天能不能猎取到猎物或采集到野果,有就可分而食之,无就得挨饿受饥,这其中的“有”和“无”的认识就产生了最初的“数”的概念。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有”的认识又渐渐地产生了“一”与“多”的区分: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人只有一个头,一堆野果是由一个个(多)野果组成的,一群山羊是由一只只(多)山羊组成的等。这种现象在人们意识中无数次的反映,于是自然数“一”概念便产生了,这种从“有”中揭示出“一”与“多”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数的一个了不起的飞跃。

  但数字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路程,约在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整个地中海及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时,他们创立了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用七个基本数字I、V、X、L、C、D和M分别代表“一”、“五”、“十”、“五十”、“一百”、“五百”和“一千”,用Ⅱ、Ⅲ表示“二”和“三”,再用Ⅳ和Ⅵ分别表示“四”和“六”,用Ⅸ和Ⅺ分别表示“九”和“十一”。

  其中的奥妙是若较小的数字紧靠在较大数左侧,则表示两者相减;若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右侧,则表示两者相加。罗马记数的特点不是采用位置制,而是采用加减法的规则。而今天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要比使用罗马数字简便得多。

  但有趣的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由印度数码经过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演变而来的。2000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1、2、3.9这9个数字,他们书写时用最右边的数字代表多少个“一”,其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十”,再左边代表有多少个“百”,如此等等,如 1996表示一共有6个“一”,9个“十”,9个“百”和1个“千”,这在今天就连小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把印度数码称为“阿拉伯数字”是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征服了从印度到西班牙的大片土地后,就吸收印度记数法并把它传到欧洲,欧洲人以为这一记数法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在史书上就记载为阿拉伯数字,延用至今。阿拉伯数字最大优点是除5外,每个符号只有一划,书写极为简便。但在当时用这种方法书写“三千又五”和“三万又五”很难区分开来。大约又过了一个世纪,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人又发明了一个代表“根本没有”的符号“0”,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表示3个“千”,没有“百”,没有“十”和5个“一”了。

  由于用这种印度数字进行数字运算,要比用罗马数字或其他符号方便得多,因此,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我国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迄今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在约1万多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出土的骨片上已磨刻有代表数字的简单符号,在距今7000年到5000年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一些彩陶上也刻画了表示数字和文字的简单符号,这些可能就是我国最原始的数字符号或文字。在距今3000余年前的殷墟一片甲骨上,已有从一到十的10个自然数,到了商代,我国使用的单字已达5000左右,这时除了从一到十的计数外,还有“百”、“千”、“万”专门数字,到西周钟鼎之中还用了隔位字“又”,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来,我国人民又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0”,它与阿拉伯数字中的“0”相比,可谓大同小异。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如“十条规则”,“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则举不胜举。而且,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如用数字做游戏,猜谜语,更有妙者,用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写出一付巧妙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数字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与它毫无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565写出来就是WOE,它正好是英语单词“悲哀”的拼写,因此西方人认为565为不吉利数字,而这种“数字术”一度时期在我国大地上也看好走俏。如有人如痴如醉地想弄到8888168这个电话号码——期盼“发发发发,一路发”,其实,数字和“发”是毫不相干的。

  符号的发明

  “△”中国在东汉——东晋时炼丹学家魏伯阳、葛洪等作符号,如“”代表水,“△”代表火,现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常将“△”代表加热。

  “+”德国乌特曼最先提出(1489年),1514年荷兰的霍克始用。

  “-”德国乌特曼最先提出(1489年),1514年荷兰的霍克始用。

  “×”英国昂特兰最先提出(1631年)。

  “。”德国莱布尼兹最先提出(1696年)。另说系哈里奥特首创。

  “÷”瑞士哈里希最先提出(1559年)。

  “=”英国莱柯特最先提出(1557年)。

  “>”或“<”英国哈里奥特最先提出。

  “()”意大利达鲁利亚最先提出(1556年)。

  “”德国鲁道夫最先提出(1521年)。

  “”出自希腊神话故事。爱神丘比特善箭,平时常以箭头向上斜挂背后,其形酷似“”。以后生物学家就用来表示“男性”。

  “”出自希腊神话故事。女神维纳斯,十分爱美,经常手不释“镜”,左瞧右瞧,梳妆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自认为天下“第一”美人。其中“○”表示小圆镜,“+”表示镜架。生物学家就用来表示“女性”。

  “东西南北”的由来

  我国古代的人们,在长期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辨认四方的知识,随之创造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字。

  东:其字形为日在木中,含义为旭日初升,旭日初生的地方就是东方;也解释为太阳出来的一边;它跟西方相对,古人以东方为主位。习惯上把东风指为春风。

  西:其字形为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演义为方位字“西”。也解释为太阳落下去的一边;它跟东相对,古人以西方为宾位。习惯上把西风指为秋风。

  南:其字形外框是“木”字的变形,里面的指方向。即草木接纳来自南方的充足阳光,就生育得枝繁叶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也解释为早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它跟北方相对,古人以面南而坐为尊位。习惯上把南风指为暖风。

  北:古人常把北字写成二人相背。我们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半球,为了更多地采集阳光,居室多为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背”也就演绎成了北方的“北”字。也解释为早晨面向太阳时左手的一边。古人以面朝北坐为卑位,北跟南相对。习惯上把北风指为寒风。

  气象学规定:风向指风的来向,并采用16方位法表示。即在东(E)、西(W)、南(S)北(N)四个象限内,再分别增加东北(NE)、东南(SE)、西北(NW)、西南(SW)以及北东北(NNE)、东东北(ENE)、南东南(SSE)、东东南(ESE)、南西南(SSW)、西西南(WSW)、西西北(WNW)、北西北(NNW)12个方位,合计16个方位即16个风向。

  此外,人们常说的买东西这个词儿,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某日上街巧遇挚友盛渔如,朱见盛手中提着菜篮子,便随口问道:“您干啥去呀?”盛答道:“买东西。”

  朱又戏问:“您咋不说买南北呢?”盛乃根据“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伍的道理,解释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与金在菜篮子都装得下;而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与水在菜篮子是装不得的。”从此以后,人们便只说买东西,而无人说买南北。

  造字与森林

  森林是原始人类栖息和生存的场所,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森林。作为记载着人类活动的文明的符号——文字,也和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现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能够辨认出很多与树木有关的字,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和转注字均有。但以象形字最多,如木、林、森等,如树种的甲骨文中有桑、栗、榆、杨、柳、松、栎、杞、楚、焚、柏、竹(古人认为竹子也是树木)等。指事的字如“末”,指木的上端为末;“本”指木的下端为“本”;东方的“东”是指“太阳升到树木间”(“东”的繁体字为“東”)的方向;“果”是指太阳升到树木上,已很明亮;“杳”是指“日在树下”,表示天已昏暗。形声字,如山麓的“麓”,因鹿一般在山脚活动,故“林下有鹿”,其音即为“鹿”;还有如甘霖的“霖”字,即雨在林子上下,音为“林”。

  甲骨文中有些比较复杂的会意字,如日暮的“暮”,古时的“暮”与“莫”是一个字,而“莫”在小篆中一看便知是指“日落于草间”,表示天色已晚;“朝”字,指“日已长到林间,而月亮已落于西方,天已黎明”;“束”,指把木绑在一起,称为一束;“朿”,指木上有刺,从而衍生出“棘”字;“采”是一只手在木上摘东西;“休”字就更形象了,指“人倚着树”即休息,这是古人在林中活动的最好证明。再如,古时候用一根木棍横着绑上两根短棍,便于脚踏掘地,就有了“耒”字,由此衍生出“耕”、“耙”、“耘”字等形声字。“农”在甲骨文中是“林”字下边一个“辰”字,“辰”是一种锄草的工具,故“农”字是指“伐林耕作”。另外“春”、“焚”等都有这种内涵。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