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生活的“全能冠军”——小学生项佳因

  顾惠梁

  一、全能冠军

  一说全能冠军,大家一定会想到体育。不过,我要介绍的这个冠军,是另外一种全能冠军,等我介绍之后,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去上海静安区体校课余游泳训练班,一定会发现:有一个相貌绝不比一般小朋友惊人,个头绝不比一般小朋友出众的,极普通的小姑娘坐在那里作画。10分钟一张速写,5分钟一幅素描,画出来的人物惟妙惟肖,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

  不一会儿,她又会穿上游泳衣,跳下水,按教练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完每一组规定的训练项目。而且,如果和那些少年组比她大三四岁的哥哥姐姐们比试起来,成绩不见得差!

  在音乐会上,她弹的月琴曲子,准会让你着迷;在日本朋友家里,收藏着她书写的大字条幅;上下学的路上,你还能听见她“叽叽咕咕”地念外语,当然,老师是广播和电视;她书包里总有几本“闲书”——寓言,故事,童话……

  前不久,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个人的书画作品展览,作者就是她——四年级(3)班的项佳因。最近,少先队四年级联合中队授予她“课余生活全能冠军”的荣誉称号。

  项佳因课余活动成绩好,课内学习的成绩也好。翻开她的成绩册,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数学成绩都是一连串的“优”。

  二、点、线、网

  项佳因有许许多多的爱好,她喜欢游泳,喜欢画画,喜欢写毛笔字,喜欢弹琴,更喜欢读书……这么些爱好,仅仅是一个一个的兴趣点,从兴趣点里,贯穿着一条毅力的线。项佳因正是从这些“点”起步,沿着毅力的轨迹飞快地跑着的。

  她创作的《数学比赛》、《淋浴》、《女斗牛士》等6幅美术作品,先后在市、区和中法儿童画展中获奖,《我爱祖国妈妈》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她画的速写、素描、写生数不胜数。几年来,她用坏4盒水彩笔,用尽3盒水粉颜料和4盒水彩颜料以及上百支木炭笔。

  她参加了文汇书法比赛,写下了“春满人间”4个大字,与各行各业的书法前辈竟秀;还写了“有志竟成”的大字条幅,赠送来访的日本朋友。据说,她练字写坏了几十支毛笔,写完了130本大字本。

  她还是个儿童,游泳成绩却达到了少年级的水平。为训练一个打水动作,每次就得连续做20多下……

  她前进了,在毅力的轨迹上坚持不懈地前进了,流的是汗,靠的是顽强的意志。

  课外兴趣爱好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相反,她考虑问题的思路倒拓宽了!奇怪吗?不奇怪,在每个兴趣点上,还延伸着一条“联想”的线,将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知识结成了一张网,一张创造性的能力网,触一发动全身,一种兴趣爱好的发展,会使“网”上的其它部分也相应地发展。也许,游泳池的水花,激起了她写作文的灵感;也许,绘画中的色彩配比,使她想到数学里的比例;也许,毛笔字的结构,使她感到乐曲旋律的和谐;也许……

  亲爱的少年朋友,如果你想确切地了解项佳因“联想”的奥秘,还是去问问她本人吧。

  三、两张时间表

  项佳因有一张自己的时间表:

  星期四去少年宫学书法

  星期六去少年宫学美术

  其它日子去体校学游泳

  回家以后:

  (1)检查作业

  (2)预习功课

  (3)写一张大楷

  (4)画一幅素描

  (5)……

  时间一经安排定,绝不随意更改,连做事情的先后次序都不能变动。瞧,她的时间安排得多么紧凑,多么有条不紊,又多么丰富多彩。可是,如果真正一丝不苟地执行起来,谈何容易!

  由于看电视太多,项佳因的视力下降了。为了保护视力,她规定自己每周只看一次电视,除此以外,尽管电视节目再好,也绝不去看。

  一想想看,电视机里正播连续剧,却让你去写字、画素描、或者做功课,你能不看电视而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吗?项佳因做到了,时间表上的每一条,她全部做到了,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凭着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

  也许你会问:我们每天布置的作业都做不过来,项佳因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呢?那么请你看一看下面这张四年级上学期的课程表:

  这张课程表和一般学校的课程表不一样:下午基本上没有课。但是,学生没有“放羊”、“自流”。学校成立了各种学科兴趣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科技制作、器乐训练和组织各种综合性的参观、考察、服务等社会活动。就是上午的课,也是活动课多,知识课少,并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将低年级的每节课缩短了10分钟;还把教材分门别类,该集中的集中,该分散的分散;在知识理解的问题上,对儿童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尽可能地在最短最有效的时间里,使儿童的学习,收到最好的效果。儿童们在这里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在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项佳因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四、我们的思考

  未来的人才必须从今天开始培养,而且只能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培养出来。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方向,项佳因就是他们用崭新的方法培养的一个现代人的雏型。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的起码素质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壮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多方面的才能,丰富的创造力。项佳因正是初步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别忘了,她只有9岁,她的路还很长,很长。她还是一棵幼芽,还需要细心地培植。但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培育下,她一定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相信,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育改革,不但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千千万万的项佳因式的幼芽能破土而出;我们希望教育改革的风,吹得更迅猛!

  在她的周围小力虎儿

  她是这样一个人

  你只要见她一面,就绝对不会忘记她那对眼睛。两粒晶亮晶亮的眸子,随着长长的睫毛上下一合一张,把探求、聪睿、洁净的光点,像播撒早晨的露水一样,拍打到你身上,渗透进你心田里。不由得,你便会亲近她,喜欢她,和她沟通起来。

  她叫苏丽。是太原市五一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也是太原市少年宫的小记者。她的作文,曾获校、区两级的奖励。

  她比班里的同学高半头。她的自信心就像她的个头一样,远远超过了她的同学。全班同学都佩服她,当然不是佩服她长得比他们高。

  她对老师说:“您对着麦克风讲演的时候,应该这样……”一边说,一边摆出自己认为正确优雅的姿势。尽管显得很幼稚,但她的神态,一本正经得简直像国家总统在对他的公民宣布法规。她完全忘记了站在她面前的,是比她大十多岁、给她传授知识的老师。

  老师说:“对苏丽,我恨她恨得要命,也喜欢她喜欢得要死。”因为,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往往使老师尴尬,既不能说她提得没道理,又难以一下接受。当然,她提意见和问题难免使用些不考虑老师面子的方法。

  她很佩服武则天。老师布置这一篇作文——《我最佩服的一个人》,苏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则天。

  刘阿姨说:“你可不能这么直通通的。这样写,不符合学校要求。”

  苏丽说:“我就佩服武则天。她干什么事都不依靠别人。她就特别相信自己。”不过,她还是听了刘阿姨的话,她打心眼儿里喜欢刘阿姨。

  她待人很有礼貌。可是,到她家送礼的人却喝不上苏丽倒的水。她说:“我就瞧不惯这些人。”

  她说她胆大,其实也不尽然。看完一些惊险侦探片和武打片,要不然,就不关灯;要不然,就得她“大块头”的爸爸陪着等她睡着才能离开。至少,也得把房间门打开,让她听见爸爸妈妈说话的声音,她才敢睡觉。

  她的自制力很强。哪怕是最吸引人的电视连续剧,她不完成作业,就会安安稳稳地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绝8不去看。她要求自己:自己的事,尽量自己来做。

  妈妈说:“我看苏丽主要是天分聪明。”

  多多少少有些“天才论”。

  爸爸说:“不对,主要靠培养教育。”

  彻底的唯物主义。

  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苏丽每人同意他们一半。

  爸爸、妈妈和她

  “报告苏老师,听写完毕。”厚实的男中音。是爸爸,规规矩矩放下笔,听候检查。

  “苏老师,能不能多给几分?”这是妈妈。

  “不行!”干脆利落,大红笔一挥,60分。小老师苏丽毫不留情。

  两个大“学生”只好无可奈何地相视一笑。

  这是苏丽家经常做的游戏。在小老师的红笔下,妈妈的得分,总赶不上爸爸。爸爸当然非常得意。

  另一场游戏——数学竞赛,爸爸可就不得不对妈妈甘拜下风了。妈妈总能想出好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同一道数学题。小老师在毫不掩饰地佩服,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思路也拓宽了。妈妈数学强,爸爸语文好。小老师对大“学生”如此评价。

  当然,双方换了位置,轮到爸爸妈妈考女儿的时候,苏丽往往是满分,因为“老师”是不应该发生错误的。尽管是小“老师”,她也应该是大“学生”的表率。当然,满分的前提很明确:必须全对。

  这是游戏,又不完全是游戏。谁能否认,做为老师的孩子,在这种游戏的平等气氛里,产生了倍受尊重的感觉,不知不觉把学到的知识牢牢记在心底深处了呢?

  跟苏丽一样,爸爸的个头也很高,一米八○,是个业余篮球运动员,比苏丽可粗壮多了。不了解情况的人,很难设想这个曾经当过“大兵”的大块头爸爸,会对女儿那么细心地关怀。

  不管是音乐会,还是体育比赛,也不管是服装表演,还是杂技马戏演出,只要有机会,爸爸妈妈就一定想办法搞到票,带苏丽一起观看。看完以后,全家一起讨论。女儿发表自己的见解,爸爸妈妈总侧耳倾听。看法不同便认真辩论一番,女儿坚持自己的看法,爸爸妈妈绝不强求女儿和自己的意见一致。

  不过,你可别以为爸爸不管女儿。有特殊情况,女儿回家晚了,爸爸会骑车跑到学校接女儿。他一定要亲自了解一下,女儿回家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当然,他绝不是为了限制女儿的自由。没有一个爸爸或妈妈在女儿回家晚了的时候不心焦。苏丽的爸爸从来不对回来晚的女儿发火。他只是心平气和地嘱咐苏丽:以后有事,事先打电话告诉妈妈爸爸一声。

  从苏丽还没上学的时候起,每天早晨,爸爸就带她一起跑步。

  “要让她喜欢体育运动。培养她争第一的意识。”爸爸这样说。

  爸爸也对苏丽讲大道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分不开的。个人学习好了,将来肯定对国家有利……

  真无法想象,有哪个孩子会对这样的爸爸有意见。

  奇怪,偏偏苏丽对爸爸有意见,意见还大着呢。瞧,她把爸爸关在门外,怎么叫也不开门,一个人在房间里噘着嘴生气,连晚饭都不吃了。

  就是么,谁让爸爸偏向老师来着?偏不理他!

  爸爸可没强迫苏丽出来不可。既然她生气,那就等她消了气再说。

  “那后来呢?”我问苏丽。

  “后来我就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地咬着嘴唇一笑,“一来,我肚子饿了,挺难受的。再说,爸爸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老师有老师不对的地方,可我也有错误呀。”她像花仙子小蓓似地一挤眼,冲我做了个鬼脸。

  我真羡慕苏丽有这么个好爸爸。

  让孩子时时感到大人尊重她,感到她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这,是苏丽爸爸教育苏丽的原则。

  刘阿姨

  刘阿姨是苏丽的邻居。也是苏丽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对孩子的教育,她可跟苏丽的妈妈爸爸有点小小的分歧呢。

  爸爸妈妈不主张苏丽看成人的文学作品。尤其不主张孩子看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电影电视。刘阿姨却不同:“让孩子了解这些有什么不好?从小懂得了人,将来进入社会,防卫能力就强。”

  苏丽当然同意刘阿姨的观点:“本来么,男女之间的交往,将来是必然的,为什么我们就不应该知道?”

  “看来你对这个问题有一定认识喽?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子汉呢?”我笑着问。

  苏丽头发一摆,说得干脆极了:“李向南。”

  “为什么?”

  “他胆子大,有主见,有开拓精神,不保守。”

  “谈谈刘阿姨好吗?”

  “刘阿姨可有意思啦。”一说起刘阿姨来,苏丽立刻眉飞色舞:“可是,说她什么呢?”

  苏丽皱起鼻子想了想,先乐了一下,眼睛一亮,说:“刘阿姨可有办法了。他爱人不会做饭,每天都是刘阿姨做。有一天,刘阿姨也不做饭了,吃饭的时候,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桌前,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动,后来呀,刘阿姨站起来,自己就做了一个人的饭吃起来,吃得可香了。叔叔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是没办法。”

  “后来呢?”我憋着笑问。

  “后来叔叔只好出去买了碗面条吃。”

  “再后来呢?”

  “没办法,他只好学了。”苏丽好像很同情叔叔,无可奈何地说。

  “他学会做什么饭了?”

  “煮挂面。”

  我开心地笑出声来。

  “真的,我看见了。”

  苏丽睁圆眼睛,订正得极认真。

  刘阿姨是展览馆的解说员,每次画展,刘阿姨总带苏丽去看。本来,苏丽对绘画不太感兴趣。渐渐地,解说员的口才征服了小苏丽,她一步一步走进绘画王国里,吮吸着艺术的乳汁,让自己在美的熏陶里更加充实起来。

  北方的冬天,雪景是迷人的。纷纷扬扬的雪花,会把你带进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里。

  “苏丽,玩雪去。”

  刘阿姨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叫苏丽。

  白皑皑的大地,白绒绒的屋顶,晶莹莹的雪花。纯洁的白色,把人的衣服色彩衬得更加鲜艳夺目:红的,一团火;黄的,一捧金;蓝的,一堆宝石;绿的,一方碧玉……

  刘阿姨和孩子们一块儿滚雪球,拍雪人,打雪仗。滚呵,闹呵,笑呵,朗朗清脆的笑闹声,震得雪花越发轻飘飘地舞起来。

  天上的雪花落在头上、肩上,地上的雪,沾在身上、腿上。飘飘扬扬的雪花里,远远看去,分不清哪个是阿姨、妈妈,也分不清哪个是孩子、苏丽。只能看清一个影子大些,两个影子小些。

  她们和洁白的雪,融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远远地,人们投向刘阿姨的目光充满惊异。

  是奇怪吗?一个大人怎么能和孩子一样?成何体统!

  是羡慕吗?童心不老的人是值得羡慕。

  我愿后一种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更多一些。不要光羡慕,也和孩子们一起,找回你的童心,下一代需要成熟了的童心。

  我真想采访刘阿姨。可惜,她出差了。不过,我相信,一定能见到她。

  老师和她

  就在全国少先队“创造杯”活动开展的同时,太原市要营造一条食品街。

  “我们也来设计这条街。”苏丽这样想。

  大胆的想法,富有创造性的想法!班主任张秀媛老师肯定、支持苏丽的想法。她发动全班同学和苏丽一起,详细制定了调查采访计划。

  苏丽不喜欢和老师一起采访。她觉得,和老师一起活动太受限制,不自由。不过,张老师例外。

  不要小看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后来建起的食品街式样基本一致。这,绝不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这天早晨,张老师走进教室,一眼就发现,班里以苏丽为首的几个交际能力强的同学的座位全空着。

  “人呢?”

  “找市长去了。”

  原来,大家在采访中间,发现食品街上,没有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服务的部门。孩子们找市长提合理化建议去了。

  张老师安心了。同时,她也激动了,这一代孩子,胆、识、能和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辈。张老师两眼潮湿了,渐渐盈满了亮亮晶晶的泪水。这泪,是为孩子们的这种精神流的,是感到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的泪。

  苏丽他们回来了,是副市长的专车送他们回来的。张老师让苏丽向全班同学汇报了副市长接待他们的详细经过。她打心眼里不责备孩子们这样的缺课行为。

  从孩子们的行为中,发现积极因素,进而建立牢固的自信心,这是张老师的教育原则。不少老师看法和张老师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对苏丽这样的学生。

  “苏丽只服张老师。除了代课班主任,她还能那么有礼貌吗?”

  “这孩子总跟别人不一样,爱出风头,追求名利,高人一等。”

  “这孩子不细心,不愿意打扫卫生,还总能找到理由。”

  “讲起别人来总是头头是道。”

  “她总像是满不在乎,恐怕将来要脱离群众。”

  “看来,踏实干的人将来大概吃不开了。”

  这些议论,都有各自的道理,都发自内心,都出于善意。老师们都希望苏丽成才。对这些老师的议论,不能也不应该武断地评价他们的对与错、是与非。

  苏丽对我们这样说:“我喜欢副市长,也喜欢张老师和刘阿姨。因为他们能像对待大人一样平等地对待我们。”

  “那你不喜欢谁?”

  “在采访中,有些叔叔阿姨对我们待搭不理的,好像说:你们小孩子算什么?我最不喜欢这样的人。”

  老师们,家长们,大人们,从苏丽的这些话里,从苏丽这个孩子身上,从她周围的这些人——爸爸妈妈、刘阿姨、张秀媛老师、副市长身上,我们联想到了些什么?又能受到什么样的启迪呢?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