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的成就
- 2016-12-28 09:24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黄道婆的成就
时至今日,“黄道婆”这个名字历经几百年始终铭记在世人脑海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作为后世为何始终怀念这个女性,究竟黄道婆的成就有哪些,她从黎族学成归家以后,是怎样带着先进的纺织技艺改变着当地的生活延续至今的?
黄道婆在织布
谈到黄道婆的成就,主要是她给江南沪地引入了棉花种植以及棉纺织手工艺,这是我国首次也是独有的一次手工业变革帷幕,极大的拉动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撼动了整个中华大地。
一方面,黄道婆从黎族引进了棉花种植,这也就给棉纺织带来了原材料,当时的上海地区从未有过棉花种植,黄道婆突破了地理、气候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顾虑,将整套种植技术引入并且保存了下来,直至如今都完好无缺。
有了原材料还不够,谈到纺织工序,黄道婆不但传承了黎族先进的技术、熟悉黎族的工具将之引进,此外,她还在黎族现有的基础上,与上海实地的生产现状相结合,不断革新、改进,创造出一大批新的更先进、更实用的工具。她发明了轧棉机,可以使棉花脱籽,不再需要手工一粒一粒剥,又省力又干净;她还发明了弹棉机,弹出来的棉花又松又快捷;并且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能同时纺三根纱;并且创造了“错纱配色”,织成的布花纹图案甚是美观,举世闻名。
黄道婆的成就难以用三言两语来形容,她让普通人家脱下厚重、粗糙的麻布,穿上了舒服美观的棉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水平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
黄道婆以其精湛的纺织技艺而闻名于世,但是极少有人了解到其他关于黄道婆的信息,甚至连黄道婆是哪个朝代都不清楚,那么真正历史上的黄道婆究竟怎样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呢?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泾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但当时正是烽火连天的朝代,上海作为富庶之地也难以幸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那么黄道婆是生活在哪个朝代才有这战火连天的状况,而后世又流传着哪些关于黄道婆的事迹呢?
黄道婆是中国卓越的纺织专家,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不仅提高了棉纺织工具的可操作性,还大大加强了布料花纹的可观赏性,所织的布花纹生动鲜艳。黄道婆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肯干、无私分享的杰出代表,深厚后世的爱戴。但是很多人只知黄道婆之名,却不知其他关于黄道婆的信息,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位伟大女性的生平,不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人,也不知道黄道婆是哪个朝代。其实黄道婆出生在南宋末年,死在元朝时期,是宋末元初的汉族人。
黄道婆被誉为元代纺织革新第一人,也被称作黄婆,于元贞年间赴海南学习纺织。元至元三年为黄道婆设立祠院,于清代的时候被称作“布祖”,1957年她的家乡上海为她建立了纪念墓园与纪念碑。
黄道婆发明了什么
黄道婆自从进入黎族以后,凭借自己的聪明与勤奋,很快就熟悉了所有的纺织工序与工具,因此回到自己的故土后,她将先进的技术带给乡亲们,除此之外,她不仅传承了优秀的纺织技艺,她还是个发明家,那么黄道婆发明了什么呢?
黄道婆发明的纺织机
一方面,她全面改革了棉纺织工具,比如带来了新的剥棉花擀籽法,她教妇女们吧籽棉放在石板上,用小铁棍来撵,这样就不必再用手一颗一颗地剥籽棉,一次性就能有个六七个,方便多了。但黄道婆并没有因此就满足,她不断寻求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某天她突然想到脚踏车的原理,心中豁然开朗,经过几天琢磨后,她造出了一台轧棉机,一人喂棉,两人摇柄,棉絮与棉籽被快速分离到两侧,又快捷又省力,乡亲们都开心极了。
除此之外,黄道婆还改进了弹棉花的工具,她加长弓身,弓弦以绳代线,用棒椎代替手指来击弦,这样弹出来的棉花又松又干净。还有纺纱工具,她造出了三锭脚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是当时全球最为先进的纺车,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发明。关于织布方面,黄道婆发明了什么呢?我们如今能穿上用上各式各样的花布料全都要得益于她的革新。她将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与崖州被的织法相结合,研究出配色、织染等工序,最终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花纹图案,艳丽如画,闻名全国。
黄道婆原名
很多在历史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大家都只会铭记她的绰号,或是根据她的成就来进行命名的一些称呼,如此以来,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姓名却反而容易被世人所遗忘。那么有卓越成就黄道婆的原名是什么,究竟有几人知道呢?下面听小编一一给你分析。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难道她姓黄,名道婆?其实不然,翻阅已有的资料,并没有找到关于黄道婆原名的相关资料,只是人们又会叫她黄婆,或者是黄母。从这点看来,黄道婆的姓氏可以确定了,她姓黄。那么道婆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年少的黄道婆,亲人都在战乱中相继死去,丢下小黄道婆一个人孤苦无依,小黄道婆为了生活给人当童养媳,但面对非人的虐待,小黄道婆出逃了。跑到她梦寐的拥有先进纺织技术的海南一带,跟热情好客的黎族姐妹生活在一起,并学习她们的纺织技术。
因为流落异乡,也没个落脚的地方,黎族的兄弟姐妹就让她借助在当地的道观了,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所以才有道这个称呼。那么婆就更简单了。黄道婆离开家乡的时候一片战乱,后来南宋覆灭,元朝改变了统治策略,黄道婆又一心想着家乡落后的纺织技术,便不舍的离开了黎族姐妹,回到家乡,为家乡的纺织技术贡献一份力,那个时候的黄道婆已年老,人们用婆来叫她刚好。黄道婆就是这么来的。
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
中国古代历来传承着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这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持续到元代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女性纺织业的形式与内容却因为一个女性人物而发生着悄然的改变,这个人就是黄道婆。
黄道婆教授乡亲新纺织技术
古时候,原本只有丝纺织与麻纺织,富贵人家通常穿顺滑轻薄的丝绸,而它昂贵的价格对寻常百姓而言则是完全无力负担的,因此大多数人民只能穿又糙又重还不透气的麻布,穿在身上十分难受,而如今我们能穿上舒适的棉布,则是得益于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造福于大众,使元大妇女的麻纺织逐渐转变为棉纺织,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当年的黄道婆从夫家逃出,来到遥远的海南学习黎族先进的纺织技术,她勤奋刻苦,熟悉了所有工具,织布如梭,最终回到故土。老年的她将学到的手艺交给乡亲妇女们,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革纺织工具,制造了新型的擀、弹、纺、织众工具,革新了沪地棉纺织的旧貌。
首先,黄道婆创造了新的擀籽法,使妇女不用辛苦地用手指一粒一粒剥,而是借用小铁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为了使擀籽能够更快一些,她借用脚踏车原理,制造了轧棉机。此外,她还将一尺长的小弓加为四尺多,弓弦以绳替弦,不再用手指拨弦,而是用棒椎击,弹起棉花来又快又松,还十分干净。还有三锭脚纺车、织布机以及染色工艺,等等诸多方面都幸亏了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使整个社会的棉纺织面貌焕然一新。
黄道婆哪里人
黄道婆,被称为布艺的始祖。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个女人出生在哪,到底怎样的山水才能孕育出这么好的人才,俗话说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黄道婆就生在人杰地灵的海滨地区。她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
黄道婆书籍封面
黄道婆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处在南宋时期,备受侵略,人们生活困苦,名不聊生。小黄道婆就是在这个时候降生在长江之滨,年少的她,因为战乱,亲人都相继离她而去,留她一人在世上孤苦无依。但是小黄道婆很努力,也很勤奋,跟着周围的相亲努力劳作。下田,剥棉花籽,弹棉花,织布等能干的,小黄道婆都努力学着去干。但是由于年纪太小,经验也不足,弹出来的棉花,织出来的布哪赶得上那些成年人。
在那个年代,成年的妇女即使有手艺也很难养活自己,更何况年仅十几岁的黄道婆,没办法,黄道婆就只有去到富人家给他们当童养媳,每天做牛做马的伺候一大家子人。那个时候的黄道婆已经深深的喜欢上纺织,整日有空就钻研,但那个时候长江之滨的技术并不发达,小黄道婆也只能自己瞎钻研。
后来由于难以忍受婆家的虐待,黄道婆出逃了。逃到了纺织业发达的黎族的部落,在那里学到了很多技术,并且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改进,对以后推动家乡的纺织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黄道婆在黎族少数地区生活了三十多年,可以算那里的一份子,但追本溯源,她的根还是在长江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