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中国司礼秉笔太监

  魏忠贤中国司礼秉笔太监

  明朝初年的时候司礼监等监都会设立“太监”职业,以及左右少监各一人。后来因为编制的扩张,和分工的细分,各监都设立了“掌印太监”。司礼监就是掌印太监为首,下面有秉笔太监等职位,也就是说秉笔太监是掌印太监的下属职位。

  《侠隐记》中王新民版魏忠贤

  明代没有宰相,所有的奏议都要由皇帝朱批,但是有时候事物繁琐,所以很多时候皇帝一个人是没有能力处理这么多事情的,于是就有了秉笔太监代为朱批的制度。魏忠贤一个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竟然也坐上了这样高的职位,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左右朝廷朝政的高官。魏忠贤利用两个识字的太监为自己效命。而当时是掌印太监的王体乾虽然在职位上比魏忠贤高,但是他却被魏忠贤管的服服帖帖,还心甘情愿为魏忠贤所用。

  当时魏忠贤这伙人可以说是一时间呼风唤雨一手遮天,魏忠贤和客氏两个人狼狈为奸,宫中无一人敢和他们作对。这个时候朝中的党派斗争越来越激烈。东林党的大臣掌握着主要的权利,但是他们有对魏忠贤和客氏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不服,向皇帝弹劾。魏忠贤于是处心积虑的要把东林党铲除干净,于是与东林党作对的官员纷纷都转投魏忠贤的门下,魏忠贤利用东厂和锦衣卫两个部门,对东林党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活动。许多东林党的忠臣都在魏忠贤的手段之下受到迫害而丧命,东林党人遭到戕害,这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魏忠贤是好是坏

  在我们的印象中,魏忠贤就是一个十恶不赦,谄媚逢迎,艰险阴狠的小人形象,这都是因为近些年许多电视剧对于魏忠贤这个人物单一的刻画造成的。魏忠贤确实有这样一面,但是魏忠贤也有另外的一面,这一些的性格因为剧情需要都没有被影视剧所呈现出来。所以要判断魏忠贤究竟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判断依据还是要更全面一些的好。

  黄志忠版魏忠贤

  最可悲的是,历史上有了一种新的说法,有人认为明熹宗并非像人们所认识的一样,是一个只知道玩木头雕刻的庸懦无为的“木匠皇帝”,而是一个非常聪明,在政治、军事方面都非常有才能的皇帝。那么这样,魏忠贤掌权时期的所作所为明熹宗能够容忍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了。也就只有一个说法能够说的通了,就是魏忠贤的行为都是得到了明熹宗的同意的。换句话说,魏忠贤只不过是明熹宗的一枚棋子,那么评价魏忠贤的好坏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而且魏忠贤掌权时期,重用了袁崇焕等明朝的将军,关外也常常传来捷报,皇太极被明军打的躲回了盛京,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中不久身亡,这些都是魏忠贤掌权时期的成果。另外魏忠贤对江南商业的征税也使得国库充实,而出身农家的魏忠贤体恤农民,不给农民加赋,也算是好事一件。至于魏忠贤残害忠良、只手遮天的事情,功过簿上后人也自有评说。好坏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已经不足够评价魏忠贤这样的人了。

  魏忠贤后代

  人们都知道大奸臣魏忠贤是个宦官,所以讨论他有没有后代似乎没有必要。魏忠贤是在二十一岁才进宫的,他在当太监之前是结过婚的,还有个女儿。

  魏忠贤画像

  因为魏忠贤年轻时家境贫寒,又好与人赌博,令人不齿的是他当时决定进宫当宦官来躲债,为了凑齐路费,他竟然在市场上把女儿卖了。现在只知道他这个女儿被卖给一户姓杨的人家做童养媳,长大后过着贫困的普通人的生活,所以魏忠贤是没有直系后代的。也许魏忠贤还有亲戚,他们肯定有后代,而且魏忠贤得势后,收了很多干儿子,不过他们都是看到依附魏忠贤有利可图,没有常人的父子亲情的,这些人在魏忠贤死后,迅速土崩瓦解,他们都极力撇清与魏忠贤的关系,根本不可能认为是大奸臣的后代。另外,魏忠贤由于生前做了很多坏事,百姓们都对他恨之入骨,只要遇到说是魏忠贤的亲属,谁都恨不得将他们粉身碎骨,所以即使是魏忠贤的亲戚,都纷纷为了避祸而改名换名,过上隐姓埋名的日子,更是不敢招摇,所以现在魏忠贤的后代很难找到了。

  不过由于市场经济下,人们为了给自己所在地搞一些名人故居之类的有些旅游价值的地方,于是就有山东即墨的一个小渔村宣称村里的一栋明清建筑就是魏忠贤的故居。村里老人说,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从河北迁过来的,还是个太监,所以怀疑是魏忠贤。不过是真是假,只是众说纷纭。

  魏忠贤怎么死的

  魏忠贤的死要从崇祯皇帝上位开始说起,天启皇帝突然暴毙,崇祯皇帝慌里慌张的没有丝毫准备就继位了。但是崇祯皇帝表面不动声色,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因此魏忠贤一党还在想着自己能不能侥幸逃过一劫,继续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

  马书良版魏忠贤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非常顺利,崇祯皇帝和天启皇帝一样非常器重魏忠贤,该赏就赏,绝不吝啬。折让魏忠贤一党感觉到了希望,但是魏忠贤自己却没能沉住气,前去试探崇祯皇帝,说要辞了东厂都督一职,崇祯皇帝还劝魏忠贤要好好干。

  其实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哪能容的下他。但是碍于魏忠贤的势力,为了保护自己崇祯皇帝决定先按兵不动,稳定魏忠贤,也就有了之前所说的事了。后来崇祯皇帝将矛头指向了魏忠贤的心腹崔呈秀,利用阉党之间的内部矛盾,将崔呈秀拿下。之后钱贡生向崇祯皇帝弹劾魏忠贤,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崇祯皇帝还让内侍当着魏忠贤的面读出来。这时候魏忠贤已经坐不住了,天下人口诛笔伐,对魏忠贤下手的时间到了。于是崇祯皇帝就将魏忠贤发配到了凤阳看守皇陵。但是魏忠贤却在途中豢养了一群死士,崇祯皇帝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回魏忠贤处决。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于是自尽而亡。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下令肢解了魏忠贤,戳挫骨扬灰,魏忠贤死的尸骨无存。

  魏忠贤是不是太监

  关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太监,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存疑的。但是多半也都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监。要说魏忠贤为什么要当太监,还要从魏忠贤的家世开始说起,对于魏忠贤太监身份的怀疑也是因此而起。

  《三揭皇榜》中王刚版魏忠贤

  魏忠贤出身贫农,家里困苦,青年时期的魏忠贤整日游手好闲,嗜赌如命。十九岁的魏忠贤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女儿,后来因为赌博赌输了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于是自宫进宫了。疑点就是在这里,魏忠贤是自宫的。而且传言魏忠贤很早之前就和宫中的太监熟识,早就打通好了进宫的关窍。所以传言魏忠贤贿赂太监所以未净全身,之后就顺利进宫了。

  但其实这种说法本来就不是很合理,首先如果魏忠贤有钱贿赂太监的话,他为什么要进宫呢。而且据说当时魏忠贤因为欠下赌债,还要卖女儿去偿还赌债,这就证明魏忠贤实在没钱。古时候一般都是穷人家的人才会进宫,稍微有点盼头的人都不会想到要进宫去尝这净身之痛,所以这一点是说不通的。那另一点也就容易解释了,既然没有钱贿赂的魏忠贤自然没有办法躲过检查,那么没有净全身的魏忠贤,没钱没势为什么能够逃得过这项检查呢。所以这里也存在很多的疑点。

  所以魏忠贤并不是真正太监的说法多半是后人杜撰的,经过许多影视剧的杜撰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

  魏忠贤原名

  魏忠贤原本只是河北河间府的一个市井无赖,这个地方出了很多宦官,很多明朝宫里的太监都是河间人。魏忠贤原先根本没有个正式的名字,亲戚们根据他的排行,只称呼他为魏四。

  魏忠贤雕像

  后来他想要进宫当太监,那总得有个正式的名字吧,于是魏忠贤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忠心也很奴性的名字——李进忠。

  后来因为魏忠贤机敏能干,善于察言观色,又和皇太子的乳母客氏结为对食,公开出双入对的,皇宫里的人都惧怕他们,连皇帝的嫔妃都想巴结他,于是就在才人李氏的提议下改回魏姓。

  后来随着魏忠贤的步步高升,他出任秉笔太监,掌握了朝廷的诏书的发布大权,成了朝廷大臣们争相巴结讨好的对象,魏忠贤也想向读书人一样给自己取名表字。于是他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魏忠贤,表字完吾。可笑的是这么一个大奸臣居然给自己取名忠贤,简直就是绝妙的讽刺。

  从一个市井无赖魏四到太监李进忠,再到后来的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他改的不仅仅是名字,更是他人生从善良平凡到阴险狡诈的转变,人性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权力的毒药竟然让一个原本无知的市井老百姓变为一个不择手段,迫害忠良的大奸臣,可是可叹可悲。魏忠贤这个名字就像一个绝妙的讽刺,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后人唾弃。魏忠贤这个名字实在是既不“忠”也不“贤”啊。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