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16-12-26 10:54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商鞅变法的时间为公元前356年到350年。前后共经历6年时间,商鞅分为两个阶段开始推行变法。第一阶段是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在秦国实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第一阶段的主要措施有:在法律上,商鞅学习了魏国李悝变法,他借用了李悝《法经》一书,商鞅根据秦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商鞅为了在秦国推行法律的施行,三令五申秦国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关条例,在这基础之上,推行了连坐制度,加入轻罪用重刑处置等措施。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这一做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在军事方面,商鞅主张奖励军功这一做法,在军队中,对于屡立战功的士兵,给予丰厚的奖赏。除此之外,商鞅贯彻李悝的重农抑商措施,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在文化方面,商鞅焚烧了儒家经典著作,压抑了秦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潮流,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但是从另一方面压抑了进步思想的萌芽。
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迁往咸阳,并命令商鞅展开第二次变法运动,主要的措施有:
商鞅废除井田制,商鞅废除井田制这一做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可允许买卖土地,促进了新兴土地阶层的利益。为了加强管理,加强统治阶层的中央集权,商鞅实行了郡县制,这一做法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商鞅统一了度量衡,这一做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推动了商品社会的以物换物。并且,推行了父子、兄弟分户政策,规范了社会风俗。
商鞅变法的背景介绍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可少谈论之处就是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画像
首先,是大的社会背景。在战国时代下,每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停地联合其它诸侯国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强,综合国力不显著的话,有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别的国家派兵攻打实力较为微弱的国家,夺取城邑和土地,以扩充本国的疆土面积。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变法必须要实行。
其次,其它国家通过变法运动,提高了综合国力,对其它诸侯国有了借鉴的意义。秦国秦孝公看见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推动了魏国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秦孝公总结了经验,发现变法是唯一一条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国家战斗力的方法。于是,秦孝公便开始面朝社会征集人才,希望出现一位有志之士,带领秦国走上变法之路。
最后,法家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都通过武力扩张来实现本国面积的最大化,随之,法家观念深入人心。加上,李悝等变法人士都是赞成法家思想者,所以,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了一枝独秀。商鞅是法家思想的推崇者,针对此情况,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让他在秦国进行了变法,所以,商鞅才能顺利推行变法内容。
商鞅为什么叫卫鞅原因解析
商鞅是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是卫国人,原名为公孙鞅和卫鞅。后来,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状态,秦孝公认为秦国的逐步富强,与商鞅坚定不移的推行变法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肯定商鞅对秦国的贡献,秦孝公15城邑给商鞅,以示对他的奖励。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就古人的姓氏而言,有多重含义,比如以商鞅为例。秦惠文王时期,商鞅被秦惠文王以极刑处死,并且杀害了商鞅全家,按说商鞅是没有后人的,但是因为商鞅之前有封地,所以在商鞅封地内的后人,就有商姓一说。古人的姓有标志居住地的含义,古人对于名字而言,一般是氏加名字。黄帝姓公孙,但是因为黄帝之前居住在姬水,所以黄帝以姬为氏,又称姬轩。商鞅又名卫鞅,其中的含义是一样的,商鞅在卫国出生和长大,按照古人名字的叫法,商鞅又称作卫鞅。古人对于姓和氏分的很清楚,比如,商鞅,姓公孙,氏为卫,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渐渐融合了姓和氏的概念,成为了姓氏这一说法。
商鞅在卫国生活,因为受到魏国政治家和改革家李悝的影响,商鞅对法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魏国宰相公孙痤的门下担任管家一职。公孙痤去世后,商鞅认为自己在魏国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就来到了秦国。后来,商鞅受到秦孝公的赏识,任命他为左庶长,商鞅变法成功,因此能获得封地,秦孝公尊称他为商君。
商鞅变法的意义有几点
秦孝公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共同花费6年时间进行变法的深化。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使商鞅在秦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受到秦国百姓的拥戴。而商鞅变法在历史上也具有标杆作用,它留下了深远的意义。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首先,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是一次较为彻底化的社会改革运动,商鞅颁布的变法措施,加快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推动了封建社会的进程。
其次,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秦国的粮食产量,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商鞅这一措施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随着商鞅变法的持续深化,旧的贵族阶层已经慢慢走向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新兴地主阶层。
第三点,商鞅变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四点,当初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针对经济和军事,商鞅也出台了相关的提高措施。比如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以及,商鞅在法律上借用了李悝的《法经》针对秦国的具体情况,商鞅进行了具体的法律条令,这一做法推动了秦国的法治化进程,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鞅的思想受什么影响
商鞅的思想是法治思想,在商鞅变法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商鞅这一法治理念的思想。商鞅来到秦国后,通过观察,秦国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法律条令,他意识到国家只有了秩序和规则,子民和统治者才有了行为做事的凭据。
商鞅变法画像
于是,商鞅借鉴了李悝的《法经》一书,制定和颁布了与秦国国情相符合的法律条令。商鞅的这一思想是先进的,因为他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律才是保护人身权利的基础,所以他在秦国建立法律条文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商鞅在提出法令时,说过类似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话语,所以秦惠文王在太子之时,因为触犯了法条,商鞅念在太子年幼,而以重刑处罚了太子的老师。从这一事情,可以反应出商鞅制定法律的初衷就是树立道德行为准则,秦国上下无论何人都要遵守。正是商鞅不偏不倚的态度,使秦国子民都很敬重商鞅变法的可行性和有利性。
商鞅通过变法让世人了解了他的思想理念,因为受到李悝和吴起等人的影响,商鞅对法家思想也是特别的推崇。在他实行变法的过程中,法律方面体现的是法治思想理念,而在军事等方面,也体现出来了。在军事上,商鞅实行论功行赏,考核军功时,有一套专门奖惩的措施,从这一点也能体现出商鞅的法治理念。
商鞅变法不仅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
商鞅的妻子共有几位
在相关史书记载中,并没有有关商鞅妻子的记载。但是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编剧为了丰富商鞅的经历,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商鞅的妻子是白雪和荧玉。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和白雪剧照
白雪是魏国大商贾白圭的独生女儿,为了帮助商鞅实行变法,她将商鞅送往秦国,实现他的理想抱负。白雪一生深爱着商鞅,商鞅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志向,她舍弃了小爱,成全了大爱。商鞅和白雪有婚约,俩人马上就要成婚时,却发生了变故,俩人不得已分离。后来,白雪知道荧玉公主能帮助商鞅实现他的理想,于是劝商鞅娶公主为妻,自己带着商鞅的儿子隐居在山中。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国富民强,商鞅将白雪接回了封地,并承诺俩人永不分离。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即位,他下令处死商鞅。在行刑之前,白雪赶往了法场,白雪殉情而死。
商鞅另一位妻子是荧玉公主,即秦孝公额妹妹。荧玉公主深深仰慕商鞅的才华和为人,商鞅迫于形势,娶了荧玉公主为妻。荧玉知道,商鞅心中一直爱慕着白雪,在生活上给予商鞅很大的包容,在工作上,尽全力的支持他。秦惠文王上位后,下令处死商鞅,荧玉知道后,想尽办法营救商鞅,但是都没成功,荧玉心急之下竟一夜白头。商鞅得知荧玉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便把荧玉安排到了玄奇身边,希望荧玉可以健康的活下去。